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人怎样写古体诗?古体诗词曲赋作家林在勇的创作有哪些特点?9月2日下午,“雅颂有风——林在勇诗词曲作品分享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如约举行。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复旦大学教授胡中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华东
现代人怎样写古体诗?古体诗词曲赋作家林在勇的创作有哪些特点?9月2日下午,“雅颂有风——林在勇诗词曲作品分享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厅如约举行。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复旦大学教授胡中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华东师大出版社董事长王焰等嘉宾与一批诗词爱好者出席此次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以诗会友,共赏文学之美。
“林在勇先生是一位情怀丰富、笔耕不辍的诗家。他的作品,融学人之思与诗家之情于一体,既有古典韵律之美,又具时代气息与个性锋芒,体现出对中华诗学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创新探索。”马文运在致辞中表示,林在勇的古体诗词曲赋创作,源于他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与深沉热爱,展现出一位当代学者型古体诗词曲赋作家的精神追求与艺术担当。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致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仲立新致辞“我们相识相处多年,他从小就打下了古典文学的深厚根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创作了大量的好作品,十分难得。”上海教育报社总社社长仲立新肯定了林在勇先生的作品和创作精神。诗歌既能“兴观群怨”,亦能洗涤人心,林在勇先生年轻时代就沉潜于经史子集,学贯文史哲,对中国古诗词情有独钟。近年来,林在勇在古诗词创作中迎来高峰期,出版了《雅颂有风——近体古体诗305首》《比兴而赋——词牌创作305例》《韵成入乐——散曲杂剧200曲牌创作合辑、附京剧曲词》等多部诗词曲合集。古体诗词曲赋作家林在勇如何写好古诗词?在活动现场,林在勇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他首先谈及自己年少时的丰富游历对成长的巨大帮助,既增长了他的见识,又激发了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他认为“行万里路”的游历和海量阅读对他的创作很有益处。同时,他还特别提到“功夫在诗外”,“我们现在的这种学科划分和学术组织方式是如此的支离破碎,你想形成一点有价值的学问、有意义的新思想是不容易的。要写好诗,只学诗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诗外下功夫。”另外,他认为真正的诗歌是来源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的,需要丰沛的想象力和对语言的开拓探索精神。林在勇的诗词曲赋创作,既有吟咏生活、抒发性情的清新之风,也有观照历史、思索文化的厚重之颂,还有表现大自然风物的优雅之格调,诗风多样,能驾驭丰富多变的题材。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创作“师古而不泥古”。在论坛分享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自己对林在勇诗词曲赋的看法和评价。研讨会现场复旦大学教授胡中行指出,现在古体诗词创作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曰老干体,二曰创新派,三曰泥古派,他们都为古诗词创作做了可贵的探索。但这三种倾向又都不能代表古诗词创作的主流方向,反而可能使其误入歧途,而林在勇先生的诗词曲赋创作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三种倾向的不足,能自然地处理各种题材。尤其是写重大题材时既能把握好古体诗的传统,又能体现现代精神,所以十分可贵。他还总结说,当今创作古体诗要有两个不忘:不要忘记自己是现代人,不要忘记自己在写古典诗词;还要处理好三个协调:语言方面的文白协调,名物方面的古今协调,以及风格方面的雅俗协调。“他有一颗诗心,让生活中处处充满诗意,还能时时落笔成诗。”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认为,林在勇先生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的诗词曲有量更有质,精品很多。他的诗“诗兼唐宋”,既有唐诗的韵味,也有宋诗的哲思。他认为,林在勇先生用一颗对艺术高度敏感的诗心去观察生活,是“当代中国诗词创作的典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王焰指出,林在勇的诗词曲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多样,用典自如,且不掉书袋,不落俗套,语言清新自然有格调,在创作中拥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朗诵环节活动最后环节,来自上海诗社联盟的朗诵者们倾情朗诵了《红芍药·苏堤春晓》《歌行体·出关梦雪歌》等林在勇的诗词曲赋作品,传达出更多维的艺术之美,也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诗词学会、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东方教育时报、新读写杂志承办。《雅颂有风——近体古体诗三百零五首》《比兴而赋——词牌创作三百零五例》
《韵成入乐——散曲、杂剧二百曲牌》
林在勇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具有深厚汉语言文学功底和古诗词创作经验的作者创作的古体诗作品集。精选作者305首古体诗,包括四言、古诗、排律、歌行首、五言偶纂、七言偶纂、江山雅颂、西行风讴、江南两浙、闽山台海、岭表留吟、川渝偶成、滇黔游踪、南海潮音、关外放声、谒先贤迹、岳阳楼记、域外漫笔、仰观俯察、修齐随录、载道入韵、读书成诵、听音观剧、拜白依杜、学维尊轼、岁时风物、下况杂咏、少年游存、伤逝怀人等,其诗吟风咏物怀人,既包括吟咏祖国大好河山、记叙改革时代的历史大潮的宏大写意,也包括感怀友情、爱情、亲情等细微处的绵密抒情。
《比兴而赋——词牌创作三百零五例》
本书为具有深厚汉语言文学功底和古诗词创作经验的作者创作的词集,是作者《雅颂有风——近体古体诗三百零五首》的姊妹篇。精选作者305首词,本词集十分用心于词牌的涉及广泛,它们包括《宋词三百首》《宋词选》《唐宋词格律》选到涉及到的词牌,历史上出过精品的词牌,以及历代或豪放或婉约的名家传世的词牌。上述词牌在本书中应有尽有,便于后学对词牌有全面的了解。其词吟风咏物怀人,既包括吟咏祖国大好河山、记叙改革时代的历史大潮的宏大写意,也包括感怀友情、爱情、亲情等细微处的绵密抒情。
《韵成入乐——散曲、杂剧二百曲牌》
本书选编了林在勇创作的散曲小令、带过曲、套数和杂剧,一展200个曲牌风采,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曲高和寡。从韵文写作难易程度而言,递次为:古诗<律诗<词牌<元曲。元曲的递次则为:散曲小令<带过曲<套数<杂剧。元曲格律近似词牌而更严苛,对仗多,每字不仅分平仄,且许多字规定必须用上声或去声,《中原音韵》比《平水韵》、《词林正韵》与普通话对应关系更错综复杂。《御定曲谱》比《钦定词谱》更难学用。因此,今人学习和创作曲牌者少。本书涵盖丰赡之曲牌,蔚为大观,既严守规则又运驭自然,题材广泛,生动活泼,语言和艺术风格与诗词各异其趣,得曲之体,尽曲之妙,足式其范,具有新意。
《心上过天风——壬寅诗馀二百首》
文史学者林在勇于壬寅年创作词牌作品200首,包括平韵小令62首、仄韵小令76首、换韵小令15首、平韵中调10首、仄韵中调16首、平韵长调10首、仄韵长调11首,凝聚成书。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本书词作既严守格律又运驭自然,思想上儒释道兼容贯通,充盈着作者对诗意人生的憧憬与追求,体现了他民胞物与的理想情怀、襟怀洒脱的文人风骨和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
制作:贺群星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