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以前白酒普遍在65度左右,现在连55度都很少,听听行家怎么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0:59 1

摘要:上世纪的白酒啊,普遍65°左右,像70年代65°的古井亭牌汾酒,67°的衡水老白干,那度数,喝一口都得倒吸一口凉气,威慑力十足。可如今,连55°的白酒都少见了,这是咋回事儿呢?

为啥以前的白酒普遍65°左右,现在连55°都很少了?听听行家怎么说

白酒这事儿,这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承载着无数历史故事与文化记忆呢。

上世纪的白酒啊,普遍65°左右,像70年代65°的古井亭牌汾酒,67°的衡水老白干,那度数,喝一口都得倒吸一口凉气,威慑力十足。可如今,连55°的白酒都少见了,这是咋回事儿呢?

不过在谈度数之前,我们先聊一聊白酒的起源。那可跟古代道士炼丹有莫大关系。据说在东汉时期,老祖宗们就琢磨出蒸馏技术,为后世白酒蒸馏技术提供了灵感,不过那会儿主要是用来炼丹药。

直到宋元时期,白酒工艺逐渐成熟。元朝出现了蒸馏技术,才有了60°以上的白酒。正如明清小说里常见的 “烧刀子” 等烈酒意象,其源头便在元朝。

那现在为何连55°的酒如今都很少见到了呢?来听听行家是怎么说的。

1. 粮食紧缺

建国初期,白酒度数普遍在 60° 左右,国家还专门规定 “专卖机构批发酒度为 62 度”。可到了六十年代,由于粮食紧张,国家开始提倡 “节约粮食,低度白酒更环保”。

就像张弓酒厂,1974 年研发出 38 度白酒,不仅解决了酒体浑浊的难题,还成了低度酒的 “开山鼻祖”。

2. 技术“破冰”

以前低度酒一加水就浑浊,所以大部分酒企都是60°以上的高度酒。直到五粮液的工程师用 “冷冻过滤” 技术,把低度酒的杂质去掉,才让低度酒 “重见天日”。现在的低度酒,就像温柔的江南姑娘,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3. 低度酒更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喝高度酒容易上头、伤肝。低度酒酒精含量低,对身体负担小,更适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就像那句顺口溜说的:“少喝怡情,大喝伤身,低度白酒最贴心。”

虽说低度酒越来越受欢迎,但很多酒友还是觉得“不够劲儿”。市场上有些低度酒,喝起来寡淡如水,香气不足,就像“没放盐的菜”。还有些勾兑酒的酒精酒,喝多了头疼口干,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如果你还不会选,或者嫌麻烦的话,那不妨试试我最近常喝的这款酒,南池翠N9。52°纯粮酿造,不但性价比高,而且口感好,不上头。

这款酒来自四川邛崃——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是酿酒的天然宝地。酒厂是四川老八大原酒厂之一,30多年的酿酒史,拥有两千余口窖池。其中还有168口40年以上老窖池,与五粮液窖池一同被评为“白酒金三角名优老窖池群”

窖池中富集的微生物菌种是决定其白酒口感的关键因素,每口窖池都养着2000多种微生物,使得白酒更加醇厚。

精选五粮,经过古法“跑窖循环”和“固态续糟”的工艺,其基酒在陶坛睡9年,还要搭配15年的老酒勾调。开瓶瞬间窖香浓郁,入口醇和协调,绵甜爽净,五粮浓香典型性强。

百元出头一瓶的价格,性价比很高,口感都比得上市面上300+的名酒了。而且在网上还有更高配的N12、N15,窖藏年份更高,适合对白酒口感挑剔的老酒友。

我现在回家下班每天来上二两,配碟花生、下酒小菜,别提多舒适了,而且第二天起床还不头疼,上班也不影响。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更喜欢高度酒的浓烈,还是低度酒的柔和?不妨评论区说说。

来源:颜若雪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