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加快建设具有秦皇岛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青年力量和提供智力支持,锚定“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目标定位,依托秦皇岛市新时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2025年度秦皇岛市青年发展大调研活动。现将有关
秦皇岛市新时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关于开展2025年青年发展大调研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加快建设具有秦皇岛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青年力量和提供智力支持,锚定“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目标定位,依托秦皇岛市新时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2025年度秦皇岛市青年发展大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内容
重点聚焦全市10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建功乡村振兴、服务党政中心大局、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等方面,围绕推动优化青年发展环境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真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参与对象
中心专家成员,团市委各直属团组织,各行业、各领域致力于促进青年发展的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
三、时间安排
1.拟定课题阶段(5月15日—5月27日)
(1)选题原则上应以《秦皇岛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申报指南》(附件1)为参照,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就某一个选题方向确定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课题名称可在选题方向基础上作适当修改。
(2)市委党校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结合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1—2个。
(3)团市委各直属团组织结合本领域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1—2个。
(4)鼓励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成员及各行业、各领域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积极申报有关课题。
2.开展调研阶段(6月3日—8月29日)
待课题审核通过后,围绕调研课题,合理安排调研进度,深入基层、深入青年,集中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字数3000字左右为宜,均须注明“秦皇岛市新时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成果”
3.成果展示阶段(9月1日—11月10日)
中心秘书处将汇总调研成果,上报中心进行调研成果评估。调研报告核心观点或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决策咨询意义、获得市级及以上单位采纳或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研究成果对共青团相关工作或上报信息提供重要参考、对于青少年政策措施出台起到积极作用的,可列为“优秀”等次,并向市委、市政府内参及团省委、省社科联等部门推报。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市委党校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各直属团组织今年至少申报1个课题,并发挥好组织动员作用,形成一批有份量、有价值的成果,为青年发展和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2.搞好结合。要将调研活动与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青年发展规划落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以调研为契机,切实摸清本地、本部门、本战线底数,掌握实情,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3.扎实推进。所有申报课题要真实可靠,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原创性、全局性、前瞻性和时代性。调研报告要数据详实、事例鲜活,理论依据要科学合理、论证有力,研究成果要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严禁剽窃、抄袭、作假等现象发生。
联 系 人:李 博 司心宇
附件:1.秦皇岛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申报指南
2.《2025年秦皇岛市青年发展大调研活动申请书》
秦皇岛市新时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2025年5月15日
附件1
秦皇岛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申报指南
1. 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
2. 特定青年群体思想状况分析及引导建议
3. 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的基本理论研究
4.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及对青年发展影响研究
5. 青年发展重点领域、主要目标和核心指标研究
6. 实施青年发展规划典型政策和项目案例研究
7. 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8. 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的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
9. 与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与设施建设标准研究
10. 青年人口发展趋势、问题和对策研究
11. 青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12. 促进青年来秦留秦发展的对策建议
13. 秦皇岛青年创业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青年就业难问题新特点及对策研究
15.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观问题研究
16. 高校毕业生专业实习的路径创新与效果研究
17. 返乡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情况调查研究
18. 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9. 青年婚恋婚育新趋势研究
20. 青年婚姻观及其婚姻行为调查研究
21. 青年生育观及其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22. 新居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23. 互联网传播新趋势与共青团网络新媒体引领力研究
24. 新的青年文化现象对青年发展的影响研究
25. 新兴领域青年的网络文化诉求与供给研究
26. 新形势下青年网络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7.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青年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28. 青年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研究
29. 青年公益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研究
30. 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拓展研究
31. 青年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优势、困境与路径研究
32. 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优化路径研究
33. 青少年权益维护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34. 新市民及青年人住房及社会保障改善研究
以上课题涉及的“青年”概念,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及其他特定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