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植物类TOP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12.1》在线发表了题为“CgABR1-CgFAD negativ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植物类TOP学术期刊《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12.1》在线发表了题为“CgABR1-CgFAD negatively regulate the fruit neck length in citrus”的最新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阐明了柚果实果基长度的遗传基础,揭示了CgABR1-CgFAD模块调控柚果实果基长度的分子机制,不仅为木本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同时也为柑橘果形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基因资源。
柚(Citrus maxima),是柑橘基本种之一,它不仅是热带和亚热带区域重要的柑橘类果树,同时也是甜橙、葡萄柚等许多重要柑橘类果树的亲本。果基,也叫果把、果颈和果脖,即成熟柚果实果蒂到果腔的部位,果基较长显著影响了柚果实的外观品质、可食率及经济价值。目前生产上大量种植的琯溪蜜柚、沙田柚等柚品种均具有较长的果基。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对柚果实果基长度性状的精细评价,组装了坪山柚(短果基柚种质)端粒到端粒的无间隙基因组和沙田柚(长果基柚种质)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仅5个Gap未组装出来);通过琯溪蜜柚◊坪山柚F1代有性分离群体,通过BSA-seq、RNA-seq和基因组重测序,发掘了控制柚果实果基长度的关键基因CgABR1和CgFAD,并基于CgFAD在琯溪蜜柚、坪山柚及其杂交子代基因组中的变异,开发了可鉴别柚果实果基长度的InDel分子标记(ZL 2024 1 0355922.8);过量表达CgABR1和CgFAD导致梨形番茄果实果基长度变短;DAP-seq、LUC、EMAS实验证实CgABR1能与CgFAD启动子中ABR/AP2(GGCGG)元件结合,正调控了CgFAD表达,从而调控了柚果实果基长度。
图1 坪山柚T2T基因组组装
图2 柚果实果基长度候选基因遗传定位
图3 CgABR-CgFAD模块调控柚果实果基长度模型
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指导了本研究开展。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刘胜军、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贝学军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王绍华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西南大学柑橘研究所王福生副研究员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王霞、徐远涛等多位老师参与完成了该研究。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664,32360730),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501AS070019,202101BD070001-085),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orti-KF-2023-03),云南省徐强教授专家工作站项目(202305AF15001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A2206809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预研专项项目(2023KYZX-10)的资金资助。
原文链接:
植物科学最前沿,专注于植物科学前沿进展、资讯、招聘信息的发布及方法软件共享等zwkxqy;
来源:心中那一沫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