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教为全球产业发展输送“中国工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9:02 1

摘要:初夏的中原大地,满目青翠,生机盎然,各职业院校师生的创新创造也在火热开展中。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河南职业教育正以“技术出海、标准出海、文化出海”为路径,为全球产业发展输送“中国工匠”。

初夏的中原大地,满目青翠,生机盎然,各职业院校师生的创新创造也在火热开展中。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河南职业教育正以“技术出海、标准出海、文化出海”为路径,为全球产业发展输送“中国工匠”。

5月12日,记者跟随省教育厅“职教出海·豫见未来”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探访3所院校如何将“中原技工”的精湛技艺转化为国际合作的“硬通货”,架起中外技术交流的“连心桥”。

铁路动脉:技术标准“出海密码”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速铁路行车虚拟仿真综合实训中心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一平台、双主体、深融合”的创新模式,实现了专业标准输出、校企协同育人以及资源场景深度融合。学院与近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成功打造了“詹天佑学院+教学点+培训中心”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培训了,老师教得很细致。”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来自俄罗斯的学员康斯坦丁正和同学们一起练习电力机车模拟驾驶。康斯坦丁表示,他非常开心能够再来到这里学习,中国铁路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先进技术,还能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便捷。

“职教出海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实现中国技术标准与属地国需求的深度耦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乔聪表示,作为“阿斯塔纳轻轨首批司机专项培训项目”的带头人,要因人制宜,为学员量身制定中俄双语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用本土化叙事传递中国标准。

“中国铁路领跑世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中央表示,我们的铁路技术世界一流,我们参与的国外铁路项目越来越多,需要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目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已高标准完成亚吉铁路、中老铁路、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阿斯塔纳轻轨等7条境外铁路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300余人。

电力丝路:能源技术“非洲生根”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2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依托电力行业办学优势,深耕国际化办学20年,构建“政-行-企-校”四维协同机制,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探索出创新发展路径。

“我是2023年9月来学校学习的,这里的一切都特别好,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很照顾。”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训室,津巴布韦籍留学生温婉正用中文与同学讨论电路图。温婉表示,她目前正在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业后,她希望投身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学校的3名教师刚刚抵达卢旺达,开始新一期持续两周的培训,他们将按照学校专门设计的标准课程,进行海外教学。”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杨小琨表示,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电力丝路学院”品牌,先后在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南非建设“电力丝路学院”,并在卢旺达建设第一所海外电力职业技术大学,形成“标准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国际化办学模式。通过“学历教育+技能认证+就业服务”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目前,已累计为尼泊尔、卢旺达等国培养“技术+中文”复合型人才700余人,就业率达95%。

多元实践:共建共享“河南样本”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埃塞俄比亚、加纳、塔吉克斯坦、越南等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80余名国际学生来校留学,“汉语+文化+技能”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助力打造具有鲜明区分度的“留学河职”品牌,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知识的桥梁和纽带。

“我的父亲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汽车充满热爱。现在,我的家乡马路上跑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领先世界,所以我来到这里学习。”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胡买宁正和同学们围绕着电动汽车,仔细研究讨论着车辆的构造和维修要点。

“今年暑期,我将前往巴西,为合作企业招聘的本地人开展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的培训教学工作。”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教师陈俊寰告诉记者,他也会积极向国外的学生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该校已合作打造柬埔寨“智能焊接·大河工坊”、巴西“智能装备制造工程技术学院”、意大利“豫厨工坊”、印度尼西亚“豫商课堂”、乌干达“电工电子工坊”等职教出海品牌。

据了解,河南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高职院校46所,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83个,招收1102名来华留学生,开设13个境外办学机构,77项专业教学标准、243项课程标准和35本教材被国外教育组织或院校采用,承担国际技术服务项目103个,举办中外人文交流活动107场次。

如今,河南职业教育正以“中国标准”为笔,以“中文+技能”为墨,在世界职业教育的画卷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篇章。它不仅为合作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发展,更搭建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让中国职业教育的匠心精神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