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专病体系搭建之——体重管理专病品项管理与搭建|星作者专栏

摘要:鉴于”健康中国2030“目标,慢病管理一直是这些年医疗及健康领域最火热的话题,亚健康调理、糖尿病逆转等等慢病调理中心层出不穷。在医疗运营项目中,群体广泛且政策支持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由于“减肥”这一议题的门槛相对较低,并且是一个长期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加之202

作为最直观的慢病入口,作为健康管理最容易形成视觉冲击的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减肥版块个人认为是必做项目,只不过根据机构定位的不一,权重不一。

鉴于”健康中国2030“目标,慢病管理一直是这些年医疗及健康领域最火热的话题,亚健康调理、糖尿病逆转等等慢病调理中心层出不穷。在医疗运营项目中,群体广泛且政策支持是其最吸引人的特点。由于“减肥”这一议题的门槛相对较低,并且是一个长期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加之2024年初贺岁影片《热辣滚烫》的热播进一步提升了其热度,因此该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

选择在这一领域构建专病专科体系,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若无法形成独特优势,其可持续性将面临挑战。但作为最直观的慢病入口,作为健康管理最容易形成视觉冲击的项目,基层医疗机构个人认为是必做项目,只不过根据机构定位的不一,权重不一。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与200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1.5和9.3个百分点,且仍呈指数级增长。

今年6月,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工作要求,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16个部委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已正式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这意味着体重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因此,如何依托于自身条件,进行体重专病体系搭建是每一个基层医疗机构需认真思考的版块。如果你是传统型中医门诊部,拥有一定的患者基数,在现有的患者群体中,选择除治疗以外的项目激活用户,”肥胖“相关联项目一定是起效最快的项目之一;如果你是以某一专病为特色的专科门诊部亦或是专科医院,通过病种、专科与肥胖并发症相关联,亦是可以做很多的文章。

那么到底如何搭建体重管理体系呢?搭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本人传统中医馆运营管理出身,一直围绕着专家教授做经营,我们很清楚受限于核心医疗资源的束缚,医馆经营发展很艰难。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专病专科应该怎么样建设,怎么样打造一个可复制的专病体系,此次计划以体重管理专科项目搭建为案例,从项目的品项搭建,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团队搭建、运营体系搭建、流量解决方案、承载转销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列的输出,希望能给基层医疗的投资人以及运营者一些思路和想法。

品项的概念

这里牵涉到三个概念,什么是品项?什么是品项搭建?什么是品项管理?

品项是员工销售的工具,通过优化和打包,有序地衔接在一起。在市场营销中,品项用于规划产品类别、区分定位,并进行价格区隔,主要起到细分市场的作用。

品项搭建是通过组合不同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这种策略旨在提高销售额、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客户满意度。美容院通过品项搭建,提供多样化服务和体验,吸引顾客;医美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品项管理是对产品和项目进行组合和管理的过程。在美业经营中非常重要,涉及服务品种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控,以提升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经营效益。品项管理可以提升团队专业能力、销售能力,减少销售难度,增加顾客信任度,提高顾客到店率和忠诚度,节约成本。有效的品项管理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品项结构,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美业和医美机构的品项管理已成熟,而医疗品项输出尚在初级探索阶段,可借鉴美业和医美机构的运营逻辑进行优化。

摘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2024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及影响研究报告》

体重管理项目中的品项内容

在进行专病项目搭建的时期,不管是消费医疗还是严肃医疗的市场定位,它首先必须遵循医疗的原则进行项目规划。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及《中医体重管理指南正式文件》(2023年6月28日发布)两份文件,我们可以从筛查评估、治疗手段进行项目整理,再来制定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方案、跟进监测诊疗。

1、筛查评估:

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诊察的第一步就是对既往病史的了解,这个是不管是线下的问诊表还是线上的诊疗系统,都非常成熟,我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及经营的需求,我们拆细来看,可以定义为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出发包含的项目有基础测量项目、实验室检查,基础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腰围、腰臀比、体脂比、身体成分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可以根据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套餐组合,如空腹血糖、血脂4项、TSH、空腹胰岛素等,女性月经异常时,还可以进行妇科B超检查以及性激素6项的检查。

上述诊断内容,根据整个机构投入的情况,可以再进行组合。小门诊投入量少的,前期就BMI值、腰臀比、体脂比,线下做好量尺登记,也可以通过一些线上小程序进行基础数据的整理;中小型门诊部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投入少、成本低的基础实验室检查;大型门诊部或专科医院,就可以更系统地去完善这些项目梳理。小门诊、中小型门诊受限于投入,部分检验检查确有需要的又可以以医联体、医共体的形式与医院进行一些合作,开通绿色通道,提升服务。

