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向往夯实自主豪华基本盘,描绘中国汽车向上蓝图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1:23 1

摘要:当汽车变革的车轮驶入智能化赛道,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即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激烈的竞争下,高品质的豪华品牌调性、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等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在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广汽传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汽车变革的车轮驶入智能化赛道,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即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激烈的竞争下,高品质的豪华品牌调性、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等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决定因素,如何在一众品牌中脱颖而出,广汽传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代表,广汽传祺秉承大厂制造品质,在传承与创新中构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范本。从0到2024年第400万辆车下线,广汽传祺逐步成长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佼佼者,车型覆盖从燃油到插混的全品类产品矩阵。2025年,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再以自研+合作的双路线驱动实现智电技术快速跃升,广汽传祺将完成从品牌到产品全面向新能源科技企业转型。

基于此,在新能源浪潮下,传祺向往车系以高端之姿,传承传祺历来的大厂品质,拥有先进的全工序自主制造能力,以及全生命周期QDR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广汽传祺向上突围的一大王牌,也将助力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目标的达成。在全球化进程下,传祺向往车系将作为广汽传祺的重要组成部份,见证中国智造从跟跑到引领的跨越,以智电双重优势,推动自主品牌 “弯道超车”,贡献传祺力量,打出中国汽车创新引领的高品质名片。

2025上海车展上,凭借强大的科技朋友圈实力,广汽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智电三巨头”携手,夯实智能化、电动化高价值基础,打破新世代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天花板。传祺向往2款重磅产品——向往M8乾崑、向往S9闪耀全场,双管齐下,以百万级别的越级豪华持续引领中国MPV市场向上突围,拓展中大型SUV智电进化的想象边界。

向往锚定高端

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上,广汽传祺是代表、更是典范。自2008年成立,广汽传祺在燃油车时代凭借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诞生多款爆款车,矗立在自主品牌潮头,成功攻入当时以合资阵营销量为主的车市。如今,迈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广汽传祺依旧是引领自主品牌转向高端化的重要力量。

跨越17年的洗礼,广汽传祺从首款车型破局市场到如今覆盖全品类的产品矩阵,产品始终走在前列,符合主流消费趋势,价格带横跨 8-40 万的主流市场区间,类别覆盖轿车、MPV、SUV 全品类。一路以来,广汽传祺的发展历程不仅是自主品牌崛起的缩影,更见证了中国智造从跟跑到引领的跨越。

凭借对汽车市场消费的敏锐嗅觉和预判,今年3月,广汽传祺再次做出表率,向高端化打出明牌——传祺向往车系。基于传祺“主流、大气、高品质”的品牌定位,传祺向往车系在全新多能源平台架构基础上,打造出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AI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的全新高端产品系列,包括家庭大五座智能SUV传祺向往S7、大家庭智能旗舰SUV传祺向往S9、乾崑智驾奢享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

对于广汽传祺而言,传祺向往车系是对EV+战略的承接与升级,基于广汽智造大厂品质在产品、技术、设计、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进阶,以中正大气的先锋设计,诠释东方美学;以智电科技i-GTEC 3.0深度整合广汽自研以及华为乾崑、宁德时代等重量级合作伙伴的尖端技术,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车标杆;以全天候智享服务,重塑用户体验。

围绕四个高阶,传祺向往打造航空级的高阶出行新标准和价值内涵,包括高阶设计、高阶产品、高阶技术、高阶服务。

聚焦高阶产品,基于“主流、大气、高品质”的传祺品牌定位,在全新多能源平台架构上倾心打造,搭载智能辅助驾驶、AI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 全系车型搭载L2组合辅助驾驶、全系车型的综合续航均超过1000公里,全系车型的轴距都超过2.8米。

在高阶设计层面,传祺向往车系打破新能源汽车设计同质化的困局,运用广汽传祺全新一代设计语言“藏锋于润”。 外观“中正大气,一眼传神”,内饰“智能宜人,造景成境”,概括了全新传祺高价值车系的设计底蕴,以深邃的思考,细腻的匠心,追求智能时代汽车设计的美学进化,创造出用户高感知的产品价值。

技术是传祺向往车系高阶价值的核心支撑。在高阶技术方面,传祺向往打造出中国品牌领先且全面的技术货架i-GTEC3.0。智能方面,应用华为最新一代鸿蒙座舱+乾崑智驾,以及广汽自研最新星灵智行ADiGO SPACE智能座舱、星灵智行ADiGO GSD系统等先进智能技术。动力方面,行业首创“一车双模,一车三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日常上下班用纯电,舒适经济;短途郊游用增程模式,静谧平顺;长途出行用插混模式,里程无忧、油耗更低。同时,传祺向往车系秉承广汽自研和合作双驱动的模式,通过联动华为、宁德时代等先进的智能科技、新能源企业,夯实高阶品牌定位。

高阶产品当然得配高阶服务,传祺向往车系配备全天极速响应的直连直服中心、在线5G面对面视频专人客服、上门取送车等专属服务内容,为用户打造更愉悦、更智能的一站式便捷服务,每一位向往车系的用户,都是白金用户,都将享受到最尊贵的礼遇。

