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上汽集团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交出了一份兼具战略定力与市场韧性的答卷。2024年至今,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聚焦技术、重塑品牌矩阵,实现了从销量回暖到经营质量跃升的跨越式发展,为“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实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上汽集团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交出了一份兼具战略定力与市场韧性的答卷。2024年至今,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聚焦技术、重塑品牌矩阵,实现了从销量回暖到经营质量跃升的跨越式发展,为“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一、改革破局:资源整合释放乘用车主力动能
2024年,上汽集团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024-2027年)》,核心举措是打破“多品牌分散作战”的旧格局,重组“大乘用车板块”,将荣威、飞凡、名爵三大品牌及研发体系深度整合。这一“五指成拳”策略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 平台化开发:依托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构建了覆盖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混动技术的集约化技术体系,研发成本降低20%,新能源车型推出周期缩短30%;
- 品牌协同效应:荣威与飞凡双品牌联动,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突破60%,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其中荣威D7 DMH凭借2.49L/100km超低油耗,成为混动B级车市场标杆;
- 渠道优化:通过“一口价”策略和库存管理改革,合资板块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环比回升超50%,渠道健康度显著改善。
二、技术突围:三大核心平台重构竞争力护城河
面对新能源市场白热化竞争,上汽集团以“技术平权”为目标,推出三大核心技术平台:
1. DMH双电机混动系统:搭载于荣威D7等车型,实现油耗与动力的极致平衡,2024年混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5%;
2. 星云纯电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与固态电池预埋,智己L6等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销量同比激增30%;
3. 智能驾驶全栈方案:智己IM AD无图城市NOA覆盖全国100%城市,L4级自动驾驶集卡已在秘鲁商业化运营,技术输出赋能奥迪等合资品牌。
这一技术矩阵不仅支撑自主品牌向上突破,更通过合资合作2.0模式反哺大众、奥迪,例如2025年即将上市的奥迪SAIC尚界车型将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系统。
三、市场破浪:自主品牌与全球化双线告捷
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改革成效加速兑现:
- 自主品牌强势领跑:销量达60.1万辆,同比增长28.4%,占集团总销量63.6%,其中上汽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飙升58.7%,五菱宏光MINIEV家族持续渗透下沉市场;
- 新能源赛道爆发:一季度新能源车销售27.3万辆,3月单月增速超40%,智己汽车连续两月销量破万,L6车型预售订单突破5万辆;
- 全球化韧性凸显:海外终端交付108.2万辆,在欧洲市场受关税压力下,MG品牌通过HEV车型破局,欧洲销量逆势增长24万辆。
四、未来图景:从“用户满意”到“用户惊喜”的智电跃迁
在2025年“上汽之夜”活动中,董事长王晓秋提出以“科技平权”推动体验进阶:
- 固态电池量产落地:2026年发布能量密度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续航与安全性能双突破;
- 智能生态扩容: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建“智电联盟”,2025年计划推出18款新能源车型,覆盖从入门级到豪华市场;
- 全球化2.0战略:依托自营船队与海外基地,目标2027年海外销量占比超30%,东南亚、南美工厂产能提升至50万辆/年。
结语
从资源分散到聚力成拳,从技术跟随到全球输出,上汽集团的改革之路印证了“唯有自我革命方能穿越周期”的硬逻辑。站在年销700万辆、新能源占比50%的新起点,这家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军者正以“二次创业”的激情,书写从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的新篇章。
来源:汽车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