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平广记_157_卷二十九·神仙二十九_7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04:07 2

摘要:自残忍弑杀其主苻坚之后,姚苌便落下了心病。他几乎每夜都会陷入同一个梦魇——梦见苻坚的鬼魂率领天官使者、鬼兵等前来索命。为此,这位后秦的开国君主竟在梦中干起了欺瞒鬼魂之事。面对化作厉鬼的苻坚,他跪地叩首,坚称苻坚之惨死,皆因自己五哥姚襄的鬼魂作祟,自己是被迫听命

乱弹琴 乱世白眼狼

自残忍弑杀其主苻坚之后,姚苌便落下了心病。他几乎每夜都会陷入同一个梦魇——梦见苻坚的鬼魂率领天官使者、鬼兵等前来索命。为此,这位后秦的开国君主竟在梦中干起了欺瞒鬼魂之事。面对化作厉鬼的苻坚,他跪地叩首,坚称苻坚之惨死,皆因自己五哥姚襄的鬼魂作祟,自己是被迫听命,身不由己。

然而,这场关于弑君的噩梦,竟如影随形般纠缠了他长达八年之久,始终未能消散。随着时光流转,其噩梦中的厉鬼愈发增多。以至于半梦半醒之间,姚苌竟下令让宫中侍卫每晚持长枪立于榻旁,一旦他陷入噩梦,侍卫们便负责为他捉鬼。

结果,在一次慌乱的捉鬼行动中,宫中侍卫的长枪“误中(姚)苌阴,出血石余”。据《晋书》记载,姚苌惊醒之后,“遂患阴肿,医刺之,出血如梦”。未过多久,姚苌便溘然长逝。

东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姚襄所部于三原(今陕西三原)与前秦大军展开决战。姚襄因寡不敌众,为苻坚所擒获。姚苌于阵前接过姚襄之部众,但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抗衡前秦,遂率部归降苻坚,意图日后东山再起。

然而,姚苌的归降并未得到前秦高层的谅解。苻坚的堂兄苻黄眉坚持主张诛杀姚苌,以绝后患。所幸,在苻坚的极力保全之下,姚苌才得以逃过一劫。

历史往往充满了诡异之处,后来的事实证明,苻坚救助姚苌,无异于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姚苌这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苻坚,败也苻坚。他归降苻坚之时,苻坚尚未称天王。彼时,前秦的君主是被人称作“独眼龙”的苻生。

据史书记载,苻生在位仅两年,几乎将世间恶行都付诸实践。他嗜酒成癖,毫无节制,以屠戮生灵为乐事。因其生理上“独眼”的缺陷,他对臣下言谈或书写中出现的“少”“缺”“不足”等字眼极为敏感。但凡有人不慎提及,便难以逃脱死亡的厄运。

此外,苻生心胸狭隘,无法容忍任何批评之辞。苻生的亲舅舅、光禄大夫强平,对其外甥的暴虐统治深感不满,多有劝谏之言。然而,苻生竟命左右侍从砸破强平的头颅,并将强氏全族屠戮殆尽。苻生的母亲强太后为此悲愤交加,绝食而亡。

据正史记载统计,苻生在位仅一年,后妃、公卿及以下官员至少有七百人丧命于他的屠刀之下。

苻坚在击溃姚襄后返回长安,便萌生了废立君主的念头。对此,姚苌及其昔日部下权翼、薛赞等人皆为苻坚出谋划策,劝其效仿商汤、周武王之举,当机立断。

就在苻坚等人准备起事之际,某夜,苻生酒气熏天,向身边侍女透露,打算次日一早宣苻坚入宫并将其诛杀。所幸,这名侍女乃是苻坚安插的眼线。待苻生熟睡后,苻坚即刻率领人马冲入其寝宫,将其勒死。

苻生死后,苻坚即位,姚苌事业的“春天”随之降临。凭借辅佐苻坚登基的特殊功勋,苻坚一即位便任命姚苌为扬武将军。此职位,三国时期的法正、魏延也曾担任过,足见此时的姚苌已然成为苻坚的心腹爱将。

