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3月份保险业经营情况,今年1-3月,我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达到21745亿,同比增长0.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867亿,人身险保费收入为17878亿。在赔付支出方面,原保险赔付总支出为8274亿,财产险赔付支出2
一周新闻速览
监管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一季度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0.93%至2.17万亿
金融监管总局:险企应开发推广适应小微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
央行、证监会:各类金融机构、资管机构、保险资金等可投资科技创新债券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拟再批复600亿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聚焦民营企业用工集中的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职业风险,以普惠保险增强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丛林:创新“跨境电商保”的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保证险产品
香港保监局:内地访客去年来港投保额同比增逾6%
公司动态
中国平安:再获“国家队”增持2.52亿股,对应市值超百亿!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100亿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中邮保险:8.69亿举牌东航物流,持股比例达5%
阳光人寿:拟减持华康洁净不超过3%股份
国联人寿:拟新增注册资本25.59亿,新增7家国有股东
友邦保险:获贝莱德增持463.24万股
中国人保:拟撤销监事会
中国人保:一季度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361.11亿,同比增长7.9%
中国太保:一季度净利下降18%,拟回购不超过1%股份
中国人寿: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88.02亿,同比增长39.5%
新华保险:一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同比增长28%
友邦保险:第一季新业务价值上升13%至14.97亿美元
阳光保险:2024财年归母净利54.49亿,同比增长45.77%
泰康人寿:2024年净利润143.21亿,同比增长8.79%
太平再保险(中国):2024年净利润1.98亿,同比增长98.24%
大都会人寿:2024年保费规模飙升38%,跻身200亿保费俱乐部
泰康人寿:4个月内撤销分支机构114家
华夏人寿:4.95亿将所持华夏久盈资产管理股权转让给瑞众人寿
元保: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估值约为6.81亿美元
人事变动
许晓征任深圳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陈一江获批担任新华资管总经理
朱海马拟出任生命保险资产董事长
凌晨凯获批担任明亚保险经纪董事长
王君波获批担任信泰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王华获批担任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董事、董事长
财务出身总裁再添一人,君康转富泽,新征程开启
中国人保:同意聘任田耕为公司副总裁
秦明慧拟任瑞再企商总经理
罗水权不再担任平安资管总经理,董事长黄勇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
行业动态
156家险企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54家公司评级A类
中信证券:保险行业一季报总体超预期,上市保险公司均有配置价值
银保渠道扛起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增长大旗
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仅增1.4%
34家保险资管公司业绩出炉:国寿、泰康、平安净利均超20亿
《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年来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
首只险资私募证券基金重仓股揭晓,超千亿长钱“在路上”
汇丰获准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
巴菲特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CEO,阿贝尔接任
产品服务
中国太保:签发全国首单碳信息披露责任保险
小鹏汽车推出智驾保险服务:239元/年,至高补偿100万
太保家园:北京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正式开放
全国首单生命健康产业链知识产权综合保险落地金华
全国首款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全周期管理的普惠型认知障碍专病保险落地上海
腾讯微保“微医保”全面拓宽院外购药责任
中国太保:落地全国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保险
监管动态
4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3月份保险业经营情况,今年1-3月,我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达到21745亿,同比增长0.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3867亿,人身险保费收入为17878亿。在赔付支出方面,原保险赔付总支出为8274亿,财产险赔付支出2125亿,人身险赔付支出6149亿。截至1季度末,保险行业公司总资产为378425亿,同比增长15.17%,净资产为3.52万亿,同比增长19.71%。
5月7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发推广适应小微经营主体需求的财产险、责任险、出口信用险等产品;发展适合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的意外险、健康险和定期寿险等产品。发展适合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商业养老险等产品。支持保险公司面向特定风险领域的小微经营主体提供专属保险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咨询、核保、理赔等环节的服务效率和线上化程度,适当简化承保手续和材料要求,提高理赔时效性。
