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6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2018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于今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全面建成。
甘肃、海南、江苏、河北等省率先上线微信地震预警服务
每日甘肃网7月30日讯(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翟倩)7月26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2018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于今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全面建成。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观测网,建设完成观测站点15899个,国家级中心3个、省级中心31个,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
系统试运行期间,在2022年四川泸定6.8级地震、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中经历实际检验,快速产出准确可靠的地震预警参数、地震烈度分布等信息产品,为政府抗震救灾、行业应急处置、公众紧急避险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已具备了亿级覆盖、秒级触达的广域快速服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与腾讯联合推出“中国地震台网”全国微信预警服务将于近期上线,届时只需在微信中搜索“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预警小程序,完成授权并登记地理位置后,即可方便、快捷地接收到官方权威的地震预警信息。
当天,甘肃、海南、江苏、河北等省份率先上线本地地震预警服务,当地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开启地震预警。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