当苻坚称霸北方之时,各部族如何和谐共存这一重大问题也随之摆在他的面前。长久以来,受“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这一观念的束缚,北方部族虽屡屡侵扰中原边界,但始终无人敢迈出逐鹿中原、称霸天下的关键一步。

自前赵皇帝刘聪攻入洛阳、俘获晋怀帝之后,北方各部族首领才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中原帝王并无本质差异,既然他们能够称王称霸,自己同样也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北方各部族文明的发展,然而,也给十六国时期各胡族政权带来了更多的动荡与纷争。

最为典型的事例当属十六国时期的前赵与后赵。前赵灭亡之际,后赵皇帝石虎将前赵皇帝刘曜及其宗室、百官、部族八千余人尽数坑杀;而后赵灭亡之时,冉魏开国皇帝冉闵更是变本加厉,将屠杀范围扩大至整个胡人部族。

此类大规模屠杀在短期内确实能够震慑住部分部族首领的野心,但一旦政权走向衰落,屠刀便会无情地架到自己后人及族群的脖颈之上。

为了化解灭门灭族的恶性循环,苻坚执政期间,倡导“夷狄应合”的理念,极力主张以高官厚禄来笼络、感化那些被他征服的部族首领与降将。故而,除姚苌之外,曾与他为敌的前燕遗族慕容冲、慕容垂等人也相继得到这位天王的重用。

苻坚坚信,优待被灭国的军功贵族,能够让其他尚未归附前秦的政权了解他的宽宏政策,这比他麾下拥有百万雄兵更具影响力。鉴于姚苌在统一北方的进程中恪尽职守、尽心尽力,苻坚打算将他树立为典范。于是,在大规模伐晋之前,苻坚将时任兖州刺史的姚苌晋升为龙骧将军,都督益、梁、宁州诸军事,并加封益都侯。

须知,前秦的上一任龙骧将军正是苻坚本人。据说,苻坚的大伯父苻健当年建立前秦时,曾梦到天神派遣使者下凡,手持令旨册封苻坚为龙骧将军。苻健梦醒之后,便让苻坚终身担任这一职务。后来苻坚成就大业,龙骧将军一职便暂时搁置。

在授职仪式上,苻坚再次提及此事以激励姚苌,期望他能率领麾下的羌人冲锋在前。然而,姚苌对苻坚的勉励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如他后来向苻坚忏悔时所说,苻坚既然能以龙骧将军之职相托,必然也有将江山托付于他的隐晦之意。

在场的其他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苻坚宣布授予姚苌龙骧将军之职时,身旁的将军窦冲赶忙劝谏道:“王者无戏言,此乃不祥之征兆。”但此时伐晋行动迫在眉睫,苻坚显然无暇顾及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说法。

苻坚征伐东晋,其失败的结局实则早已注定。前秦的首席谋士、丞相王猛,在临终之际便已明确指出这一点。王猛认为,晋朝虽偏安于江南一隅,但其终究是华夏正统所在。更为关键的是,东晋内部上下和睦,臣民对司马氏称帝并无异议。若前秦贸然发兵攻打东晋,受损的必定是自身。王猛的见解可谓切中要害。

即便姚苌、慕容垂等归降者与苻坚关系看似融洽,但他们与苻坚之间杀兄屠弟的血海深仇难以忘却,故而始终难以与这位名义上的主公齐心协力。

前秦帝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颇为严峻。在羌人追随前秦统一北方的进程中,其势力已遍布关陇地区。与此同时,河北、辽东以及河南北部、山西东北部、内蒙一带的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另一方面,无论北方战事多么激烈,汉人在人口数量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在明知此举不可行的情况下,苻坚仍提前开启了统一中国的宏大计划。公元383年,苻坚发起了对东晋的全面进攻。大军出征之前,苻坚对群臣进行了总动员。然而,除姚苌、慕容垂等少数与他有旧怨的贵族表示支持外,多数朝臣对前秦此次大规模南下之举持否定态度。

