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⑰郭山荣:心火不熄,书写教育长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7:38 2

摘要: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全县教师主动担当作为、深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特推出“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筠连县第三中学教师郭山荣《心火不熄,书写教育长歌》。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全县教师主动担当作为、深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特推出“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筠连县第三中学教师郭山荣《心火不熄,书写教育长歌》。

郭山荣,初中语文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先后到高坪苗族乡中心校、筠连县第三中学任教。曾获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宜宾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宜宾市骨干班主任、筠连县优秀共产党员、筠连县优秀教师、筠连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心灯初燃:照亮山娃出山路

1998年9月,带着青春的赤诚与对故土深沉的眷恋,郭山荣踏入了高坪苗族乡中心校的校门,站上了那方简陋却神圣的讲台。眼前是层峦叠嶂阻隔的闭塞,耳畔是苗家娃懵懂又渴望的乡音,心中升腾起的是沉甸甸的誓言:用知识为孩子们劈开一条走出大山的路。她的教育理念朴素而坚定:“以爱感染,传递温暖”。这爱,是融化冰霜的暖阳,是点燃希望的火种。

留守儿童小田,父母远行,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弯了她稚嫩的肩膀。放学铃声一响,她瘦小的身影便消失在通往田埂的小路上,割猪草、喂牲口是她雷打不动的“功课”。疲惫常让她在课堂上眼皮打架,作业也常被搁置。郭山荣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更付诸行动。

一个寻常的黄昏,郭山荣叫住了班上几个家近的孩子:“走,我们去帮小田割猪草!”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雀跃响应。夕阳熔金,洒在蜿蜒的山路上,一大几小的身影,背着背篓,走向那片青翠。镰刀飞舞,青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汗水滴落,笑声却在山谷间回荡。郭山荣一边麻利地割草,一边轻声对孩子们说:“帮小田,就是帮我们自己。我们是一个集体,要互相扶持。读书苦,干活也累,但只有咬牙走出去,学到真本事,将来才能回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让弟弟妹妹们不用再这么辛苦,走出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服务家乡。”这粒种子,在挥洒的汗水中,在微弱的灯光下为小田耐心补习的专注眼神里,悄然播撒。那盏摇曳的灯火,如同郭山荣初燃的心灯,穿透苗岭的晨雾暮霭,为孩子们迷茫的前路投下第一束光。

暖流不息:承恩反哺润心田

郭山荣深知,自己能立于三尺讲台,为家乡的孩子点亮心灯,离不开党和政府春风化雨般的培育与托举。从师范院校的沃土滋养,到工作后组织持续的关怀暖流,是国家与组织为她插上了梦想的羽翼。这份厚重的恩情,她镌刻心碑,更将其淬炼为更深沉的力量与更广博的仁爱——将感恩的星火,燃成传递光明的火炬。

这火炬的光热,无声浸润于日常点滴。见班上有孩子因家境困顿,学费无着而眼神黯淡,她毫不犹豫地垫付学费,将那小小的身影稳稳牵回知识的殿堂;目睹孩子背负着磨破边角的书包,面对空空如也的文具盒,她默默购置崭新的行囊与文具;为了劈开层峦叠嶂对视野的封锁,她精心挑选书籍送入孩子手中,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让瞭望山外世界的天窗悄然开启。这一切,胜过万语千言,是她对“温暖如河,奔流不息”最生动的诠释,承接过阳光雨露的生命,当奋力生长,并将这份光热,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去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这份源于感恩的反哺,在她与学生之间,流淌成一条滋养心田、生生不息的温暖长河。

当蒙蒙雨雾氤氲着琅琅书声,“郭嬢嬢”“郭妈妈”这饱蘸深情的呼唤,便成了孩子们心中最暖的称谓。一声“嬢嬢”,是家乡血脉里的敬与亲,凝望着课桌旁那俯身解惑时,慈和中带着磐石般坚定的目光;一声“妈妈”,是超越血缘的深深眷恋,是病榻前递来的温水,委屈时轻拍肩头的抚慰,更是深夜里为留守娃亲手捻亮、驱散孤寂的那盏长明心灯。这朴素的双重呼唤,是孩子们用最纯粹的情感为她加冕——她是知识殿堂的引路人郭老师,更是以爱意编织港湾、用温暖守护每一程成长的至亲家人。郭嬢嬢的严苛要求与郭妈妈的无尽柔情,在她身上水乳交融,织就了一张比山岚更温柔、比血脉更坚韧的亲情之网,稳稳托起了山里娃曾经飘摇的童年,坚定地指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星河为证:育人育心铸使命

