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朵”——吲哚布芬片:抗血小板聚集的新利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4:37 2

摘要:在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吲哚布芬片(引朵),它正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新利器。

在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吲哚布芬片(引朵),它正逐渐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新利器。

血小板在人体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当血小板过度聚集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在心血管系统中,血小板聚集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处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在脑血管系统中,可导致脑动脉血栓形成,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于预防这些事件至关重要。

吲哚布芬片(引朵)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其作用机制上。(1)它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使血栓素A2(血小板聚集的强效激活剂)生成减少;(2)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胶原和花生四烯酸等物质诱导的血小板聚集;(3)降低血小板三磷酸腺苷、血清素、血小板因子等的水平,从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1]。

在临床应用方面,吲哚布芬片(引朵)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根据说明书,吲哚布芬片(引朵)适用于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静脉血栓形成,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1]。

一项探讨吲哚布芬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表明,与应用阿司匹林相比,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应用吲哚布芬同样有效,不增加出血的发生风险,并且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减少[2]。

许多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甚至导致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同时,也对胃肠道黏膜中的环氧化酶、前列腺素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3]。而吲哚布芬片(引朵)独特的选择性作用机制使得其在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时,对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小,最终使得吲哚布芬片(引朵)与部分传统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此外,患者在使用吲哚布芬片(引朵)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要确保药物的储存条件合适,通常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且密封保存[1]。其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轻微出血表现,或者出现严重的腹痛、黑便等胃肠道症状[2],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

总之,吲哚布芬片(引朵)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新利器,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

参考文献:

[1]引朵(吲哚布芬片)说明书.

[2] 陆翊超,顾剑,陶金松,等.吲哚布芬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江苏医药,2024,50(11):1094-1098.

[3]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 29(5): 241-50.

来源:csyha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