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中国航空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南北两款六代机频繁试飞,大量高清视频和照片如潮水般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瞬间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近期,中国航空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南北两款六代机频繁试飞,大量高清视频和照片如潮水般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瞬间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然而,作为中国的主要邻国,印度长期以来一直视中国为头号假想敌。面对中国六代机顺利进展这一事实,印度媒体的态度显得十分复杂。特别是在印巴停火后,印度媒体似乎对在印巴冲突中的惨败视而不见,反而将矛头指向中国武器,大肆贬低中国武器的性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精神胜利”。这种行为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只能通过贬低他人来寻求心理安慰。
据印度“AFI”新闻报道,日前中国歼 - 36的最新试飞照片曝光。这张从后方拍摄的照片虽然模糊,但却呈现出罕见的起飞角度,3台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冒出明亮的火焰,仿佛在全力展示着它的强大动力。然而,这一画面在印度社交媒体上却引发了一片嘲笑。印度军事专家和军迷们纷纷跳出来,嘲讽中国的发动机技术太差,认为中国只能用三台发动机来提供动力。这种毫无根据的嘲讽,就像井底之蛙看到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就以为整个世界都如此狭小。
印媒“井底之蛙”式分析,暴露自身无知与短视
印媒声称,歼 - 36之所以采用三台发动机的设计,并非是什么“奇思妙想”,而是因为其发动机技术落后于全球标准。他们举例说,绝大多数现代战机的发动机最多是两台,在现代航空发展的初期,有个别采用三发设计的飞行器,例如苏联的图 - 128等等,但这是由于早期航空技术的限制,才需要额外的发动机。随着发动机推力和效率的提升,大多数现代战机都是单发或双发设计,包括美国的F - 22“猛禽”和中国的歼 - 20战机。
印媒还进一步认为,中国所谓的六代机采用三发设计,外界猜测这是因为涡扇 - 15发动机动力依旧不足,这迫使设计师采用了权宜之计,再加一台发动机弥补动力上的缺陷。印度航空专家更是煞有介事地指出,增加第三台发动机会极大地影响飞机的航程和隐身设计,这意味着更高的油耗,同时作战半径也将减少,此外,发动机额外的排气和热点信号将使得飞机更容易被探测。他们甚至断言,中国六代机的设计“令人费解”,要么是因为发动机不佳而做出的重大妥协,要么是开创了非传统的六代机设计。
但印度大部分舆论都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印度连四代机都没有搞明白,五代机更是遥遥无期,哪有资格来评价中国六代机?这就好比一个连加减法都没学好的人,却要去评价微积分题目的解法,简直是自不量力。而且,印媒只看到了三发设计这一表面现象,却忽视了歼 - 36的尺寸需求。歼 - 36最大起飞重量约为60吨,歼 - 2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7吨,F - 22最大起飞重量为38吨,可见六代机的自重远超目前各国的主力重型战机。为了确保超音速巡航、高机动和敏捷性等“硬指标”,就必须提供足够的动力。以六代机的尺寸,目前各国的主流发动机只安装两台的话都不够,因此采用三发也是顺理成章。
三发设计优势显著,印媒嘲讽纯属无稽之谈
实际上,采用三发的歼 - 36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大幅提升作战半径和载弹量。在现代战争中,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是衡量战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更大的作战半径意味着战机可以覆盖更广阔的作战区域,更多的载弹量则意味着战机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作战任务。其次,更大的机体可容纳新一代的航电设备,三台发动机能够为高耗电的机载设备供能。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电设备在战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一代的航电设备需要更高的电力支持,三台发动机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此外,三发也提供了更高的安全冗余,就算有一台发动机故障,剩下两台发动机也能确保飞机安全飞行。
然而,印度媒体却对这些优势视而不见,一味地嘲讽中国发动机太差,这恰恰暴露出了自身的无知。要知道,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试飞了两款六代机,美国都被甩在了身后,美方都还没说话,印度方面却跳了出来质疑中国航空技术,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也让印度在输掉了印巴空战后,再次沦为了国际笑柄。印度媒体应该正视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本国的航空技术水平,而不是通过贬低他人来寻求心理平衡。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