中医的诊疗诊断主要是辨证分型及体质辨识,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是相对比较低的,辨证分型这是我们中医师的基本功,体质辨识既可以引入信息化含量高的体质辨识设备,又可以通过线上小程序(内容非常成熟)进行问答的形式初步诊断。

关于肥胖症相关疾病初筛的问卷调查内容也是相当多的,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常见问卷包括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体重对生活质量影响量表、抑郁自评表、焦虑自评表、睡眠呼吸暂停初筛量表等等。

此外,如果建设体重管理的专科门诊部,还可以根据专病再纵深去进行拆解专病诊疗体系。公立医院关于“医学减重中心”的建设早就有很多参考案例,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医学减重中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去调研学习。

2、治疗手段:

体重管理的治疗手段有多种,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此外,近年来数字健康工具,如可穿戴设备、移动健康应用程序、远程监测设备等在体重管理中也有很多应用。为更快地让大家了解到项目内核,我这里用一个表格涵盖部分治疗手段,仅供参考。诚然,各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在进行项目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3-5个项目作为自身核心精研项目,一定要有疗效。

3、升级调治

据了解,肥胖问题将引起60多种慢性疾病,意味着肥胖症患者减重前后或多或少有些其他的病症。体重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粘性很强的过程,因此减重后,顾客的依从性也比大部分群体要广,那减重和减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什么现象呢?比如减重后女性患者的脱发、气血不足、脸部鱼尾纹、法令纹加深显老等等,这方面中西医都有很多(调治)方法,完全可以根据你掌握到的资源进行整合。

此外,以减重线上/线下训练营的方式,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达到减重目的,也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手段。

体重管理专病品项搭建

在前文部分,本文已对体重管理相关的产品类目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接下来的核心内容将聚焦于产品排列组合的策略。首先,必须明确产品定位,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产品体系。通常建议采用高中低三个档次的组合方式,作为基础框架。鉴于个体差异显著,需进一步探索更多样化的排列组合策略,这些策略与后续将讨论的诊疗流程及相应人员配置紧密相关。

本文在此仅提出一种构建方案以供参考。鉴于不同机构在体重管理项目上的定位各异,所采纳的策略和方法亦将呈现多样性。然而,无论如何,必须确立一套标准,以指导产品项的构建。

以一家专业体重管理专科中医门诊部为例,他构建的品项的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根据门诊部减重的核心逻辑进行必要项和非必要项及加项的一个区分。

必要项包括了基础的体重筛查、营养评估和个性化饮食计划,这些是体重管理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非必要项则可能涉及更高级别的服务,如心理咨询、运动指导等,这些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和支付能力来提供。加项则是指那些可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的附加服务,例如定期的健康讲座、营养补充品推荐等。

在确定了品项的分类后,接下来是品项内容的细化。每个品项都需要有明确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预期效果。例如,营养评估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身高、体重、体脂率等数据的收集,还应涵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

此外,为了确保品项的实施效果,还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机制。这包括对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服务过程的标准化以及客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持续优化品项内容,确保客户能够获得最佳的体重管理体验。

最后,为了更好地推广体重管理专病品项,门诊部还应考虑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这可能包括线上线下的宣传、与健康保险公司的合作、以及通过社交媒体和健康博客等渠道进行内容营销,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体重管理专病项目推动的关键要素:

1、组织架构建设的探讨

在常规的医疗诊断与治疗流程中,患者需经历挂号、问诊、开具处方以及治疗等环节。然而,在慢性病管理领域,以患者需求满足为核心宗旨,在诊疗流程上面就会有一个不同的环节设置,在医生接诊之前,可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健康管家先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进行梳理后,再由医师辨证论治,开出诊疗处方,最后由健康管家全程跟踪。

适应此变化,构建一个更加灵活、以患者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显得尤为关键。这包括跨学科团队的组建,涵盖营养师、运动医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将协同工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体重管理服务。

同时,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协调体重管理服务的执行,保障服务品质与效率。项目管理团队将定期进行项目进展评估,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应对潜在挑战。

2、信息系统的建设

为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如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已成为必要举措。该系统对于精确追踪患者的治疗进展和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作用。通过这些系统,医生与患者能够实时获取数据,从而作出更为精确的健康决策。

以某“体重管理小程序”为例,一方面医生通过该程序进行患者跟踪管理,进行科普宣教;另一方面患者将减重过程中的体重变化指数、运动、饮食、治疗等信息记录在案,既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又通过打卡机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自我激励;此外,在进行科研转换时,该程序提供的真实数据追踪功能,同时提升了患者的体验感和复诊率,增强了疗效。

来源:诊锁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