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截马灯、磨损的军用水壶、秸秆泥巴糊砌的墙面散发着雨后泥土的味道,在昏暗的地窝子里,时光被拉回到1952年……“难以想象,前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把戈壁变成万亩良田。”指尖抚过墙面斑驳的凿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二场三连职工刘宁感慨道。一堂
“劳模叙事+沉浸体验”燃动戈壁(主题)
本报记者 吴铎思 马安妮
半截马灯、磨损的军用水壶、秸秆泥巴糊砌的墙面散发着雨后泥土的味道,在昏暗的地窝子里,时光被拉回到1952年……“难以想象,前辈们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把戈壁变成万亩良田。”指尖抚过墙面斑驳的凿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二场三连职工刘宁感慨道。一堂堂“看得到、听得清、摸得着、有互动”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开讲。
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工会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兵团篇”,以“劳模叙事+沉浸体验”的新模式打破传统思政课“不解渴”困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开展兵团级“大思政课”18场,各级工会累计开展大思政课233场,线上线下覆盖职工10余万人次。
劳模工匠从“领奖台”走向“讲台”
“透过舞台,我看到了一线工人的坚守与传承。”7月3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工人文化宫演播厅内,新疆天富集团职工周楚君在以全国劳动模范、新疆天富伟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物资部部长、特级技师杨建立事迹改编的情景剧《匠心筑梦》落幕后,热泪盈眶地说道。
一堂思政课是如何走进职工心里的?这离不开从“领奖台”走向“讲台”的劳模工匠,现场的互动交流让榜样可触可感。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窖池内的保温袋是稳住酒质的关键,有段时间很多保温袋由于长期使用,磨损严重,我就自购了一些麻绳,学着缝补……这是很平常的事,但做到极致就有价值。”面对职工群众的提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二厂酿酒车间主任罗建忠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坚守酿酒一线的经历,获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致力于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打造以“沉浸式分享+互动交流”为主的思政课,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三个精神”延伸至历史现场、生产一线、职工书屋等阵地,形成了“有温度、有触感、有回响”的立体化思政体系。
“以前总想着劳模工匠离自己很远,这次听了劳模们的先进事迹,深受鼓舞,他们都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觉得我也可以为团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五连职工李智激动地说。
思政课从讲台走向“意义现场”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火箭农场友好社区阅览室,一本本《兵团记忆》整齐摆放在长桌上,一场“接地气”的“大思政课”在书页的翻动间徐徐展开。
“看,这是王震将军带着战士们用坎土墁开荒。”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居民李成成轻抚书本上军垦战士在雪夜垦荒的水墨画,向身旁8岁的女儿介绍道。
今年,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工会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居民对“大思政课”的建议与想法。针对过往思政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等问题,以读书分享会为突破口,将“大思政课”与经典书籍相融合,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读书分享会不仅成了亲子共读的温馨空间,更化身为‘精神粮仓’。”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工作人员张丽翻开调研记录本说,“书架上一枚枚‘读书感悟’便签,记录着思想的拔节之声。”
“让职工群众脚踩热土听历史,比在会议室里看PPT更震撼人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红星二场党建办主任、总工会副主席王力说。
当思政课走向“意义现场”,参与的职工群众能产生多维感知,打破时空限制,在“身体参与”中实现价值内化。“课本里军垦战士无私奉献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真实可感。”在红星二场红星军垦博物馆,一件件锈迹斑驳的农具、一张张泛黄的军垦照片,吸引着红星二场总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张瑞鑫久久驻足。
打造“一秒未走神”课堂
不久前,在“兵团职工大思政课”兵直专场暨“奋进新征程 巾帼绽芳华”巾帼劳模工匠宣讲活动现场,正式“上课”前,一部讲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匠年度人物、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敬的事迹宣传片进入职工群众眼帘,短短3分钟,让现场所有人都认识了这位“思政老师”。
从20多年来扎根边疆的经历讲起,三峡工程、青海拉西瓦水电站工程、新疆玛纳斯县石门子水库拱坝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随着马敬的讲述一一浮现在现场大屏上,在场职工目睹了马敬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工匠。
“正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鼓励着我,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讲述完自己的故事,马敬在互动环节为在场职工提出了宝贵的工作建议。
“课后”增设的有奖知识竞答环节,吸引现场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将“大思政课”推向高潮。
“这是我听过最特别、最精彩的思政课,一秒钟都未走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中教职工黄小英说。
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2025年“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兵团篇”实施计划》,明确了“谁来讲、讲什么、向谁讲、如何讲”。其中,为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大课堂,将全方位整合工会宣传资源,强化数智化思维,用好数字工会平台,真正实现线上“云宣讲”能落地、线下实地讲能“上云”。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