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12月,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精神,学校党委决定组建“用劳模讲劳模精神”的宣讲团。消息一出,历届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模本科班学员主动报名。
在海淀,
藏着一支有点“神秘”的
“宝藏宣讲团”——
成员个个是
揣着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的
“硬核人物”,
却总往校园课堂、工厂车间、
社区小院钻,
张口就是
“讲政策、谈匠心、说奋斗”的真事儿。
“感动海淀文明集体”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宣讲团,
一起读懂他们
满含匠心的“劳动答卷”。
他们为“三种精神”聚成一束“星火”
2019年12月,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精神,学校党委决定组建“用劳模讲劳模精神”的宣讲团。消息一出,历届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模本科班学员主动报名。
最初的宣讲团像一束“星火”,成员带着“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初心,在学校“劳模大讲堂”开启首讲。如今队伍早已“枝繁叶茂”, 七批选聘下来,101名宣讲员覆盖各行各业,从“一群人想做”到“一支队伍在做”,他们始终执着于“让劳动精神落地”。
这群宣讲员里,有全国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为民生建言;有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以精湛技艺助力高质量发展;他们都是手握国家级荣誉的行业佼佼者,是奋战在国家建设主战场的杰出代表。
党建引领
把精神宣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支宣讲团从成立起,就把“党建引领”刻在骨子里,其背后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员党支部更是党建标杆——2021年1月获“全总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2022年4月获“标兵单位”,同年8月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称号,2024年4月通过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
在校内,“劳模大讲堂”连续多年开讲,从党的历届全会精神解读到“践行回信精神”主题分享,让师生在故事里读懂理论;在校外,宣讲团走进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面对职工、学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不同群体,既讲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也聊“怎么靠劳动实现价值”,把党建引领落实到“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上。
他们还玩起“跨界合作”,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等院校,选聘“劳模兼职辅导员”“劳模德育导师”,让劳动精神走进思政课堂;和甘家口街道联手打造“大国工匠面对面”劳模志愿服务特色活动,把理论宣讲变成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实事——每一场宣讲,都是“把党建做实、把精神传透”的生动实践。
品牌深耕
让“三种精神”火遍校园与企业
这些年,宣讲团不满足于“零散宣讲”,而是用心打磨品牌,让“劳模讲故事”成为口碑符号。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开展各类宣讲百余场次,受众6万余人,还靠线上直播“出圈”——与共青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联合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公益直播讲座,覆盖700余所高校,超百万大学生报名听讲,成了“现象级”宣讲活动。
在校园里,他们是“五育并举”的好帮手。宣讲团积极响应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海淀区紫竹院学区、海淀区实验小学、育民小学等大中小学,不讲空洞的“要努力”,而是分享“从普通工人到劳模”“从学生到工匠”的成长心路,把“三种精神”悄悄种进孩子心里。
在企业中,他们是“助企发展”的好伙伴。落实“劳模工匠助企行”部署,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选派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走进中国航天科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海淀消防救援支队、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快手等单位。不讲生硬的“要创新”,而是聊“怎么攻克生产难题”“怎么练出过硬技能”,带动更多产业工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实现“劳模助力企业、企业滋养工匠”的双向奔赴。
形式创新
让劳模精神“活”起来
这支“宝藏宣讲团”深扎海淀属地,打破“一人讲、众人听”的老模式,用新媒体、新形式让宣讲“好玩又好记”。
他们推选劳模拍摄“匠心闪耀”“理想新征程”等系列微宣讲,围绕中国工会十八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事件,为建党100周年、国庆75周年“云庆生”;打造“全国劳模志愿服务队”“大国工匠面对面”品牌活动,开通“两新”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模宣讲直播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赴贵州施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对共建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进社区,用剪纸、快板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技艺搭配宣讲,传播“三种精神”与社会正能量。
他们还编印《星辰》系列劳模校园人物志,把宣讲里的动人瞬间变成文字留存;搞“沉浸式体验”,走进田间地头当场展示劳动技能,让听众亲手学、亲身感;借助官网、官微、直播间及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能找到喜欢的方式听劳模故事。
如今,宣讲团已成海淀“精神传承”的纽带,正是他们的俯身宣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声音,成为海淀最动人的文明底色。
这支海淀的“宝藏宣讲团”,
用自己的经历当教材,
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传到了海淀的各个角落。
他们的故事,
也是海淀文明的故事。
未来,他们仍将步履不停,
让每一场宣讲都化作“精神的接力棒”,
引领更多人靠劳动逐梦、凭奋斗圆梦!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