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提到,各类金融机构、资管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可投资科技创新债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专业信用增进机构、担保机构等可通过开展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合约、担保等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和投资交易。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当前金融运行总体稳健,保险机构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压舱石”作用明显。监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服务质效有力提升,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5.3%,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1-4月,保险业赔付约1万亿,新能源车险承保车辆超过1000万辆。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为人民群众积累的养老、健康保险保障长期准备金已经超过10万亿。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8家险企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1620亿。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科技保险的模式不断优化,首台套首批次等保险补偿机制持续完善。李云泽表示,今年3月底,又在北京成立了首个商业航天的共保体。共保体是国际通行的各家保险公司共同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者产业来进行风险分担的一种机制,对不确定性比较大的一些初创行业和产业发展尤其是风险分担还是非常重要的。李云泽指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主要着力深化现有的试点,支持更多与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险保障,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介绍,在引导创新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方面,针对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人用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发特色的保险产品,优化服务;在高技术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网络安全保险等试点;聚焦民营企业用工集中的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职业风险,以普惠保险增强保障;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民营企业,引导保险行业推出专属保险条款费率,并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指出,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来支持出口贸易,今年一季度承保的金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对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像电子信息、现代化工,还有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承保金额都大幅度的上升。创新“跨境电商保”的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了专属的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的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
4月27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2024年临时统计数字,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628亿港元,同比增长6.5%,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约28.6%;这些保单大部分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终身寿险、危疾及医疗保险分别占总数的59%、28%和5%。香港保监局表示,保险业2024年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1.4%。
公司动态
4月25日,中国平安公布一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获“国家队”增持2.52亿股,持股数量合计达到14.71亿股。此前,中国平安在2024年四季度,已获“国家队”增持超2亿股。两次增持对应市值合计超200亿。
“国家队”通常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中央汇金、中国证金以及证金资管等重量级机构,作为市场长期资金的代表之一,其投资风格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家队”增持股票合计超6亿股,其中,中国平安位居增持榜首位。用“真金白银”表示对中国平安这家综合金融巨头的长期看好,也传递出该公司目前股价处于低估状态的信号。
4月29日,新华保险公告,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含)认购鸿鹄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认购其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已累计出资700亿认购投资基金,此前,作为首批获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公司,两家险企各出资250亿,设立规模500亿的鸿鹄基金,这也是首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截至今年3月初,鸿鹄基金一期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
4月30日,东航物流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珠海普东与中邮保险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珠海普东拟将其持有的东航物流7942.01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转让给中邮保险,每股转让价格为10.944元,股份转让总价款为8.69亿。
5月8日,华康洁净发布公告称,持股6.31%的第二大股东阳光人寿因经营发展需要,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16.8万股,拟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4月29日,国联人寿发布公告称,拟新增注册资本约25.59亿,注册资本将由21亿增至46.586亿。其中原大股东国联发展出资10亿,持股比例不变,仍为33.33%;新增股东无锡市太湖新城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出资6亿,持股比例10.98%,成为第二大股东,无锡地铁集团出资5亿,持股比例9.15%,成为第三大股东,无锡锡山金融投资集团、无锡汇创产业投资发展公司、无锡梁溪创业投资公司、无锡市高新区创业投资控股集团分别出资2亿,持股比例3.66%,江苏古运河投资集团出资1亿,持股比例1.83%。
