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3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如果我告诉你,只需要每天深呼吸10分钟,就可能影响你的血糖和血压,你信吗?
这不是玄学,也不是“朋友圈养生学”。这是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研究证实的——呼吸训练,有可能成为调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的“低成本神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先把“玄乎”的部分放一边,来看看背后的科学。
我们平时说的“深呼吸”,可不是随便喘两口气。这里指的是有节奏、控制的腹式呼吸,很多研究里也叫做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特别是慢速呼吸(slow breathing),每分钟约6次左右。
这种呼吸方式,不是让你屏气憋着,而是通过调整呼吸频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活动,从而让身体放松下来。
这个机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说白了就是:呼吸慢下来,人就能“省电”,血压、心率也会随之下降。
根据《高血压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21年的一项系统回顾研究,分析了共17项关于呼吸训练对高血压影响的临床试验,发现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慢速呼吸训练,持续8周以上,平均可以使收缩压下降9.6 mmHg,舒张压下降7.4 mmHg。
这是什么概念?大部分降压药的初始治疗效果,也就是降低10~15 mmHg。也就是说,坚持做呼吸训练,可能能达到类似轻量药物的效果。
当然,这不是说你可以停药,但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辅助治疗手段。
血糖和呼吸,怎么看都不太搭边。但我们来看看数据怎么说。
2020年《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 Reviews)期刊发表的一项印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20分钟的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冥想和腹式呼吸),连续90天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约15%,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了0.6%。
这些变化,已经相当接近一些口服降糖药的初期疗效。关键是,呼吸训练本身没有副作用,成本也几乎为零。
因为它缓解了慢性应激反应。你有没有发现,压力越大,吃得越多,血糖越高?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生理反应。长期的精神压力会让皮质醇激素过度分泌,这种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
而呼吸训练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降低皮质醇水平,减少身体的“应激状态”,让内分泌系统回归正常节奏。换句话说,不是呼吸本身降血糖,而是它让你的身体回到了“该怎么运行就怎么运行”的状态。
绝大多数人可以尝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焦虑失眠人群。但是,如果你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先咨询医生:
严重的肺部疾病(如慢阻肺晚期)
有晕厥史或低血压
精神性疾病正在急性期者
因为呼吸训练会改变血氧、血流和神经系统状态,某些人群可能会不适。
别急着盘腿冥想,最基础的练法其实很简单:
找个安静地方,坐直或躺下
闭眼,双手放在腹部
用鼻吸气约4秒,腹部鼓起
用口缓慢吐气约6秒,腹部回落
每分钟控制在6次左右
一次练习10分钟,每天1~2次
关键是节奏慢、呼吸深、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要追求时间长,贵在坚持。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性荟萃分析支持这些效果,绝不是“心理作用”这么简单。
美国《循环》(Circulation)杂志2023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呼吸训练能通过“自律神经系统重塑”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从而稳定血压和心率变异性。这些都是客观生理指标,和心理暗示无关。
说到底,呼吸训练不是灵丹妙药,它不能替代降压药、降糖药、饮食控制或运动,但它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健康干预方式。
尤其对那些“吃药怕副作用”“运动又不愿动”的人,呼吸训练几乎是最友好的干预方式之一。每天10分钟,换来血压下降、血糖改善、睡眠变好、焦虑减少,值不值?
很多人对“深呼吸能降血压”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太简单、太玄乎、太不像“医学”。但医学从来不只是药和手术,真正有效的健康策略,往往就是那些“你不当回事”的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慢性病的管理,70%靠生活方式干预。呼吸训练,正是最容易被忽略但最值得坚持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①.刘玉龙,徐建国.呼吸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
来源:清散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