作为这场战役的前敌总指挥,苻坚的弟弟苻融更是恳切地告诫兄长:“鲜卑、羌虏乃我等仇敌,他们时常期盼局势动荡以实现其野心,其所献计策,万不可听从!”姚苌、慕容垂等人极力鼓动前秦伐晋,实则是企图挑起战事,使前秦陷入动荡,从而趁机实现复国之愿。

但苻坚并未采纳弟弟的忠言。他命令苻融督率张蚝、慕容垂等率领二十五万步骑作为前锋,自己则与龙骧将军姚苌分兵两路进发。此次战役,前秦总计投入约六十余万步兵、二十七万骑兵。

然而,东晋天才宰相谢安敏锐地抓住前秦兵力严重分散的弱点,竟以八万步兵战胜了前秦的八十万大军。前秦前锋统帅苻融在乱军之中阵亡,苻坚也被流矢射中,狼狈逃窜。

淝水之战的战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使提前实现南北统一的契机错失;而对于苻坚及其统治下的前秦帝国而言,则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战败后不久,丁零的翟斌率先发难。紧接着,慕容垂以复国为号召,于河内起兵,自称为大将军、燕王,建立后燕政权,其势力迅速在关东各地蔓延。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泓、慕容冲在得知叔叔起兵成功的消息后,也在华阴、平阳召集各路鲜卑人起兵,加入了反秦的浪潮。

慕容泓所占据的华阴,南倚华山,西临潼关,距离长安不过二百余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苻坚虽自身处境窘迫,但仍立刻采纳谋士权翼“遣重将讨之”的建议,下令让皇子苻睿、苻熙分兵两路,讨伐慕容泓、慕容冲,并让姚苌、窦冲分别辅佐他们。

尽管慕容泓在反叛过程中打出了“西燕”的旗号,但其手下多是拖家带口的鲜卑人,战斗力自然无法与严阵以待的前秦军相抗衡。因此,当得知苻睿大军压境,慕容泓率众向东逃窜至关东。苻睿年轻气盛且急于立功,见状便想派遣重兵在慕容泓东逃的路上设伏,将其一举歼灭。此时,一向行事谨慎的姚苌极力劝阻道:“鲜卑人上下皆有回归故土的心愿,我们当下应做的是帮助他们离开关中,而不应派兵阻拦,以免他们走投无路,拼死一搏,与我军同归于尽。”这一建议充分展现了姚苌在军事谋略上的智慧。

然而,苻睿无法理解姚苌的良策。公元384年,苻睿出兵华泽,被慕容泓所杀。苻睿战死沙场,姚苌担心苻坚日后追究责任。他先派军中长史赵都和参军姜协去给苻坚请罪,顺便试探苻坚的态度。正在气头上的苻坚直接将两人处死。这让姚苌更加坚信,若不造反,自己唯有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人当为自身谋求生路,此乃形势所迫。

趁苻坚与慕容氏争斗得难解难分之际,姚苌率部前往渭北马栏山区,与长久生活于此的羌人共同商议后续行动计划。在那里,姚苌不仅顺利召集起往日旧部,还得到了此前不受苻坚重用的西北豪族的关注与支持。短时间内,他便在西北地区称雄。

常言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姚苌若要起兵造反,还需一个合理的口号。于是,西北豪强代表尹纬建议姚苌,以替哥哥姚襄报仇为旗号,如此也算师出有名。然而,姚苌认为这个理由难以服众。毕竟,当初若不是苻坚在阵前搭救,他何来这数十年的荣华富贵。况且,“兴衰自有天命”,姚苌需要一个更为堂皇的理由来支撑他那野心勃勃的篡位计划。

经过一番商议,姚苌被“将军威灵命世,必能匡济时艰,故豪杰驱驰,咸同推仰”这一理由打动,决定投身于此,自称为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天下,建元白雀,史称后秦。