4月30日,友邦保险获BlackRock, Inc.在场内以每股均价57.4069港元增持好仓463.24万股,涉资约2.66亿港元。增持后,BlackRock, Inc.最新持好仓数目为644,736,428股,持好仓比例由5.99%上升至6.03%。
中国人保:拟撤销监事会
4月29日,中国人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根据修订内容,中国人保将不再设立监事会,其相应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不过,此次修订仍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并在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后方可生效。
4月29日,中国人保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361.11亿,同比增长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8.49亿,同比增长43.4%。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为2,793.46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6.32元╱股,较上年末增长3.9%。
报告期内,人保财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207.41亿,同比增长6.1%;承保利润366.53亿,同比增长183.0%;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净利润113.12亿,同比增长92.7%。
报告期内,人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70.84亿,同比增长48.0%;实现净利润36.53亿;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1.5%。
报告期内,人保健康实现保险服务收入74.83亿,同比增长9.4%;净利润24.30亿,同比增长59.9%。
4月25日,中国太保发布的一季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实现可比口径下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实现归母净利润96.27亿,同比下降18.1%。值得关注的是,与一季报同时发布的董事会决议显示,中国太保董事会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根据需要决定公司按合适的条款回购股份,购回的A股及/或H股股份数目不超过各自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不包括任何库存股份)。4月初,中国太保曾发布公告表示正在筹划回购股份,并将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
4月29日,中国人寿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02亿,同比增长39.5%。投资方面,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总投资收益率为2.75%。业务方面,实现总保费3,544.09亿,同比增长5.0%,其中,续期保费为2,469.75亿,同比增长9.7%,保险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1.72%,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转型成效明显。代理人方面,截至本报告期末,总销售人力为64.6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为59.6万人,队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偿付能力方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46.1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9.34%,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4月29日,新华保险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同比增长28.0%;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同比增长149.6%,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94.71亿,同比增长117.3%;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收入77.65亿,同比增长298.4%。一季度,公司退保率为0.5%,与上年同期持平;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及25个月继续率同比提升。首年期交保费快速增长及业务品质持续提升助力公司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7.9%。
一季度,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68.89亿,同比增长69.4%;长期险首年保费150.57亿,同比增长168.2%,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74.21亿,同比增长94.5%;长期险首年趸交保费76.36亿,同比增长324.5%。
4月30日,友邦保险发布公告,于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按固定汇率基准列示。新业务价值上升13%至14.97亿美元,年化新保费增长7%至26.17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加3.0个百分点至57.5%,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长16%,股东资本比率保持强劲,应付裕如地超越200%。
4月27日,阳光保险发布2024财年年报,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83.8亿,同比增长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49亿,同比增长45.77%。集团内涵价值1157.6亿,较上年末增长11.2%。总投资收益率4.3%,综合投资收益率6.5%。阳光人寿新单期缴保费收入203.7亿,同比增长12.6%;新业务价值51.5亿,同比增长43.3%。阳光财险原保费收入478.2亿,同比增长8.1%,承保综合成本率99.7%。
近日,泰康人寿发布年报称,2024年营业收入2814.2亿,同比增长17.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3.21亿,同比增长8.79%。
4月28日,太平再保险(中国)发布年报称,2024年营业收入42.09亿,同比下降3.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8亿,同比增长98.24%。
4月29日,大都会人寿发布《2024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大都会人寿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实现保费收入259.70亿,同比增长38.6%,大都会人寿7年之后再次突破又一个百亿关口,首次跨入“200亿保费俱乐部”行列。