引领高端车智电转型

2025年,智能化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新焦点,智能化车型渗透率稳步提升。一季度,超过20家车企争先恐后地推出智能化车型或技术,谁也不想落后智能化快速更新的队伍。基于此,扩大科技领域的合作伙伴成为车企迈向先进智能化的重要方式。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车企选择与华为乾崑合作升维智能化。这也意味着,想要在当前竞争加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突围,主机厂自身同样也需要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支撑,且需要在核心“三电”领域同样出色。

在制造领域,广汽传祺拥有广汽二十余年精益制造经验,形成了深厚的大厂底蕴与品质护城河。业界一流的全栈自主研发和全工序自主制造能力,完善的环境耐久测试和质量管理体系,让高阶智能发挥更大潜能。

在大厂积淀之下,广汽传祺选择与华为乾崑、宁德时代组成“智电三巨头”,形成整车生产、智能化、电动化的黄金三角,达成造车三维度的平衡。

在智能化领域,传祺与华为乾崑携手同行,早已在去年开启联合创新计划。从今年3月的数据来看,华为乾崑智驾有超过55万的消费者在使用,已拥有超25亿公里的驾驶辅助里程校验,提供全向防碰撞系统、全时速安全守护、车位到车位驾驶辅助等功能,拉满智能化出行体验,为安全护航。

在电池领域,传祺向往秉持“高端配高端”的理念,传祺向往M8乾崑和向往S9均搭载了宁德时代最新一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传祺通过充分整合宁德时代的技术资源,在开发之初便从材料、电芯到系统多层级设计降低安全风险;多级别、多维度、多场景,进行了超过400项严苛测试验证,让动力电池组拥有来与生俱来的高安全。

通过“大厂×大厂”的强强联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用户服务体验。传祺向往车系正向业内展示出新能源时代智电合作的新范本,为用户“守护安全、释放时间”,让出行更美好。

如果拿学科做类比,华为乾崑好比“数学”大拿,广汽传祺好比“物理”专家,宁德时代好比“化学”大咖,而传祺向往,就是数理化全优的超级学霸。

高端智电双旗舰

在“智电三巨头”的加持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传祺向往M8乾崑、传祺向往S9双车型重磅登场,为高端新能源市场注入新血液。双车型均将延续广汽传祺一贯的高水平制造工艺,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其中,传祺向往M8乾崑搭载华为智能科技,将引领MPV市场向高端化智电转型,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MPV新标杆。

在鸿蒙座舱HarmonySpace的加持下,传祺向往M8乾崑提升豪华座舱的智能式体验,丰富了多元化的车机交互,构建出全方位互联生态。作为“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的座舱配置更是堪称顶奢,配备了DeepSoft双健康零重力座椅,集成了3大全球首创技术与7大同级领先配置,化身出行贴心管家。为提升乘坐舒适性,座椅首创摩天轮按摩,搭载了24点全身SPA按摩系统,引入石墨烯生命光波颈枕技术,提供理疗级享受。车辆配备的大容量三温四控智能冰箱,实现宽域温度调节、集成紫外线杀菌功能,满足乘客的多种需求,呵护每一个家人。

传祺向往M8乾崑是在传祺MPV家族的最新旗舰之作,拥有更加先进的智能科技和豪华配置。作为中国MPV专家,广汽传祺已累计73个月位居中国豪华MPV市场销冠。传祺M8系列多款经典车型,已为中国MPV树立了行业标杆。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MP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约23万辆,同比微降1.8%。传祺向往M8乾崑的出现有望带领中国MPV市场开辟新一轮智电转型增量通道。

传祺向往S9则定位大家庭智能旗舰SUV,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在SUV扎堆涌现的车展,传祺向往S9凭借“高端+智能”的定位独树一帜。作为传祺向往首款高端旗舰SUV,传祺向往S9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192线激光雷达+高精度4D毫米波雷达组成的硬件架构,视野更广更远,判断反应更快,实现全向防碰撞系统CAS3.0、自动紧急制动AEB、自动紧急避让等功能,提升避让精度、响应速度,让豪华锚定于安全之中。同时,基于宁德时代最新一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技术,传祺向往S9拥有同级长达252公里(CLTC)纯电续航里程,15分钟快充可补能30%~80%。即使在零下40摄氏度,传祺向往S9也能够一键启动,抵抗低温。

结语:

中信建投研报称,产业趋势进入下半场,智能化驱动下自主品牌将逐步攻破高端市场品牌壁垒。高端市场是自主品牌替代弹性最大的亿万市场,30万以上高端市场销量占比仅1/6,但销售额占比超1/3,可支撑市值空间超4万亿。“智能化提升下的安全性能提升”是自主品牌打开局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传祺向往车系多款高端车型陆续投放车市,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计划于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的目标正稳步推进,拓展自主品牌的高价值上限,打出中国汽车创新引领的高品质名片,持续向上跃迁。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