至此,后秦宣告诞生,此时距离淝水之战结束尚不足半年。

姚苌公然反叛,苻坚岂会安坐于长安?在应对慕容氏威胁的同时,苻坚御驾亲征,率领两万部队直逼姚苌。

面对秦军的攻势,姚苌镇定自若。他一方面派遣使者向慕容冲求和,并将儿子姚崇送去给鲜卑人做人质;另一方面转战北地、新平、安定等地,“厉兵积粟,以观时变”。

不久,因慕容冲大军兵临长安城下,苻坚此次出师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只能回朝坚守长安。然而,鲜卑人的攻势异常猛烈,苻坚返回长安城不仅未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使偌大的都城迅速陷入断水断粮的困境。苻坚不得不另谋出路。

当时,长安城中童谣广泛流传:“坚入五将山长得。”之后,又有守城士兵在巡逻时捡到一本古书,上面隐约记载着“帝出五将久长得”的字句。种种奇异之事被上报给苻坚,苻坚不得不相信这是上天给予他的警示。他对长安城进行了最后的部署,将一切政务交由太子苻宏处理,自己则率领少量部队前往五将山。

实际上,“帝出五将久长得”乃是姚苌为苻坚精心安排的谶言。所谓“久长得”,实则寓意“姚苌得”。姚苌的“苌”与谶言中的“长”读音相同,而“久”有遥远之意,“遥”与“姚”同音。

苻坚刚踏入五将山(今陕西岐山东北)地界,在此等候多时的姚苌便派人将其擒获,并押往新平。一代枭雄沦为阶下囚,这样的场景苻坚和姚苌都并不陌生。近三十年前,姚苌也曾被人当作俘虏献给苻坚。如今,二人的处境发生了逆转。

然而,这一次,往昔宽容以待的情景未能再度上演。姚苌毫不留情,一上来便要求苻坚交出传国玉玺,并逼迫苻坚将皇位禅让于他。

苻坚毕竟是历经大场面之人。面对姚苌的逼迫,他毅然先将自己的一家老小诛杀,随后对姚苌进行了严厉斥责:“禅让,乃是圣贤之间的义举。姚苌你不过是一介叛贼,也有颜面提及此事?至于你们索要的玉玺,朕已将其交付给晋人。朕不妨告诫你,五胡之中有人称帝,朕并无异议,但你们羌人,连给朕提鞋都不配!”

遭受苻坚这番言辞攻击的姚苌,最终用一根绳索勒死了苻坚。可悲可叹,一代大帝未能等到四海归一、人心归附的那一天,便孤独离世。

苻坚虽死,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姚苌真切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滋味。由于苻坚威望极高,他的突然离世,使得前秦残部宛如一个“复仇者联盟”。在众多打着为苻坚复仇旗号的军队中,姚苌遭遇了他此生最为强劲的敌手——苻登。

此人乃苻坚的远房族孙,年龄与苻坚相近,且深谙用兵之道。彼时,前秦残部普遍面临缺衣少食的困境,唯有苻登能向部下承诺顿顿有肉吃。而他所谓的肉,竟是人肉。姚苌的后秦军面对这群如食人魔般的对手,士气屡屡受挫。

为尽快击败姚苌,苻登甚至打出“早上打仗,晚上吃肉”的口号,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苻登的行径,令姚苌惊恐不已。为泄愤,他竟将苻坚的尸体挖出,鞭打数百下,又命人剥光其衣物,随便挖个土坑掩埋。姚苌这种“辱尸”的行为,实在卑劣至极。消息传开后,世人对姚苌的评价,可用“穷凶肆害,毒被人神”来概括。

苻登命人在军中设立苻坚的牌位,每次大战前,都要焚香祷告,向苻坚陈述作战意图后才出兵。这一招对前秦残部颇为奏效。当时,苻登的部队满打满算仅有五万余人,无论实力还是谋略都不及姚苌,然而这支部队却如同顽强的小强,一直纠缠到姚苌离世。