5月7日,据统计,泰康人寿近4月收到来自监管机构的超百份撤销批复,同意其撤销114家支公司及营销部。被撤销机构遍及河南、四川、辽宁、山西、湖北等全国23个省区市。
5月8日,华夏久盈资产管理发布公告,宣布2024年7月15日,公司2024年第3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股权变更的议案》,同意股东华夏人寿将其所持公司99%的股权以4.95亿元转让给瑞众人寿。
4月30日,元保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拟发行230万股ADS,募资3450万美元,上市后估值约为6.81亿美元。招股书显示,元保2022、2023、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8.50亿、20.45亿和32.85亿,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41%和61%;2022年和2023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35亿和3.33亿,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36亿;此次IPO发行由高盛、花旗、中金、老虎等投行联席承销,募资主要用于公司核心技术模型的创新升级,并扩大消费者触达范围和提升理赔等售后服务能力。
人事变动
许晓征任深圳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4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网站“局领导”栏目更新显示,许晓征任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副局长。
陈一江获批担任新华资管总经理
5月7日,新华资管发布公告称,陈一江获批担任新华资管董事、总经理。
陈一江,1973年生,曾任新华保险资金运用管理部总经理、投资部总经理、新华资产(香港)董事长等职。
朱海马拟出任生命保险资产董事长
4月29日,生命保险资产发布公告称,朱海马拟出任生命保险资产董事长。
朱海马,现任富德集团董事局秘书、副总裁,前海富德能源总经理。曾任富德保险控股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富德生命人寿海南分公司总经理等职。
4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行政许可信息,凌晨凯获批担任明亚保险经纪董事长。
凌晨凯,现任宁波市亚荣商务信息咨询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微软、贝恩咨询,曾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战略负责人等职。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告,核准王君波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新疆监管局公告,核准王华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据悉,中邮人寿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谢祝锋,将出任富泽人寿总裁。
谢祝锋,1977年9月生,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信诚人寿计财部总经理、中邮人寿财务负责人、副总经理等职。
1月20日,一家名为“富泽人寿”的企业出现在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中。据了解,此“富泽人寿”类似申能财险之于天安财险,未来将承接君康人寿资产负债。该公司注册资本金约130亿,四名股东中两名为山东济南股东,合计持股超50%,此外为之前明确的保险保障基金和人保资产,董事长或为济南地方金融管理局的局长冯毅。
4月29日,中国人保公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聘任田耕先生为公司副总裁的议案》。田耕担任公司副总裁的任职资格尚待金融监管总局核准。
田耕,51岁,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浙江省分行行长。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秦明慧拟任瑞再企商总经理
近日,瑞再企商宣布,瑞再企商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潘韶辉决定于今年底离开瑞再;自8月1日起,秦明慧将出任瑞再企商中国区负责人,并拟任瑞再企商总经理,该任命将在监管部门批准后正式生效。
秦明慧,于2015年8月加入Swiss Re Corporate Solutions,担任亚太地区首席财务官至今,负责亚太地区所有的财务事宜。加入Swiss Re Corporate Solutions之前,秦明慧曾于安联保险新加坡和慕尼黑分别任职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4月30日,平安资管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整,罗水权不再担任平安资管总经理,由董事长黄勇兼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
罗水权,1975年生,曾任职于埃森哲(中国),曾任平安资管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
行业动态
近日,保险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偿付能力情况也随之出炉。截至5月6日,已有156家保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情况。具体来看,评级为A类的险企共54家。其中,美亚财险、广东能源自保等6家财险公司和工银安盛人寿、中荷人寿、中英人寿等9家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评级为A类最高级别的AAA级,另有24家为AA级,15家为A级。评级为B类的险企共97家,其中56家为财险公司,41家为人身险公司。
此外,华汇人寿、安华农险、华安财险、亚太财险、新疆前海联合财险5家险企的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这5家公司在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均已达标,影响其风险综合评级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
5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保险行业一季报总体超预期,新业务价值高增长验证了头部公司正受益市场洗牌,部分头部公司分红险转型成效验证了公司从类自营走向类资管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大幅改善验证了头部公司过去五年拉长资产久期积累了大量浮盈。维持保险板块正处于长期慢牛起点上的判断,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的判断,上市保险公司均有配置价值。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人身险行业保费规模仅达到与去年持平的水平。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上市险企披露一季度报数据显示,仅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实现了新单保费的正增长。除了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外,上述情况也与保险行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有关,因此,部分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银保渠道成了拉动一季度上市险企人身险保费增长的力量。
