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安机关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1:09 1

摘要:5月12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广西公安机关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披露寄递引流诈骗常见套路,普及防骗识骗方法。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和广西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督处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5月12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广西公安机关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披露寄递引流诈骗常见套路,普及防骗识骗方法。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和广西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督处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通报称,近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在公安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创人民满意公安”为主线,紧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推动反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电诈案件立案数、被骗损失数在去年同比均下降42%的基础上,今年1-4月分别再下降29.52%、23.88%。

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快递包裹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态势,全区公安机关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开展了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打击涉诈犯罪活动。近年来,网上购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盯上了网购人群的寄递包裹,他们通过邮寄含有诈骗信息的宣传单、中奖卡片或小礼品的快递包裹,诱导群众扫描二维码进而实施诈骗。针对此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全区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联合邮政管理部门迅速开展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依托警情日研判机制和反诈周调度制度,彻查案件引流环节,深挖幕后组织者,严查行业涉案人员,同步推进打击震慑与综合治理工作。今年3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寄递引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9.6%,有力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其中,在广西公安机关成功侦破的贵港“11.11”、玉林“3.9”、河池“3.18”等专案中,共打掉涉及全国多地的涉诈包裹生产窝点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4名,查扣涉诈包裹28万个、虚假引流传单近200万份,溯源潜在高危被骗人员600余万人。

二是开展拦截攻坚,织密织牢群众防护网。为全面铲除广西涉诈寄递引流犯罪,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进驻9家主要快递企业的938个大型分拣中心,共查验可疑包裹9.6万个。其中,发现拦截全国各地寄来的涉诈引流包裹1.7万个,涉及寄件号码和地址371个,警方根据拦截及溯源的涉诈包裹,精准预警区内潜在高危被骗人员12.6万人,最大程度降低了群众被骗风险。

三是聚焦斩断链条,强力挤压涉诈犯罪空间。全区公安机关不断总结提炼技战法,构建“模型发现与派驻临检相互补充,拦截预警与断源打击双管齐下”的工作模式,全链条研判打击涉诈寄递引流黑灰产业链。其中,贵港、玉林、河池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打链条、摧网络、抓幕后”目标,持续开展深挖打击,成功捣毁多省涉诈包裹生产窝点14个,抓获嫌疑人140名(其中寄递企业内部人员9名,目前1人以诈骗罪被批捕,2人以帮信罪被批捕),缴获一大批涉诈引流抽奖卡片。南宁、梧州、北海、贵港、钦州、来宾等市公安机关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共同开展涉诈包裹查验工作,并组织快递从业人员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快递人员主动发现涉诈引流包裹的能力。

尽管广西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电诈案件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反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近期,国家邮政局已对存在安全管理漏洞的国内某寄递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展现党委政府坚决打击治理涉诈寄递引流犯罪的坚定决心。广西公安机关也将持续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全力铲除涉诈寄递引流犯罪的生存土壤。广西警方正告电诈犯罪分子:对于通过寄递引流实施诈骗,或帮助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行为,广西警方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为广泛凝聚打击治理合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寄递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涉诈引流包裹的甄别能力,阻断涉诈包裹的流通渠道,防止涉诈包裹流入群众手中,严禁为涉诈包裹流通提供便利。广西警方呼吁:快递从业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涉诈引流包裹线索,协助公安机关铲除此类危害民生的黑灰产业犯罪,公安机关对举报人及举报信息严格保密。举报线索经查属实的,将予以奖励。请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安机关的打击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揭露犯罪手法,报道典型案例,号召全民积极关注“国家反诈中心”政务号,学习反诈知识并传播给身边人,提升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做好守护自己财产的第一责任人。

特别提醒:96110是反诈预警劝阻专线,群众如果看到96110号码来电,请一定要接听,并务必配合警方做好防范,避免财产损失。

打击涉诈黑灰产业链是一场持久战。广西公安机关将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深挖源头、斩断链条!通过警民携手、行业共治,全力筑牢反诈“防火墙”,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八桂警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