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蚊虫,大麻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9:29 1

摘要:春夏之际,外出旅游、户外踏青活动增多。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加,蚊虫活动进入高峰期,公众常受到蚊虫叮咬的困扰,甚至感染虫媒传染病。为守护公众健康,了解虫媒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春夏之际,外出旅游、户外踏青活动增多。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加,蚊虫活动进入高峰期,公众常受到蚊虫叮咬的困扰,甚至感染虫媒传染病。为守护公众健康,了解虫媒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属于媒介生物传染病,它是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俗称虫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有很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蚊、蚤、蜱等媒介生物通过叮咬吸血,使病原体由血液进入人体并大量繁殖,侵害各器官、组织,导致发病。夏秋季节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鼠疫、登革热、恙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等。

虫媒传染病有哪些?

蚊媒传染病:主要有登革热、疟疾、西尼罗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乙脑、圣路易脑炎、西方马脑炎、东方马脑炎、寨卡病毒病等。我国常见的蚊媒有按蚊、库蚊和伊蚊,它们分别是疟疾、乙脑和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

蜱媒传染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斑点热、莱姆病、森林脑炎和巴贝斯虫病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死率高,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10%-30%。我国大部分地区4-9月为蜱活跃期,蜱虫生活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以及动物体表。

蜱虫

鼠类传播疾病:通过蚤、蜱、螨等体表寄生虫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等。蚤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另外,在鼠疫流行区,旱獭、野兔、狐狸、骆驼以及一些家养动物如猫、狗、羊等均可传播鼠疫。

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1.做好出行前准备出行前应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当目的地存在某种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如非必要,应终止旅行;根据其疾病流行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有疫苗,则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对于暂时没有疫苗的传染病,应遵医嘱带好相应的备用药或预防性用药。

2.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

3.做好防虫防蚊工作。检查住宿地点的床垫、被褥和家具是否有臭虫等。注意居室灭蚊,或使用蚊帐。进行户外活动时,宜穿长袖上衣长裤,并佩戴帽子,最大限度地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外出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喷涂。每天外出回来,先检查全身,确保无蜱虫等虫类吸附于体表。

4.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尽量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不逗玩或投喂鼠类、旱獭等动物,以防感染鼠疫、埃博拉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

5.妥善存放行李箱。将行李箱尽量放在离开地面的位置,不使用时,避免敞开放置。将衣服和个人用品放回行李箱前,应仔细检查,避免将虫子带入箱内。

6.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欢迎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如有侵权,昭平县融媒体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特此声明。

来源:健康阿尔文9H0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