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事后纠正的过程中,受众会接触到多个信源,虚假信息和纠正信息的信源可信度可能会分别或共同影响纠正效果。此外,随着媒介实践业态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已逐渐作为事实核查的主体以及方式,参与到事实核查实践当中。
健康虚假信息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受到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干预措施之中,包括事实核查在内的事后纠正是常见的方式。
在事后纠正的过程中,受众会接触到多个信源,虚假信息和纠正信息的信源可信度可能会分别或共同影响纠正效果。此外,随着媒介实践业态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已逐渐作为事实核查的主体以及方式,参与到事实核查实践当中。
研究结果表明,纠正信息信源可信度显著影响了纠正信息的转发意愿和感知纠正方式质量,并且这一效果不会受到原虚假信息信源可信度的影响。此外,与简单驳斥相比,人工事实核查和AI事实核查都带来了更高的纠正方式质量感知与纠正信息转发意愿;和AI事实核查相比,人工事实核查被认为是质量更高的一种纠正方式,但二者在影响纠正信息转发意愿方面没有差异。该研究的发现对此后的虚假信息干预实践有着指导意义,一方面肯定了纠正信源可信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看待事实核查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视角。
潘文静、孙纪开《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第3期
同见社会科学报文摘版
来源:贴近地面飞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