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走路撞人赔钱被网民调侃,站在被撞大妈的立场上调侃同样精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00:07 5

摘要:一个本意是普法教育的优秀判决案件,被网民拿来调侃,并任意曲解法律,结果是青岛文旅被骂得关闭评论,相关案件也被撤下网站,全体网民在欢呼胜利,还有自媒体播主说接到相关部门让他删视频的电话直接拒绝,看起来好像是网民取得了全胜。

一个本意是普法教育的优秀判决案件,被网民拿来调侃,并任意曲解法律,结果是青岛文旅被骂得关闭评论,相关案件也被撤下网站,全体网民在欢呼胜利,还有自媒体播主说接到相关部门让他删视频的电话直接拒绝,看起来好像是网民取得了全胜。

根据一个统计,截止到2024年12月25日,中国有306部法律,具有法律效力的部门文件和政策,应该成千上万了,这么多的法律,普通老百姓不会全掌握,就是与老百姓最相关的民法典,也有1206条超过10万个字,老百姓不能掌握这些法律,律师们却把法律当成挣律师费的工具,谁到律师那里诉说案情,律师都会说能代理能打赢,只要你交钱给律师费就行。青岛这个案件,网民在网上任意调侃法律,也有律师们在推动,好像他们就是想告诉老百姓,法律是不公平的,司法机关是不公正的,想要公平正义,你就交律师费让他代理案子,有好多律师也喜欢在网上说他如何把法官逼到墙角的。

法律也被当成了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比如青岛这个案子,网上是说小伙子走路没有错还赔钱,那么回头被撞的大妈难道就有错吗?回头被撞成10级伤残,她找谁说理去?网上这些人调侃走路要有安全距离,还拿交通法规来类比,如果站在大妈这一边也能说得通啊?这些网民说行人走路没有法律要求保持距离,那么也没有法律规定行走不能回头啊?如果这些网民站在大妈立场上调侃法律,也有相应效果,比如说以后走路不能调头往回走了,调头回走被撞赔不了钱。然后你还可以继续调侃啊,地球是圆的,走过了路不能回头绕着地球走一圈还能再回来。

好多网民在调侃青岛案件的判决,没有法律人士来正确解释,或者有人解释了网络没有推流,大家看不到。

从这个案件来看,法官是判决双方都有过错,网民非得调侃没有法律规定要保持安全距离,同样,也没有法律规定走在路上不能调头回走。如果说撞人的小伙子没有错,那么调头回走的大妈也有错,都没有错,这损失谁来赔呢?过错原则只是其中的原则之一,法律中也有无过错赔偿原则。

青岛这件事闹成这样子,错误之一,是现在的年轻网民真不知道走路有安全距离,不懂礼仪,不正常的社交,让年轻人素养变低了。在中国的古代,识字读书的人就是素养和修养高的标志之一,解放后我们社会努力扫盲,感大家都识字了就是文化人了,就变成修养高了,到了90年代后,还有礼仪课,结果到了网络时代,社会上没有文盲了,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上过大学了,结果一个走路要保持距离的礼仪,就被调侃得不成样子,非得说法律没规定走路要保持距离,法律也同样没有规定走路不能回头。

就说青岛的这个案件,我们平常遇到的情景,大多是调头回走,也只是撞个满怀,这个年轻人与老太太相撞后,造成了骨折,你说谁有错,谁没有错?人家一个老太太边走路边打电话,你一个大小伙子跟在人家后面那么近干什么?就算你是小伙子,陌生人跟到了你回头相撞的距离,你自己觉得安全不安全?你可以不懂礼仪,不知道陌生人要保持社交距离,你连基本的逻辑推理都不会了,一般情景是撞个满怀,最多俩人不好意思,青岛的这个案件是人与人相撞,老太太骨折了,能撞断骨头的力量从哪里来的?你说小伙有没有错?

错误之二,没有懂法的律师来给老百姓普及正确的法律知识,律师把法律当成赚钱的工具,他要告诉老百姓,司法机构是不公平的,你需要给他律师费,他们律师才会给你公平正义,法律条款也被他们任意拆解,哪一条对他有利他得哪一条,不会告诉你相关的法律还有另一条。

错误之三、媒体还是拿着西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理论,引导网民炒作与大家认识不一样的事情,结果是拉低了网民的认识水平。

来源:寻音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