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卷土重来?专家紧急解读,别慌,咱们一起来看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06:44 2

摘要: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说,感觉新冠又开始“闹腾”了!朋友圈里各种“阳”的消息刷屏,吓得我赶紧翻了翻新闻,果然,新冠感染又抬头这个话题,妥妥地冲上了热搜榜!

哎,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说,感觉新冠又开始“闹腾”了!朋友圈里各种“阳”的消息刷屏,吓得我赶紧翻了翻新闻,果然,新冠感染又抬头这个话题,妥妥地冲上了热搜榜!

五月中旬,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蹭蹭往上涨,南方比北方更热闹一些。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三月底到五月初,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一路飙升,在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连续三周占据头把交椅,从7.5%涨到了16.2%,住院的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里,它也连续多周稳居第一,比例从3.3%升到了6.3%。这数据看着有点吓人,是不是?别急,咱们先别慌!

>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可不是白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监测结果啊!

病毒学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所长常荣山教授给出了解释,说这次感染率上升,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中的一个小高峰。这和2022年12月以来新冠和流感一起“搞事情”,以及今年2月份流感流行后大家免疫力下降有关系。另外,春季换季,人口流动增加,这些因素也推了一把“助攻”。常教授还预测,到6月初,阳性率可能会降到8%-10%,6月中下旬可能就降到5%以下,高考什么的,完全不用担心。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医生也给出了建议,尤其提醒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一旦发现家人有啥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或者做个抗原/核酸检测,确诊后要赶紧接受抗病毒治疗。

说到高危人群,那肯定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那些有基础疾病的朋友们,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等,以及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例如正在进行肿瘤放化疗或者器官移植的朋友们,这些朋友们更要注意保护自己。

>咱们要记得,保护自己和家人,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防护措施嘛,其实也不复杂,戴口罩,尤其是在商场、地铁、医院这些地方;保持社交距离,别扎堆;室内多通通风;平时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回家后记得洗手;多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舒服了就赶紧去看医生。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除了专家们提到的原因,咱们还可以从其他几个角度分析一下:病毒是不是又变异了?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大家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变化?大家的防疫意识是不是有点下降了?这些都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

>虽然专家预测感染率会下降,但夏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其他传染病也可能“蠢蠢欲动”,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未来疫情可能会像流感一样,呈现季节性波动。所以,保持警惕,持续关注疫情变化,这是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我个人觉得,除了做好防护,咱们也应该关注一下抗疫物资的储备情况,看看现在是不是还够用。另外,我觉得可以多做一些宣传,提高大家的防疫意识,别让大家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 前段时间我采访了一些不同年龄段的人,他们对这次疫情的看法和应对措施也挺有意思的,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都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呢?你觉得这次新冠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守护健康!

来源:🦌林宥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