无奈之下,姚苌只得效仿苻登,在军中为苻坚立雕像,并虔诚祷告,希望这位昔日的主子念及旧情,保佑他统一天下。但苻坚自然不会庇佑他。自苻坚神像立于后秦军前,姚苌的部队在与苻登对峙时,“战未有利,军每夜惊”。这让姚苌自己也疑神疑鬼,认为是苻坚的鬼魂在作祟。除了每晚按时祷告,姚苌还不时在苻坚灵前,将当初逼杀他的罪责全部推给兄长姚襄,并以龙骧建业为由,再次辩解自己夺位的合法性,以此稳定军心。

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随着年岁渐长,年过花甲的姚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之际,为彻底消除关中子弟对苻坚的尊崇,姚苌砍下苻坚雕像的头颅,派人送至苻登军中,以表明自己不会被苻坚的“神明”所迷惑。

公元393年年末,背叛前秦十年的姚苌抵达长安,除夕夜,暴毙于永安宫。姚苌死后半年,苻登败于姚苌之子姚兴之手。至此,反姚势力得到遏制。

在姚兴的统治下,后秦大力兴办儒学,倡导节俭之风,协助鸠摩罗什完成佛法东传。关中迎来了短暂的繁荣,成为中原文化得以延续的寄托之地。

姚兴继位,国势鼎盛

姚兴(366年—416年),字子略,祖籍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省陇西县),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诞生。他是十六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与佛学家,亦是后秦的第二位皇帝。姚兴为景元帝姚弋仲之孙、武昭帝姚苌的嫡长子。

姚兴生性仁慈宽厚,且具备文韬武略。他最初在前秦任职,官至太子(苻宏)舍人。太元九年(384年),后秦建国,姚兴被册立为皇太子,在长安监国留守,期间颇具威望,施惠于百姓。

姚苌于马牧起兵之际,姚兴身处长安,他冒着极大风险出逃,奔赴父亲身边。此后,姚苌立姚兴为皇太子。后秦建国之后,姚苌时常外出与前秦高皇帝苻登交战,姚兴以皇太子的身份镇守长安,统摄政事。

在此期间,姚兴与汉族儒家学者梁喜、范勖等人探讨经籍,彼此建立了较为融洽的关系,同时也深受他们的影响。建初七年(392 年)三月,姚苌在前线患病,派遣姚硕德镇守李润,尹纬镇守长安,并紧急召姚兴前往安定行营。临行前,姚方成对姚兴进言:“如今寇贼尚未剿灭,陛下又染病在身,王统、苻胤等人皆拥有部曲,恐会构成威胁,您应当将他们铲除。”姚兴亦担忧原属前秦的几位降将难以驾驭,于是果断将他们悉数除去。

建初八年(393 年)五月,窦冲自恃才华出众,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便请求苻登封其为天水王,然而苻登并未应允。六月,窦冲反叛前秦,自称秦王,改年号为元光。七月,苻登在野人堡进攻窦冲,窦冲向后秦求救。尹纬对姚苌说:“太子仁厚之名远播,但至今尚未以雄才大略闻名,此次请让太子前去攻打苻登。”姚苌遂派遣姚兴带兵进攻胡空堡。苻登急忙解除对窦冲的围困,前往援救胡空堡。姚兴趁机偷袭平凉,大获全胜后班师回朝。姚苌于是命令姚兴镇守长安。

姚苌初丧,姚兴肩负的责任极为沉重。他不仅要应对苻登的威胁,还要警惕后秦政权内部的各方势力。故而,姚兴并未立即发丧。他担忧掌握后秦重兵的三位将领听闻姚苌死讯后会发动兵变,这三人分别是分镇安定、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的叔父姚绪、姚硕德,以及戍卫长安的弟弟姚崇。在这三人之中,姚硕德威望最为卓著、兵力最为强盛,对姚兴构成的威胁也最大。

姚硕德的下属对其进言:“您威望显著,麾下部曲亦是最为强大。如今正值先帝驾崩,朝廷难免会对您心生猜忌。您应当逃往秦州,而后静观事态之发展。”然而,姚硕德却表示:“姚兴宽厚仁和、贤明豁达,不会针对于我。如今苻登未除,若我与姚兴产生嫌隙,恐会落得如东汉末年袁氏兄弟一般的下场。”

