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歼-50是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主导研制的第六代双发重型隐身战机,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首飞。其无垂尾菱形飞翼设计与深腹沟结构的结合,既解决了航母起降稳定性难题,又将战机的隐身性能较五代机提升两个数量级。
歼-50是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主导研制的第六代双发重型隐身战机,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首飞。其无垂尾菱形飞翼设计与深腹沟结构的结合,既解决了航母起降稳定性难题,又将战机的隐身性能较五代机提升两个数量级。
歼-50机身长度22米、翼展20米,配合39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使其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全向隐身+超机动变形+协同空天作战"三位一体的第六代战机。
在气动布局上,歼-50采用革命性的兰姆达翼构型,通过全动翼尖折叠和可变垂尾技术,可在隐身模式与高机动模式间智能切换,配合矢量喷口,可实现"零半径转弯"等高难度机动,空战效能碾压现役所有战机。
动力系统方面,歼-50搭载双发涡扇19改进型发动机,单台推力15吨,支持1.8马赫持续超音速巡航,与2.5马赫极速突防,作战半径2200公里。配合内置弹舱装载的8吨武器载荷,可携带6枚射程1000公里的霹雳-21超远程空空导弹,或1枚末端速度4马赫的鹰击-12反舰导弹,形成对航母战斗群的致命威慑。
作为信息化的中枢,歼-50配备360°光电感知系统,与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600公里,可同时追踪30个目标,并指挥200架无人机实施蜂群打击。歼-50可实时引导东风系列导弹打击目标,并与成飞歼-36构建双隐身警戒网,将体系化作战效能提升至新的维度。
相较于美国六代机NGAD项目,歼-50在技术成熟度上至少领先5年,而其研发成本仅为美方的三分之一。歼-50的诞生不仅是中国海天防御网的基石,更是正在缔造属于中国空军的星际传奇!
来源:认真集安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