在郭山荣心中,“教师”二字重逾千钧。她视教书育人为不容懈怠的神圣使命。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她在教育的征途上始终步履铿锵,目光如炬,绝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她深刻理解,教育远不止于知识的灌溉,更是灵魂的雕塑、人格的奠基、思想的启迪。面对那些因家庭变故、环境闭塞而显得格格不入,或思想偏激、心理蒙尘的“问题孩子”,郭山荣从未将其视为负担。她相信,每一个灵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颗心灵都蕴藏着向上的力量。

小峰曾是让所有老师头疼的“刺头”,打架、逃学、顶撞师长。郭山荣没有简单批评,而是无数次家访,走进他破败的家,了解他缺失的关爱和内心的孤独。她耐心倾听他的愤怒与委屈,用真诚的关怀融化他心头的坚冰。课堂上,她创造机会让他展示长处;课后,她像朋友一样与他谈心。慢慢地,小峰眼中的戾气消散了,代之以信任和努力。还有内向自卑的小瑞、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的小强……郭山荣用母亲般的细腻、朋友般的真诚和智者般的引导,成功扭转了一个又一个思想和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她不仅教授书本知识,更在字里行间渗透做人的道理、家国的情怀、坚持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看到那些曾被阴霾笼罩的孩子眼中重新闪烁求知的光芒,看到他们一点点挺直脊梁、绽放笑容,便是对她坚守使命、呕心沥血最珍贵的回馈。

烛照长明:抱恙躬耕映初心

岁月的风霜和经年累月的呕心沥血,悄悄在郭山荣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16年,她调入筠连县第三中学,面对新的环境、更高的要求,工作压力倍增。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她的身体多处亮起了红灯,尤其引发了严重的脚膜炎,脚痛如影随形,肿胀酸痛难忍,郭山荣老师却依然坚守岗位。有时批改作业到深夜,第二天清晨需要扶着墙壁才能慢慢直起身。家长看着她强忍不适却依然坚持上课的身影,心疼不已,反复劝说:“老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休息,去医院好好看看吧。”

然而,那份早已融入血脉的责任与使命,让她无法停下脚步,更不愿有丝毫懈怠。想到教室里那一双双充满期待、求知若渴的眼睛,想到家长们的殷殷嘱托,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党员的初心与担当,她总是温和而坚定地回应:“孩子们的成长耽误不起,课堂就是我的阵地,我能坚持。”脚痛袭来,她就用暖宝宝贴着,继续用清晰洪亮、充满激情的声音讲解知识点;脚痛如针扎,她就搬个小凳子坐着讲课,或者把学生的作业带回家,趴在床上也要一丝不苟地批改完。抽屉里常备的药瓶和抽屉外挺直的背影,见证着她无声的坚韧与奉献。她不愿因自己的病痛,影响任何一堂课的质量,耽误任何一个孩子汲取知识的时机,辜负任何一个家长的期望。

在新学校,她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主动融入新环境,很快以她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关爱赢得了学生们的由衷喜爱和家长们的深深敬重。她那份“轻伤不下火线”的坚持,是对“责任与使命”最深刻的诠释。即使身体欠佳,她心中的那盏教育之灯,那名为爱与使命的荣光,始终炽热地燃烧着,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尽职尽责地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漫漫长路。她的生命之光,因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而长明不熄。

郭山荣老师的故事,是从高坪苗岭到筠连三中教育战线上的一曲深情而壮丽的赞歌。她以爱为薪,点燃心灯;以感恩为源,传递暖流;以使命为舵,扬帆星河;以责任为骨,烛照长明。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她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用毕生的心血诠释了“以爱感染,传递温暖,责任与使命”的崇高教育真谛。她的心火,不仅点亮了无数孩子的梦想星空,更温暖了教育的广袤天地,其光不灭,其志永存。(图/文 宜宾市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