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材料只需提交一次,真正实现了‘一次办好’。”在体验南宁“药店开办一件事”改革后,广西一心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门总监罗雨琪感慨道。
“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材料只需提交一次,真正实现了‘一次办好’。”在体验南宁“药店开办一件事”改革后,广西一心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门总监罗雨琪感慨道。
随着市场经营多元化发展,南宁市政务服务局结合当前药品零售市场需求,及时牵头推进清理一些不适应当下市场需求的规范性文件。
这是南宁市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的缩影。2024年,南宁市从重点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企业登记服务新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利。
从首创信用承诺链为诚信企业缩短审批时间的“闪电服务”,到平陆运河劈山开海的壮阔气象;从“无感续证”的安静守护,到“AI邕智答”的智慧脉动……南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店小二”精神淬炼成“城市基因”。当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跃升,当制度创新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这座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城市,正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书写新时代的“邕江商道”。
企业的烦恼清单就是改革的攻坚清单。南宁市作为广西唯一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和参评城市在住建部2024年8月公布的国家工改评估结果中名列全国第六,让“南宁温度”成为双循环格局中的鲜明标识。
重大项目攻坚——
从蓝图到实景的“加速度”
初夏时节,邕江之畔盎然蓬勃。在南宁市青秀区蓉茉湖片区,工程机械往来穿梭,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项目正全速推进。这个总投资5.8亿元的重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1个多月,再次刷新“南宁速度”。
“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项目能在短时间内落地,得益于南宁市‘拿地即开工’的高效服务机制。”项目业主代表、南宁裕新产城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庞涛介绍,从规划审批到土地保障,从政策指导到配套完善,南宁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多次专题调研、现场办公,以“南宁速度”破解难题,让企业家们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的热忱。
“南宁速度”的背后,是南宁市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心。“拿地即开工”政策自2020年出台以来,目前已迭代至4.0版,通过合理划分项目阶段、扩大项目惠及面、深化容缺承诺办理模式、加大数据互联互通等方式,不断优化施工许可办理流程,全市已有比亚迪、太阳纸业等630个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取得施工许可证,平均为企业节约工期3至4个月。
改革者的魄力在服务创新中持续迸发。太阳纸业、比亚迪、盛鑫新能源等62个重大项目通过“四个一”模式(即一名分管领导、一个服务工作组、一张清单、一个并联审批流程)全速推进。2024年,市政务服务局组织自治区、市、县三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上门服务35次,共为149家重点企业办理审批事项501个,全力推动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助力南宁市“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成型。
在东部新城建设现场,成片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市政务服务局加强与自治区及市林业部门的协调沟通,创新林地指标“全市统筹、分级保障”机制,协调解决4.47万亩林地定额,让326个项目告别“等米下锅”。数据印证着改革成效:平陆运河、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64个重大工程破解用地瓶颈,新能源、临空经济等产业集群加速成链。
审批流程的“精装修”更显绣花功夫。市政务服务局刀刃向内,对未将专家评审时间做具体时限要求的24个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限定在10个工作日以内;对原已将专家评审时间做具体时限要求的14个事项缩短时限,其中12个事项勘验提速50%以上,对重大项目开通“即来即办”绿色通道。这一改革自2024年实施以来共惠及542个项目,大幅降低了制度性时间成本,助力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东部新城的盛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南宁输油气分公司等项目快速落地开工、投产见效。
企业成长培育——
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
在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的同时,一批优质企业早已在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书写着与南宁共成长的故事。
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AI技术应用于动画制作全流程。图为创作人员利用AIGC技术制作动画。公司供图
走进位于五象新区的广西新媒体中心,《海豚帮帮号》《音乐公主爱美莉》等动画IP的宣传海报映入眼帘。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林峰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介绍:“峰值传播的动画内容产品已经以12种语言通过15个国际平台在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2011年落户南宁时,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瞄准的正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区位优势。“这里既有政策红利,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蒋林峰说。
南宁市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更是让蒋林峰啧啧称赞。“我们不仅享受着全国最低的企业所得税,政府还为我们减免场地租金,这让我们轻装上阵谋求发展。”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全力打造全国首个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峰潮AIGC人工智能产业培训基地,已培训从业人员500人,预计年产值达8亿元。
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菌群库。公司供图
在南宁片区,全国首家长寿菌群移植中心于2024年2月正式运营。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策发展官陈晓东介绍,该中心依托全球最大的长寿菌群库,通过AI精准配型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南宁的长寿资源和政策支持是我们落户的关键。”陈晓东表示,2020年签约长寿科技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时,南宁市提供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等举措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企业能够专注于研发创新。
