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在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看到,一批汽车显示器玻璃正陆续进场,进行出货前的准备工作。在走完理货、包装加固、转关报关、海关查验等流程后,它们将经过安检进入由隔离网封顶围住的出港作业区,并直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无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在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看到,一批汽车显示器玻璃正陆续进场,进行出货前的准备工作。在走完理货、包装加固、转关报关、海关查验等流程后,它们将经过安检进入由隔离网封顶围住的出港作业区,并直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无须再进行安检便可起飞。也就是说,货物在苏州已经跨省提前完成了起飞前的几乎所有工作。
据测算,这种模式较原有模式可节约物流时间12小时到24小时,降低地面物流成本约10%到30%,园区某生物制药集团物流负责人虞健英说,前置货站还为企业省去了一些额外的“隐形成本”。
虞健英:拉到上海之后再进行安检,在这个过程中,万一单证有问题,或者安检的时候发现货物有什么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我们处理起来也会比较麻烦。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统一标准、确保安全,上海机场的安检人员被“前移”至货站负责安检工作,苏州、上海两地海关创新“安全智能锁”实现转关模式中的“自动核销”,海关与民航又通过共建联网系统完成了对货物运输全流程的双重监管。通过这些方式,货站实现了安全的闭环。
苏州工业园区商务局外贸处副处长凌虹霞:确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做出了很多突破。民航、机场、公安、海关都是一次、两次沪苏往返跑,持续保持高频次沟通互动,在会议室、在现场反复研讨,最后都找到了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置货站已累计完成出口业务50票、26吨,货值228万美元。预计今年苏州将有超1500吨出口空运货物从这里出发,“飞”向世界。
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关长曹勇新:这个项目,首先是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监管协同,第二个是在垂管体系的跨部门协同,第三个是在监管技术上,实现了跨代,它突破了原来民航自己的一套安管体系和海关传统两个关区之间协同的模式,我们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技术把数据打通,把整个管理的实时信息全部获取。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项目,让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有了一个具体可视的场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