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也能玩“科技”?农业农村部放大招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7:31 1

摘要: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地”吃饭!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修沟渠、搞节水灌溉,让每一滴水都用到刀刃上。比如安徽芜湖湾沚区,砸了4000多万改造耕地,又是施有机肥又是种紫云英,硬生生把土地变成“高产发动机”。现在田里的水稻像“喝饱水的宝宝”,亩产直接破纪录!

农业农村部最近搞了个大动作——四良融合!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一起上,誓要让粮食单产“蹭蹭涨”!这波操作到底多硬核?快跟我来看看!

良田:把地变成“小金库”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地”吃饭!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修沟渠、搞节水灌溉,让每一滴水都用到刀刃上。比如安徽芜湖湾沚区,砸了4000多万改造耕地,又是施有机肥又是种紫云英,硬生生把土地变成“高产发动机”。现在田里的水稻像“喝饱水的宝宝”,亩产直接破纪录!

良种:种子界的“超级英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选对了能顶半边天!今年主推的高产抗逆品种,能扛旱、抗倒伏,连高温天也不怕。黑龙江的大豆用上“大垄密植”技术,吉林的玉米玩起“密植精准调控”,连江西的水稻都换上了华南农大研发的“香米新品种”,香味指数直接拉满!偷偷说,这些种子在元谋繁育基地“修炼”过,全国825万亩麦田都在用它们的“后代”呢!

良机:农机开启“无人驾驶”

种地不再是“苦力活”!高性能播种机、高效收割机配上智慧农业系统,现在农民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山东莒县的合作社用无人机飞防,每亩省30%农药,还能“一喷三防”,亩产直接多收100斤。更绝的是,吉林梨树县的“升级版黑土地模式”,用遥感监测土壤墒情,连虫情、苗情都能实时掌握,种地比玩游戏还酷!

良法:农技员“手把手”教你发财

光有好装备还不够,得会用才行!农业农村部派院士专家进村包户,制定个性化技术清单。比如安徽的再生稻项目,从育秧到收割全流程“精准调控”,连留桩高度都有讲究,总结出25项高产要点。现在农民跟着专家学,连施肥、打药都能“算着日子来”,想不增产都难!

这波操作有多牛?数据说话!

单产提升:2024年粮食单产提高5.1公斤,玉米项目区亩产多26.8%,小麦增产5.1%。

节水效率:陕西眉县的节水示范园,渠系水利用率从0.43飙到0.81,年省水340万立方米。

科技赋能:全国建了53座数字育秧中心,无人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成“新农具”。

划重点!这些政策和你有关

1. 补贴加码:中央财政提前拨了16亿“一喷三防”资金,抗旱救灾也有专项支持。

2. 技术上门:农技员直接到地头教你,不会操作?专家团队24小时在线答疑!

3. 生态保护:良田必须种粮食,“非农化”“非粮化”?门都没有!

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科技感十足的致富路!姐妹们,转发给家里种地的亲戚,这波政策红利千万别错过!

来源:坦荡的咖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