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产到重生,永中Office不惧微软,国产软件优势渐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02:00 1

摘要:昨天文章写了LibreOffice,有读者留言说对永中Office也挺看好。我查了下相关资料,发现它的故事也不简单——早在2018年就有人喊“永中Office已死”,2020年还传出财政危机,甚至破产清算。

昨天文章写了LibreOffice,有读者留言说对永中Office也挺看好。我查了下相关资料,发现它的故事也不简单——早在2018年就有人喊“永中Office已死”,2020年还传出财政危机,甚至破产清算。

可如今,它不仅活得好好的,还在国产软件圈里占有一席之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家立志“做中国人自己的办公软件”的永中Office,看看它是怎么从“破产门”里爬出来,“起死复生”的!

说起永中Office,很多人可能有点陌生,但如果你在国企或者有关单位部门待过,尤其是2023年那会儿,估计没少跟它打交道。那时候,国企都倾向用永中Office办公,毕竟是国产货,支持自主可控。

可用户体验怎么样?吐槽声可不少:“界面跟不上时代,做个表格筛选个数据,卡得怀疑人生,加班时间都变长了!”有网友调侃,永中Office的稳定性也就2009版能夸一句,后续版本真是“不敢恭维”。

不过,永中Office的初心可不简单。2000年那会儿,国内大型软件开发还是一片荒地,尤其是像Office这样复杂的办公软件,几乎没人敢碰。

永中软件的总经理谈辉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当时没专业人才,没经验丰富的团队,要把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简报制作这三大应用、7000多个功能点耦合在一起,简直是痴人说梦。”

可他们偏不信邪,硬是用Java语言,从零开始搞创新,把三大应用底层进行集成。2001年,永中Office V1.0愣是让国产办公软件站上了舞台。

这股坚持也让永中Office成了国产Linux系统上数一数二的基础办公软件。兼容性强大,可以无缝打开微软Office的各种格式。

永中Office的路可不是一帆风顺。2010年,它就因为财务危机上了热搜,甚至传出破产清算的传闻。当时的永中科技(永中Office的原公司)确实撑不住了,欠债累累,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

可故事到这儿没完,经济周刊其中一篇文章有详细报道:永中科技破产后,经过重组,变成了如今的无锡永中软件有限公司(简称永中软件),核心技术、团队和产品线都保留了下来。

一是国家支持。永中Office背靠863计划和核高基项目,政府没少给资源扶持;

二是团队韧性。重组后,永中软件把重心放在B端业务上,跟政府和企业深度合作,稳住了现金流。

从“破产门”到重生,永中Office用行动证明:国产软件不是没戏,而是得找对路子。永中科技和永中软件的关系,就像凤凰涅槃——老公司倒了,新公司带着老技术浴火重生。

永中Office能在早期市场竞争中立足,靠的不仅是机遇,其“集成创新”理念确实走在了前列。

与传统办公软件(如微软Office 2003及更早版本)将Word、Excel、PPT作为独立程序运行不同,永中Office创新性地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简报制作三大功能整合到同一程序框架内,并通过统一的底层数据模型实现组件间联动,在2000年代初期的办公软件中较为罕见。

放眼国产软件圈,创新集成的例子不少。办公软件有金山WPS,界面花哨功能全;还有无代码平台,像云表和宜搭,门槛低到普通人都能搭系统。

有用户花了2个月用云表开发了一个财务软件,只要敢尝试用心学习,不懂编程也可快速上手。

其实这也依赖了云表把表格引擎、业务规则引擎、统计查询引擎等10大引擎塞进一个平台,所以不光是财务模块等,其他复杂业务比如MES系统、WMS、ERP等也能不写代码做出来。另外,只需电脑端一次搭建,就可以自动生成手机端APP。

其实,国产软件的创新,不光是技术突破,更是生态突围。永中Office用集成理念挑战微软,用云表、宜搭等低/无代码平台赋能企业,都是在“卡脖子”领域硬刚国外巨头的证明。

从2001年的V1.0到如今的“起死复生”,永中Office用20多年的倔强,讲了个国产软件不服输的故事。它不完美,但它硬是凭着创新集成和B端支持,在微软的阴影下闯出一条路。未来,永中Office能不能在C端翻身,还得看它敢不敢再拼一次。

PS:你用过永中Office吗?觉得它咋样?欢迎一起讨论!

来源:云表无代码平台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