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预言VR将替代电视?恐怕没那么简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09:55 2

摘要:人们显然不会随身携带电视机满世界跑,但普通人每天平均会花几个小时看电视,未来我们也会希望这种体验变得更沉浸、更吸引人。随着VR头显的形态和画质升级,它将会取代平板电脑,甚至许多电视类产品。

前不久,Meta公司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在接受海外科技媒体Stratechery采访,谈及AR和VR的发展时,提出了一个观点:

AR眼镜会成为未来的手机,而VR则将会成为未来的电视。

扎克伯格指出:

人们显然不会随身携带电视机满世界跑,但普通人每天平均会花几个小时看电视,未来我们也会希望这种体验变得更沉浸、更吸引人。随着VR头显的形态和画质升级,它将会取代平板电脑,甚至许多电视类产品。

虽然这并不是扎克伯格第一次提出类似的观点,毕竟Meta本就是VR领域的重要参与者,Quest系列头显也在消费级VR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但实际上,随着AI与整个XR行业的深度融合,VR/AR/MR终端的确在迎来更多发展助力。

如果从长远来看,随着XR设备便携性和舒适性的不断提升、内容生态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的逐渐统一等,未来终将迎来真正大规模的爆发,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设备,进而或多或少地对手机、电视等现有屏幕终端形成一定的替代。

只不过,这一愿景究竟何时能实现,相信没人能下定论。

以VR市场为例,过去十多年里,虽然多次站上行业风口,但每次却也都在短暂繁荣后很快陷入发展瓶颈,行业寒冬反复降临,至今没能形成稳定成熟的市场格局。

尤其是,连此前被行业寄予厚望的Apple Vision Pro,市场表现都不及预期。这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印证着XR产业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中国XR设备市场在全渠道的销量为53.6万台,同比下降12.5%,销额为17.1亿元,同比下降10.1%。

诚然,我们不能否认XR市场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现实情况却是,行业目前仍深陷技术瓶颈与市场需求不足等多重困境,甚至销量下滑的趋势都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所以,XR想要跨越愿景到大众普及的鸿沟,或是实现扎克伯格的预判——对现有的手机、电视形成一定的替代,不仅需要XR攻克硬件、内容等重重难关,更需要未来消费者认知的逐步建立和行业生态的深度重构,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然,如果我们将目光从XR设备转向智能电视,我们会发现,虽然VR/AR/MR这样的“未来屏幕”短时间并不会对这一传统家庭屏幕终端带来太大威胁,但并不意味着电视的地位就足够稳固。

近些年,从智能手机的兴起,到智能投影、带屏智能音箱,甚至是“闺蜜机”这样的新物种的不断起势,多元化的屏幕正持续蚕食电视大屏的市场空间,并形成强大的用户分流效应。

这种市场格局的变迁,在销量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086万台,达到了近十年的最低点。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为604.2万台,同比上涨3.0%;移动智慧屏(闺蜜机)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为25.4万台,同比增长65.0%。

电视行业陷入增长困境,既是智能终端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电视产品本身吸引力不足,甚至在体验上长期存在诸多痛点紧密相关。

对此,电视行业近几年也在“苦练内功”。

比如硬件上,电视厂商们力推大屏化和高端化,从百英寸巨幕到Mini LED等显示技术,通过更大的屏幕尺寸和更好的显示技术,来稳固电视作为家庭娱乐核心枢纽的地位。

内容上,不管是头部内容的引入,还是产业链对超高清的布局,都在不断丰富并提升电视的观看体验。这两年,从直播收视到点播时长,也的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AI技术上,各大电视厂商都已经接入最新的AI大模型,并通过AI智能体等应用,提供更多大屏新玩法。虽然目前尚未培育出“杀手级”应用,但各方一直在紧跟趋势。

当然,电视行业这几年最大的变革,无疑要属2023年至今,广电总局牵头开展的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治理工作。

“双治理”之下,从IPTV/有线电视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大幅压减的实现,到“重温经典”频道等免费内容供给的增加,再到“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等目标的不断推进,电视体验的升级全面而系统。

这一系列治理动作,不仅是在解决电视行业此前的诸多痛点,也是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电视回归到便捷、普惠的本质,为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所以,从智能手机到各种新型屏幕,电视的挑战固然不少,但其本身也在不断进化,而且深刻而多维,这让电视在屏幕多元化的竞争中依然保有独特的场景优势。

当然,智能终端的演进从来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无论是当下的电视、智能投影,还是未来的VR/AR设备,不同屏幕终端的价值主要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它们可能在某些场景中形成互补,甚至带来无缝的跨屏体验,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

因此,在一个多屏共存的时代,用户体验的升级和场景的细分,将推动各类显示终端找到各自的生态位。

未来,用户也将根据具体需求,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适合的屏幕体验,最终形成一种高效协同、各司其职的多屏生态。

来源:流媒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