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研究的革命性突破:发现同种菌中存在分工合作现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14:37 1

摘要:在传统微生物研究中,我们常将数百万细菌视为均质群体进行分析。然而,最新发表于《Cell》期刊的BacDrop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科学家首次揭示了同种细菌群体中惊人的异质性,为抗生素耐药性、持久菌形成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见解。本文将带

在传统微生物研究中,我们常将数百万细菌视为均质群体进行分析。然而,最新发表于《Cell》期刊的BacDrop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科学家首次揭示了同种细菌群体中惊人的异质性,为抗生素耐药性、持久菌形成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见解。本文将带您走进这项突破性技术,探索同种菌中存在的"分工合作"现象。

相关研究

一、技术革命:BacDrop如何突破微生物单细胞测序壁垒

传统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面临三大技术瓶颈:

细菌细胞壁难破解‌:需要苛刻的裂解条件同时保持RNA完整性;

mRNA占比极低‌:细菌中mRNA仅占5%,其余为大量核糖体RNA;

通量限制‌:现有方法仅能分析数百至数千个细胞。

BacDrop技术通过三大创新实现突破:

双重条形码系统‌:结合384种平板条形码(CB1)和微滴条形码(CB2),使单次实验可分析百万级细胞;

通用rRNA去除技术‌:采用RNase H特异性降解rRNA,将mRNA reads占比提升至50%-90%;

微流控平台优化‌:通过多细胞微滴装载策略,将通量提升10倍以上。

这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等多种病原体,展现出强大的普适性。

二、颠覆认知:细菌群体中存在"社会分工"

通过对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MGH66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

1. 移动遗传元件(MGE)驱动的"突变先锋"亚群‌

占群体4.5%的细胞高表达IS903B转座酶基因,该亚群突变频率比普通细胞高7倍(p=0.002),解释了临床中某些菌株快速产生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现象。

图1 占群体4.5%的细胞高表达IS903B转座酶基因

2. 前噬菌体激活的"自毁型"亚群‌

在另一临床株BIDMC35中发现2%细胞高表达噬菌体基因,同时伴随耐药基因blaOXA-663表达下调,可能是细菌群体为应对环境压力采取的"断臂求生"策略。

图2 2%细胞高表达噬菌体基因

3. 稀有代谢功能亚群‌

仅占0.25%-0.36%的细胞高表达麦芽糖转运基因,在营养匮乏环境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图3 0.25%-0.36%的细胞高表达麦芽糖转运基因

这些发现彻底改变了"细菌群体均质化"的传统认知,为理解微生物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三、抗生素抗性:细菌的"群体智慧"令人震惊

当用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处理细菌时,BacDrop捕捉到四种应激反应亚群:

特别发现‌:

cspD高表达细胞通过流式分选验证具有更强的存活能力;

过表达cspD可使持久菌数量增加100倍(p

该亚群未出现基因突变,属于表型耐药机制。

图4 抗生素处理后,分化出多种亚群,如应激反应亚群(8%),细胞壁合成亚群(5%),DNA复制亚群(3%),冷休克蛋白亚群(0.60%)

四、应用前景:改写微生物学研究范式

当用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处理细菌时,BacDrop捕捉到四种应激反应亚群:

1. 精准抗感染治疗‌

识别耐药相关亚群标志物;

开发针对持久菌的特异性抑制剂。

2. 微生物组研究‌

解析复杂菌群中物种互作网络;

揭示肠道菌群功能异质性。

3. 工业微生物改造‌

筛选高产代谢亚群;

优化发酵工艺控制。

4. 环境微生物监测‌

追踪污染物胁迫下的群体适应性进化;

评估抗生素环境残留的生态风险。

结语

正如论文通讯作者Deborah Hung教授所言:"BacDrop让我们首次看到了细菌群体中隐藏的'社会结构',这就像发现了微生物界的暗物质。"随着单细胞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深入应用,我们将更精准地破解病原体耐药机制、开发新型抗菌策略,最终实现从"杀菌"到"控菌"的范式转变。这项研究不仅登顶《Cell》封面,更被学界誉为"打开了微生物黑匣子的金钥匙"。

END



欧易生物简介

Oebiotech

欧易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多组学技术的研究服务机构,产品涵盖单细胞及时空多组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临床诊断产品开发,秉承「以生物科技 成就他人 造福大众」的企业使命,用技术改变生活,用科技造福人类。

欧易生物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与日立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并陆续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闵行区研发机构、闵行区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还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资质,总授权发明专利48项、在审发明专利5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05项(含欧易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截止到2025年2月)。至今已累计助力客户发表5600+高水平研究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8000+;发文期刊包括Nature、Cell、Science、Cancer Discovery、Cell Discovery 等知名期刊。


原创声明:本文由欧易生物(OEBIOTECH)学术团队报道,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及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

来源:欧易生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