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三万?现在跑网约车不如送外卖?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23:33 2

摘要:最近刷朋友圈,看到开网约车的兄弟发了个动态:“早6点出车晚10点收工,跑出个寂寞。”配图是手机屏幕上一排订单记录,最醒目的是平台抽成比例——28%。评论区炸出一堆同行:“你这算好的,我昨天抽成31%!”“跑完这单我就去送外卖!”

大家好这里是文辉说事

最近刷朋友圈,看到开网约车的兄弟发了个动态:“早6点出车晚10点收工,跑出个寂寞。”配图是手机屏幕上一排订单记录,最醒目的是平台抽成比例——28%。评论区炸出一堆同行:“你这算好的,我昨天抽成31%!”“跑完这单我就去送外卖!”

这年头,网约车行业成了个魔幻修罗场。官方三天两头发风险提示,说市场饱和了别来送人头。可现实是,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又新增了20万网约车司机,比去年双十一抢优惠券还热闹。大伙儿嘴上喊着“打死不干这行”,身体却很诚实地踩下油门。

上个月碰到个开比亚迪秦的老哥,给我算了笔账:早高峰抢个机场大单,平台显示乘客付了150块,到他手里剩98。刨去充电费、保险、车辆折旧,这趟净赚不到60。要是倒霉碰上堵车,分分钟倒贴钱。“现在跑车就像刮彩票,刮到‘拼手速单’算你走运,刮到‘3公里接驾单’直接骂娘。”他叼着烟猛嘬一口,“当年说好的月入过万呢?平台怕不是把小数点往前挪了一位!”

数据更扎心。全国网约车日均订单量才2000万单,司机数量却飙到600万。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接不到4单,还不如社区便利店收银员的工作量。广州有个司机群流传着新“三不接”:超过8公里的不接、拼车单不接、雨天不接。为啥?跑远了耽误抢单,拼车费时费力,雨天平台还要抽“动态服务费”。

平台们的骚操作堪称当代周扒皮。某头部企业去年被扒出“阶梯式抽成”,起步价订单抽25%,远途单能抽到35%。今年搞了个“暖心计划”,美其名曰降低抽成比例,结果被司机发现是玩文字游戏——抽成比例降了2%,但把每公里运价调低了3毛。司机老王在抖音上吐槽:“这就跟超市说鸡蛋降价了,转头把米价涨上去一个套路!”

有人可能要问:司机们为啥不集体罢工?这话就跟问韭菜为啥不集体绝种一样天真。去年深圳网约车司机搞过停运抗议,结果平台反手放出5000个“冲单奖励”,愣是把停运搞成了抢单大赛。现在司机群里流行个段子:“平台把心理学玩明白了,先用算法驯化你,再用数据PUA你,最后用排名逼疯你。”

说到行业前景,新能源车换电站倒是遍地开花。可司机们算盘打得噼啪响:换电是省油钱,但换电站要收服务费,车辆续航焦虑更严重。更绝的是某些城市搞“油车禁入”,逼着司机贷款换电车。成都的刘师傅指着刚买的广汽埃安苦笑:“这车落地16万,每月还贷3800,我得跑够500单才够填窟窿。”

要说网约车行业真没出路倒也不尽然。某平台最近开始搞“司机等级制”,金牌司机能优先接机场单。结果你猜怎么着?群里冒出代刷时长、代抢好单的黄牛,卷出新高度。还有司机转型做短视频,开车直播接单过程,粉丝打赏比跑车收入还高。南京的周姐靠着吐槽奇葩乘客,三个月涨粉20万,现在广告报价比她的月流水都多。

那么最后笔者想问:当算法把每个司机变成数据洪流里的“人肉电池”,当平台用虚拟规则榨干最后一滴剩余价值,那些曾经怀揣“时间自由”梦想的普通人,是该继续在方向盘前熬到腰椎间盘突出,还是该一脚油门冲出这个困局?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文辉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