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会发现一个高频的词汇“假新闻”在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发生后被印度莫迪政府反复提及,莫迪政府要求各部门部长统一口径减少对事态发表不必要的看法,同时也加大力度打击“假新闻”的账号,X媒体接到印度政府要求查封数千个涉嫌“假新闻”的账号,不过印度政府没有向X媒体提
莫迪“X”平台账号
我们会发现一个高频的词汇“假新闻”在印控克什米尔恐怖袭击发生后被印度莫迪政府反复提及,莫迪政府要求各部门部长统一口径减少对事态发表不必要的看法,同时也加大力度打击“假新闻”的账号,X媒体接到印度政府要求查封数千个涉嫌“假新闻”的账号,不过印度政府没有向X媒体提供证据。
X媒体印度分公司不得不发公告支持被查封的账号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相关报道,此次被封禁的账号中,既有普通网民,也有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博主,甚至包括部分国际组织的观察员账号 。被封禁的账号很多涉及传播不利于印度军方的信息,或对政府的军事政策提出批评 。印巴冲突中印度 “阵风” 战机被击落、S - 400 防空系统疑似被摧毁等消息持续发酵,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质疑军方无能的声音 。
数据显示,冲突爆发后,# 印度军队无能 #、# 莫迪辞职 #等话题在推特上的传播量单日突破 500 万次 。 印度 2021 年修订的《信息技术规则》赋予政府广泛的删帖权,但缺乏透明度和申诉机制 。此次事件中,印度政府援引《信息技术法》第 69A 条,以 “国家安全” 为由施压 。
印度莫迪政府对舆论保持高压的控制,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这让印巴冲突期间有关印度的行动结果和损失等都处于模糊的状态。
最新的印巴冲突的战果梳理由美国CNN发布,美国人给出一个数据:
印度的损失:
•6 架战机坠毁(包括阵风战机)。
•553 架无人机损失。
• 11 个空军基地被击中。
• 21 名士兵和 19 名平民丧生。
• 一枚 S - 400 防空导弹被摧毁。
印度防长和军队高层对媒体的说法是,战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巴基斯坦付出了相当代价,具体情况如何,不方便透露。
印度军警被克什米尔民众驱逐
这是莫迪在政府层面下达“封口令”的效果,印度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对接不畅问题一直存在,这样印度政府对外发布消息时一直处于令出多头的尴尬境地。
莫迪在印巴冲突后的国务会议上对此次冲突做了总结,没有提到美国,只是说了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立场和对巴基斯坦的震慑。
宏观的外交言语下让具体事件的真相陷入更大的质疑与好奇心包围之中。
到底是不是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组织袭击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数十人旅行团呢?
克什米尔地区抵抗组织在袭击后发表声明对该恐袭负责,并且明确指出是对莫迪政府迁移85000名外乡人进入查膜克什米尔地区的警告。
还有一个含有阴谋论的说法,也就是媒体报道的一份代号为“T48的行动计划”,这份计划称印度自导自演了此次恐怖袭击,目的是为了莫迪政府的国会中期选举转移国内注意力。
“假旗行动”是舆论场的一个立场,历史上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主动挑衅和入侵是常态化存在,就像莫迪这次讲话说的,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反制也会常态化的存在。
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八十多年的战斗历史溯源,我们对印度主导克什米尔游客袭击事件属于“假旗行动”有了相当的怀疑:
2025 年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造成 26 人死亡。事件发生后,印度警方迅速指认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但 5 月 1 日,一份标注 “绝密” 的文件在网络平台被曝光,揭示了代号为 “T - 48” 的秘密行动计划。该文件来自印度情报部门,详细描述了如何在印控克什米尔部署伪装成恐怖分子的特工,有计划地射杀游客并制造证据嫁祸巴基斯坦。文件还提及利用 AI 系统收集 “目击者证词”,部署社交媒体账号散布针对巴基斯坦的虚假信息等内容。
• 2019 年普尔瓦马恐袭事件 :
2019 年,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普尔瓦马发生恐怖袭击,造成 44 名印度士兵死亡。事后,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组织策划了此次袭击,并对巴基斯坦巴拉科特进行了空袭。不过,该事件被广泛质疑是印度自导自演,其目的是获得空袭巴基斯坦的理由。当时,印军的幻影 2000 战机越过印巴实控线,但行动效果不佳,大部分炸弹落在无人森林,一架米格 - 21 还被巴空军击落。后来,印度前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总督萨蒂亚・帕尔・马利克揭露,莫迪领导的印度政府利用印度间谍网络 RAW 策划了普尔瓦马假旗行动,以在 2019 年大选中赢得印度公众对莫迪和人民党的支持、诋毁巴基斯坦在国际社会眼中的形象等。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持续的暴力事件
• 2001 年印度议会遇袭事件 :
2001 年印度议会遇袭事件发生后,印度方面将责任归咎于巴基斯坦支持的组织。但该事件存在诸多矛盾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被怀疑是印度实施的假旗行动,以此来制造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态势,转移国内矛盾并在国际上抹黑巴基斯坦。
真相是什么?土耳其建议成立第三方调查组来调查,巴基斯坦支持,不过印度没有回应,印度对于恐怖袭击事件也没有一个调查进展通告。
莫迪在部长会议上强调的主题是,印度不接受核勒索,印度会常态化反恐,印度要加强国家安全。他称国家处于 “敏感时期”,敦促各部门 “持续保持警惕” 并 “保持清晰沟通”,还讨论了加强民防机制、打击虚假信息和假新闻、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等议题,强调各部门和机构之间需要 “无缝协作”,以保证内部协调和 “韧性。
以国家安全名义来对一场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做官方定论,并且对于没有证据证明涉及恐怖袭击的邻国断水和发动军事行动,这让南亚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都对印度自诩大国信用产生了质疑。
来源:豁达的历史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