政策红利在实验室里结出科技果实。“我们已获国家发明专利70多项,实现了长寿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落地应用,长寿科技转化基地从广西南宁拓展至广东深圳、四川达州、云南金平、上海等地。”陈晓东表示,希望能给南宁带来一条全新的长寿科技产业赛道,通过长寿产业基金的形式推动生产线落地、产能增加,预计可为当地带来近百亿元的产值规模,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从动画IP到东盟市场的“出海密码”,从长寿科技到产业生态的“南宁样本”……对于峰值文化和爱生生命这样的企业来说,南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政策支持,更在于开放创新的生态。众多企业同样受此吸引,纷纷选择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落户。2024年南宁片区新增企业1.1万户,展现出政策强大的吸引力。
政务服务升级——
从“店小二”到“全周期”的贴心守护
企业办事员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自助机上查询业务办理事项,“AI邕智答”给出详细、专业的解答。记者 叶子榕 摄
“您好,我是自由贸易区南宁片区政务服务问询助手‘AI邕智答’,很高兴为您服务。”“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什么材料?”……4月25日,在南宁市民中心的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自助区,广西华阳芳舟会计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徐庆东正向政策咨询智能机器人“AI邕智答”咨询。“科技改变生活,过去跑断腿,现在动动嘴。”他说,“AI邕智答”的答复既准确又迅速,材料清单还会以链接形式发到手机上,大幅减少了办事时间。
开放的故事写在“AI邕智答”的智能交互中。“AI邕智答”通过广泛汇聚企业开办的政策法规文件、办事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数据,持续对问答模型进行优化提升,不断提高问答准确性,实现7×24小时“数字店小二”服务。
“‘AI邕智答’目前已在南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自助区自助机、南宁片区管委会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同步部署,今年2月18日上线应用以来,用户提问2000多次,线下业务咨询率减少70%。”市政务服务局自贸审批服务科科长李艳介绍,未来将探索智能引导、智能预填、智能审批等方面的应用,以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南宁。
这是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近年来,南宁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涉企经营事项“免审即得”。市场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时通过承诺可同时领取相关许可证,缩短了两三个月的筹备期。人力资源、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30项许可实现“免审即得”,实现准入即准营。该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案例。
工程项目建设提速。南宁市推进“拿地即开工”、工业项目“标准地”等系列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时限、减材料、并流程、全覆盖”。
……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从五象新区的高楼林立到青秀山的绿水青山,南宁市正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全周期”的服务理念,绘就一幅面向东盟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成为企业家逐梦的热土、创新的雨林,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书写新篇章。
投资南宁·企业有话说
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林峰:南宁市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南宁片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为片区内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
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策发展官陈晓东:南宁优质的长寿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让我们有机会在全球长寿科技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在这里,政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托举梦想的云梯。我们期待与南宁共同成长,成为引领大健康产业变革的标杆企业。
投资南宁·评论
靠前服务 助企发展
“药店开办一件事”审批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投资数亿元的科创中心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个多月……这些具象化的数据,正是南宁市服务企业取得成效的有力证明,背后藏着城市发展的“通关密码”——营商环境,要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城市温度”。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南宁搭建舞台更贴心,让服务“跑”在前。面对动画公司作品“出海”,政府帮忙对接市场,助力作品走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生物科技企业搞研发,直接给予五年税收减免支持,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优质的营商政策,吸引千万家企业奔赴而来。2024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增企业1.1万户,正是营商环境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最好证明。
招得来,愿留下,发展好。南宁市凭的正是“全周期”服务理念,不仅扶持“上马”,还“上马后再送一程”,企业从落地到壮大都有依靠。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磨出了“全周期”服务理念:企业初创时“闪电审批”送上定心丸,成长中“无感续证”免除后顾之忧,壮大时全市统筹破解发展瓶颈,使企业轻装上阵,不再为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而焦虑,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得到“呵护”。
“全周期”服务理念,是从“店小二”式的服务,到城市与企业“共成长”的质的飞跃。它是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对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把脉开出的“药方”。62个重大项目配备专属服务组、35次上门服务解决501个难题,从坐等审批到主动问需,从各管各线到全市统筹,这些举措都是对“全周期”服务理念的笃信笃行,以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改革创新的勇气,给予企业更多温情守护。
践行“店小二”服务精神和“全周期”服务理念,就是把企业烦恼清单变成政府任务清单,在处理清单中城市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只要每个环节、每次服务都传递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真心,企业“来了不想走”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逻辑,或许正是发展机遇之城的正确密码。
来源:南宁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