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2016年开始,由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牵头,联合上海瑞金医院、长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长兴镇胃癌超声初级筛查项目,近十年的时间里,项目辐射覆盖全镇所有村居,免费为近30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2016年开始,由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牵头,联合上海瑞金医院、长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长兴镇胃癌超声初级筛查项目,近十年的时间里,项目辐射覆盖全镇所有村居,免费为近30000名长兴老百姓服务。
一大早,长兴镇凤辰乐苑社区卫生室中,前来参加筛查的村民便排起了长队。在这里,空腹喝下一杯“糊糊”后,不用插管,不用麻醉,只需要5-10分钟就可以完成胃部检查。不同于大家普遍知晓的胃镜检查,项目发起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主任医师沈理告诉记者,胃超声是通过口服充盈剂,将胃“撑大”后行超声检查的一种方法。对患者而言,它更加方便舒适、易于接受。“整个过程没有痛苦,体验感好,适合我们年纪大的人。”前来参加筛查的顾阿姨说。
右边为沈理
无痛之外,胃超声筛查的准确率也可达90%以上(指的是通过胃超声首次怀疑胃癌,后确诊的)。家住潘石村的唐奶奶是9年前首次筛查中被发现胃部有异常的村民,确诊早癌后经手术治疗,目前恢复良好。沈理告诉记者,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经超声初筛发现的胃癌病例,治疗后五年总体生存率可提升至60%以上,其中,早癌病例5年生存率达到100%。项目取得了胃癌早筛、早诊、早治的良好成效。
“实际上,胃癌在农村地区的发病率较高,而早期因为症状不明显,加之缺乏简便易行的筛查方法,老百姓容易忽视。所以,一旦发病往往已是晚期,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早筛、早诊是关键。”谈起发起项目的初衷,沈理提到他希望能够为崇明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带去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诊疗方法,让病人痛苦小,花钱少,病治好。
于是,2012年,长期深耕超声领域的沈理,率先探索研究在农村地区用超声筛查胃癌的可能性。十多年时间里,他坚持不断推进胃超声理论技术更新进步,努力提高超声胃部病变检出率。为了更好规范和推广胃超声检查技术,2020年,由沈理牵头并执笔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口服造影剂胃超声检查规范操作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20年,上海)》。2022年,国际刊物上首次发表了由他领衔的中国农村地区胃癌超声初筛研究成果“Initial screening of gastric cancer using oral contrast-enhanced 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in rural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同年,《口服超声造影农村地区健康人群胃癌初级筛查临床应用》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成为崇明区近10年来获得的唯一医学科技成果奖。今年,关于长兴胃癌超声筛查的研究论文也入选第十九届全国胃癌大会(CGCC2025),并在会上作口头报告,向国内同道介绍筛查经验。另外,由沈理参与执笔的《胃癌超声初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25年版)》,不久也将在国内正式发布。
沈理
如今,胃超声检查项目已在全市1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协助临床检出胃癌、胃溃疡、胃息肉和胃食管反流等多种胃部肿瘤性和炎症性病变,为更多胃病患者提供简便易行适宜检查技术服务。
上海医学科技奖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医学会设立,面向本市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自2002年设立至今,上海医学科技奖致力于引领医学科技创新发展,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褒扬先进的氛围,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提高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推广普及先进医学科学技术、促进本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地位。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