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发布的集团经营改革进展的内容引发社会关注。对此,5月14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日前部分媒体报道该公司的裁员计划存在错误信息。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发布的集团经营改革进展的内容引发社会关注。对此,5月14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日前部分媒体报道该公司的裁员计划存在错误信息。
松下计划优化1万多名员工
日本国内和海外各占半数
此前在5月9日松下集团宣布,计划优化共计一万名员工的人力资源,日本国内与海外各占半数,这一行动主要将在截至 2026 年3月底的 2026 财年中实施。松下集团在全球的员工总数约为 22.8 万人,此轮裁员比例约为4.4%。
据悉,松下计划在2025财年末解散“松下电器公司”,并组建三家新子公司:家电业务将整合为“智能生活公司”,空调等业务将组成“空气品质空调·食品流通公司”,照明业务将划归“电气工程公司”。此外,松下原有的电池、住宅能源系统等业务板块将继续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
松下方面表示,这一分拆模式旨在使各业务板块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避免单一板块的困境拖累整个集团。
松下电器发布声明称不存在
“将在2025年度内退出或出售课题事业”的计划
根据最新消息,5月13日,松下电器在官网发布声明称,2025年5月9日,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发布了集团经营改革的进展,部分媒体的报道中存在错误信息。
松下现声明如下:1. 课题事业中不包含“工业用马达和车载零部件”,且不存在“将在2025年度内退出或出售课题事业”的计划。马达产品业务发展前景良好,关于未来加大在研发、服务、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正在研讨之中。2. “人员的优化将于 2029 年3月内实施”为不实信息,本计划将在2025 年度~2026 年度之间开展。
背景
松下电器控股公司社长楠见雄规:
“目前面临的困境已经非常明显”
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今年2月时,松下电器控股公司社长楠见雄规在公司的经营方针说明会上宣布,公司将进行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决定解散松下电器公司,并对旗下业务进行重新分割和重组。作为松下电器控股集团的主体公司,松下电器公司将于2025年度内解散,并将其各个业务板块分别组建为独立的子公司,以期增强各业务部门的独立竞争力。
楠见雄规表示:“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已经非常明显,电视机事业不再赚钱,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松下电器已经开始对各大事业板块进行独立化改革,旨在提升业务部门的盈利能力,寻找每个业务板块的自我突破点。根据松下电器控股公司的新计划,松下电器将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将现有的家电、空调、照明等业务分别拆分为多个独立公司。家电业务将组成“智能生活公司”,空调业务将组成“空质空调·食品流通公司”,照明业务则将独立为“电气工程公司”。
此外,松下的电池、住宅能源系统、汽车材料、智能网络等业务板块仍将作为独立子公司继续运营。楠见雄规表示:“这种分拆模式能够使每个事业板块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避免一个板块的困境拖累整个集团。”
观察
中国品牌不断冲击
日系彩电大本营
公开资料显示,松下电器创立于1917年,由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市创办,最初生产电灯泡灯座。起初,公司的员工只有三人,包括松下幸之助本人、他的夫人以及小舅子井植岁男(后来的三洋电机创始人)。经过108年的发展,松下电器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员工总数达到22万人,业务遍布全球,尤其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40家子公司。
松下电视机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不小的份额。上世纪90年代,日本松下电器等众多国外家电品牌相继登陆中国市场,其中松下电器一度占据超过20%的市场份额。但在这次松下改革中,松下电视机等曾经的“王牌业务”却成为被放弃的选项。
有业内人士表示,日本电视产业曾凭借技术领先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索尼的特丽珑显像管技术和松下的画质调校一度成为行业标杆。然而,随着液晶技术的普及,日本品牌的技术优势逐渐被削弱。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日系彩电阵营只有松下、夏普和索尼继续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视机。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中韩彩电品牌的不断崛起。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调查,2024年第三季度,电视出货量全球前五的品牌分别为三星、TCL、海信、LG、小米。
而且近年来,中国品牌还在不断冲击日系彩电大本营。2017年,东芝将电视业务转让给海信电器,正式退出电视机行业,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的品牌授权。此后,海信持续扩大日本市场份额,让日系彩电在日本本土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
相关数据显示,海信在2024年占据25.4%的市场份额,超过索尼和松下,成为日本市场的新霸主。而且2024年,日本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已降至 18.7%,而中国品牌的总份额则超过70%。自2005年日本品牌市占率超过 80%的高峰后,其市场份额逐年下滑。2017年降至48.3%,2022年进一步跌至25.9%,到2024年这一数据已经来到了18.7%。相比之下,中国品牌从2005年的零份额起步,到2024年已占据半壁江山。
根据日前松下集团发布的2024财年决算报告显示,松下2024财年营业额8.46万亿日元,比上一财年降低0.5%;纯利润3662亿日元,同比下降17.5%。营业利润4264.9 亿日元,同比增长 18.2%。松下集团表示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弱是其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不过,它还称,在日本,空调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情况良好。
虽然松下集团表示希望通过结构改革在2026财年实现利润增长,但是此次改革预计将使企业在2025财年损失约1300亿日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孔学劭
来源:南都N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