截至4月29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一季报全部亮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今年一季度共取得净利润841.76亿,同比增长1.4%,日赚9.35亿。
今年一季度,五家上市险企业绩表现分化明显,整体呈“三升两降”格局,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收获了百亿以上净利润,分别为288.02亿、270.16亿和128.49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净利润分别为96.27亿和58.82亿。
截至5月3日,除华夏久盈资产外,34家保险资管公司披露2024年财报。据统计,2024年34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同比增长14.41%;合计净利润185.07亿,同比增长17.4%。营业收入排行前5名分别是: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国寿投资、平安资产、太保资产,合计营业收入235.1亿,占比34家总营业收入的57%。净利润排行前五名分别是: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国寿投资、太平资产,合计净利润116.32亿,占比总净利润的63%。
《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年来,我国存款保险机制运行良好,核心功能逐步凸显,存款保障水平保持高位,始终能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据了解,存款保险基金累计归集保费3732亿,可有力支持重点机构的风险处置。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发布完毕,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A股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具体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鸿鹄志远持有伊利股份约15276.4万股,较去年底增加约1351.26万股;持有陕西煤业约11633.89万股,较去年底增加约1503.77万股;持有中国电信约76174.22万股,与去年底持平。
5月2日,据悉,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表示,经香港保监局核准,汇丰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Wayfoong(Asia) Limited”。汇丰表示,新公司已于5月1日开业,将成为汇丰整合及分散可承保风险的工具,为香港员工福利的风险,以及汇丰其他亚洲市场的风险提供再保险。
当地时间5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正式落下帷幕,94岁的沃伦·巴菲特在会上宣布,将于年底卸任CEO职务,结束其长达60年的执掌生涯,由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接任。伯克希尔哈撒韦5月5日发布声明称,董事会4日投票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任命格雷格·阿贝尔为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将继续担任董事长。
产品服务
为助力“双碳”战略,落实《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中国太保日前成功落地全国首单碳信息披露责任保险业务,为38家企业定制专项保障方案。通过市场化保险机制,解决企业在碳足迹管理中算不准、说不清、链路长、投入大、披露难等痛点,提升信息披露合规水平、护航绿色低碳转型。
4月28日,小鹏汽车官宣,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正式上线,价格为239元/年,至高补偿100万元。据介绍,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具有四大优势:覆盖场景全、保险公司广、赔付不限次、全车系可享。购买也很简单,只要下单购买小鹏保险(交强险+商业险)后,即可在小鹏汽车APP-服务-保险服务-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购买服务。
4月28日,太保家园北京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迎来正式开放。太保家园·北京国际颐养社区位于亦庄新城核心区,交通便利且配套完善,距亦庄线旧宫地铁站仅200米,毗邻万科广场、天慧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16公里。项目所在北京南部地区一直以来缺乏高品质养老机构,太保家园北京社区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整体投入运营,届时可提供800多个养老床位,将有效优化区域内养老服务供给,填补本地区高品质养老的缺口。
4月23日,在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的牵头推动下,人保财险金华市分公司与英洛华科技正式签署生命健康产业链知识产权综合险协议。这是全国首单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周期,并融合研发风险保障与人才关怀的创新型保险项目。据了解,人保财险金华分公司将依托“警保联动”“保险+科技”等创新模式,为企业提供风险减量管理服务,从“事后赔偿”转向“事前防控”,包括专利侵权预警、海外合规培训、研发风险评估等,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近日,全国首款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全周期管理的普惠型认知障碍专病保险落地上海。该产品由太保寿险与上海宝山区政府推出,产品责任涵盖疾病相关创新药物费用,联动专业机构提供认知障碍早期筛查、健康管理及护理服务支持。
近日,腾讯微保联合泰康在线、三星财险在微保平台全面升级“微医保”系列医疗险产品。升级增加了院外药品及器械保障,并拓展私立医院就医场景。据悉,“微医保”系列产品包含百万医疗险、少儿百万医疗险、高端百万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普惠版)四款产品。
近期,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联合上海农商银行,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的上海澎博钛白粉有限公司设计“取水权+质押+保险”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并成功落地了全国首笔取水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这也是三家企业继合作落地全国首单“保险+转型金融贷款”之后,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的又一次实践。
来源:13个精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