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刷到个帖子,70岁的王阿姨在北京朝阳公园带队打太极,腰杆子比旁边30岁小年轻还直,视频冲上热搜。
70岁还没“到站”,怎么就成终点站了?
昨天刷到个帖子,70岁的王阿姨在北京朝阳公园带队打太极,腰杆子比旁边30岁小年轻还直,视频冲上热搜。
底下有人问:这把年纪图啥?
图活得更像人呗。
先说健康。
很多人一提70就觉得药罐随身。
其实北京友谊医院去年出的体检报告,70~75岁里超四成血压血脂全绿灯,秘诀就是每天走路7000步、吃彩虹盘、手环一震就去睡觉。
别小看那震动,真把我爸劝上床,少熬了多少夜。
心态更关键。
我爸原来不会扫码,上个月硬被孙子拉着学剪映,剪了个小区防疫vlog,一晚上涨粉200,笑得跟发现新玩具。
大脑跟橡皮筋似的,不动才松,动了反而紧。
朋友这事,朝阳老年大学国画班一开课就秒杀,得靠抢。
抢到的王叔天天带饭盒去上课,下课一群老头老太太撸串聊八卦,比上班打卡还开心。
孤独?
排号都排不上。
家庭画面也翻新了。
我妈现在专职陪外孙拼乐高,小屁孩管她叫队长。
她自己也说,比当年盯我写作业带劲儿多了。
三代窝在客厅,笑声把屋顶掀了才是常态。
说到兴趣,现在B站老年up主一抓一把。
上海72岁的老周直播拉二胡,打赏够给他老伴买口红。
评论区刷的都是“爷爷杀疯了”,谁说键盘只属于小年轻。
自由这事,退休金涨得比娃的工资快,七十岁说走就走。
我邻居张叔上个月包车去甘南,回来给我显摆照片,人晒成焦糖色,精神得像偷吃了仙丹。
别忘了笑。
协和医院研究说,每天开口大笑15分钟,体内皮质醇直接腰斩。
我试了下,早上对着镜子练鬼脸,一整天没跟地铁里踩我脚的人急眼,省钱省心。
说到记忆,最怕忘事对吧?
复旦团队用iPad小游戏给大爷大妈做训练,三个月下来,词汇量居然涨了一成。
说白了就是给脑子喂饭,喂饱了就不跑。
钱袋子得看紧却也别怕。
杭州一位阿姨把存款拆成三份:一份养老,一份小目标旅行基金,一份当孙子上大学的红包。
不慌不忙,年年有余。
最后那点善意。
广州70岁的陈伯每天下楼给流浪猫添水,顺便帮邻居收快递。
有次猫把他引进电梯,救了心脏病发作的阿姨。
他说:“举手之劳,没想到猫先报恩。
”
看明白没?70岁不是关机重启,是系统大更新。
健康打底,心态开挂,朋友抱团,家里热炕,兴趣当调料,自由做主菜,笑是甜点,记忆是硬盘扩容,钱是安心卡,善意是彩蛋。
把这十件宝揣好,后面的日子比前半场还阔。
来源:灿烂小红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