理论随笔|邱辉 康伟:提升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08:43 2

摘要:太极拳文化,素有“中华大密,藏于太极”之说。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世界非遗的东方瑰宝”。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4月26日,省委书记刘宁实地察看太极拳祖祠、博物馆等处,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太极拳文化,素有“中华大密,藏于太极”之说。2020年,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世界非遗的东方瑰宝”。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4月26日,省委书记刘宁实地察看太极拳祖祠、博物馆等处,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守正创新,挖掘文化内涵,让游客在互动性、沉浸式文旅体验中,感受太极文化、中原文化的内外兼修、博大精深。

太极拳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交流的一张名片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智库报告指出,在世界动荡变革期,人类需克服文化偏见,秉持开放包容精神,推动相互理解与合作,实现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和民族文化交流载体,具有重要文化特征和时代使命,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实现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

太极拳是哲学拳,蕴含着丰富的矛盾辩证统一哲理。《易经》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思想奠定了太极文化的源头,太极拳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思想,体现了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太极拳成为“哲学拳”。其核心理念“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太极”概念及现代辩证哲学的“矛盾”概念紧密相连,展现了中国哲学的整体观。通过太极拳感悟阴阳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帮助人们营造包容、和谐、平衡的最佳生命状态。国际受众既能通过太极拳感悟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又能体验其蕴含的中国哲学魅力,学习易学、儒学、中医等蕴含的太极文化精髓。

太极拳是智慧拳,充盈着顺应自然规律的高超智慧。太极拳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特质,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其通过缓速运动培养意识调控系统,在动态平衡中形成对细微变化的敏锐感知,造就“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至”的独特技击思维。亦能在对抗中以“不丢不顶”的粘连劲道化刚为柔,将外力转化为阴阳相济的循环势能。这种借力化劲的应敌之道,既蕴含道家“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思维,又映射阴阳互济的系统智慧。习练者又可以将“舍己从人”的思维模式用于现代生活,这正是太极拳吸引国际受众的核心魅力。

太极拳是健康拳,强身健体、气血畅通、意念坚定。人类生命健康是全球关注的永恒主题。太极拳被誉为“健康拳”“养生拳”。它通过心意引导内气流动,增强人体能量系统,促进气血畅通,平衡脏腑五行,实现身心健康。研究证实,太极拳能防摔倒、提高平衡性,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缓解抑郁,提升心肺功能、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和骨关节问题也有显著作用。2024年7月,哈佛大学医学院将太极拳视为“运动中的医学”,其健康益处获国际认可。通过国际传播,太极拳在国际健康促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品牌标准化提升太极拳国际传播效能

太极拳国际传播需建立统一的国际传播技术规范、教学内容规范和考核标准,通过专家研讨制定标准化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

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太极拳对外传播的顶层设计。提升太极拳国际传播效能,需政府主导,做好规划设计,调配资源,培育人才,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国家层面保障政策、经费,制定国际传播标准;省市层面协调资源,依托高校和学术团体,培养国际视野人才,提供组织保障;地方层面协调拳师和拳馆,推动国际化传播。通过内涵式教学体系建设,将中国哲学哲理和文化智慧融入太极拳教学内容,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以民间拳师交流为主,充分利用陈、杨、武、吴、孙、李等流派的全球传播平台,结合当地风俗习惯,讲好中华太极拳故事,增强国际传播力。

注重品牌塑造,以推动太极拳相关产品的国际化。《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和《河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均对太极拳发展进行规划,推动其走向世界。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树立创新理念,对传播效果好的内容进行分类包装,融入中国哲学、文化和智慧,突出游戏性和娱乐性,开发新产品和新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二是注重国际推广,打造受外国人欢迎的武术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赛事和文化交流,加强与国际武术组织合作,推动太极拳国际化;三是整合海内外资源,融合太极拳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国际旅游线路和主题文创产品,推动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四是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太极拳产业化,为太极拳品牌塑造注入新活力。

强化数字赋能,以提高太极拳的显示度和传播力。为提升太极拳国际传播效能,需突破传统口传身授的局限,借助数字化赋能,扩大其全球影响力。一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整理太极拳古籍和资源,加大数字化出版力度。二是树立数字化传播理念,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根据受众特点进行高效精准传播。三是抓住数字机遇,开发设计太极拳国际传播内容,以太极拳为载体,将中国传统哲学观、中国智慧融入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整合高校和专业机构的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全媒体融合传播,增强国际教育传播力。四是借助网络、影视、动漫、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太极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更多更高层面的交流与融合。为提升太极拳国际传播效能,需推动其“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一方面,举办国际比赛、展览、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际学者探讨太极拳发展,促进其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加强太极拳健身、养生、康复、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其国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升遗产保护能力,促进文明互鉴与合作,助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太极智慧”和“太极方案”。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