姚硕德深知在苻登尚未被剿灭之际,自相争斗无异于自寻祸患,授人以柄。为消除姚兴的疑虑,他迅速赶赴长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承认姚兴的领袖地位。此举使得后秦国内原本紧张的氛围得以缓和。而姚兴亦以诚挚之心相待,对姚硕德礼遇优渥有加。

苻登听闻姚苌离世的消息,欣喜异常。他即刻调动大军,倾尽全力向东进发,妄图一举歼灭后秦。苻登先后攻陷姚奴、帛蒲二镇,兵锋抵达始平附近的废桥。始平(今陕西户县西)地处渭水之畔,距离长安不足百里。此时,后秦咸阳太守刘忌奴又趁乱反叛。如此形势,对姚兴极为不利。

为避免因名号问题引发诸多纷扰,姚兴决定暂不称帝。他自号为大将军,任命辅政大臣尹纬为长史,狄伯支为司马,着手整顿军队以迎击苻登。姚兴面临危局,镇定自若,毫无慌乱之态。他首先派遣奇兵突袭咸阳,成功擒获刘忌奴,消除了后方隐患。而后,亲率大军火速赶赴废桥,以解救始平之困。

先行抵达始平的尹纬,采纳始平太守姚详的建议,于废桥与苻登形成对峙之势。尹纬下令军队据守要塞,以消耗敌军力量,并切断其水源供应。苻登的人马因缺水,渴死者众多,故而频繁对废桥发起攻势。尹纬判断摧毁敌军的时机已然成熟,遂准备发动全线反攻。姚兴顾虑苻登势力过于强大,急忙加以劝阻。尹纬解释道:“当前形势极不稳定,若不鼓足勇气击败敌军,我军必将陷入绝境。”

皇初元年(394年)夏初,双方军队于废桥展开决战。此役,后秦大获全胜。苻登的军队全面崩溃,他本人狼狈逃窜至平凉(今甘肃平凉西),隐匿于马毛山之中。

废桥一役,乃决定姚兴命运的关键之战。它为后秦最终消灭苻登、称霸关陇地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姚兴的威望,巩固了他的地位。废桥之战后,姚兴正式为姚苌举行发丧之礼,并于始平附近的槐里即位称帝,改年号为皇初。他追封姚苌为武昭皇帝,庙号太祖。

通过这次战争,姚兴加深对尹纬的了解,他们之间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君臣关系。尹氏是天水大族,前秦时期受到苻坚的禁锢,尹纬只当到尚书令史。姚苌对他也不甚重视,而姚兴却很倚重尹纬,先后委任他为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尚书左右仆射等重要职务。

当年七月,苻登派遣其子汝阴王苻宗去做质子,向河南王乞伏乾归求救,进封乞伏乾归为梁王。乞伏乾归娶苻登之妹为妻。乞伏乾归派遣前军将军乞伏益州等人率领一万骑兵救援苻登,苻登前去与乞伏乾归的救兵汇合。姚兴听闻苻登出山的消息,遂与苻登战于山南,擒获了苻登,将其斩杀。为了根绝隐患,姚兴解散苻登的部众,安排他们重新进行农业生产。姚兴还把三万户民户从阴密迁到长安,以充实由于氐人、鲜卑慕容人外徙而显得人力不足的京畿地区。他将自己直接管辖的大营一分为四,由四军分别统领这些民户。

前秦太子苻崇逃至湟中(今西宁),旋即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延初。他追封苻登为高皇帝,庙号太宗。未几,后秦安南将军强熙、镇远将军杨多发动叛变,推举盘踞于武功的割据势力窦冲为首领。姚兴亲自率领军队前往讨伐。当姚兴所率军队抵达武功时,杨多的侄子杨良国诛杀杨多,向姚兴投降。强熙逃往秦州,窦冲逃往汧[qiān]川,汧川氐人仇高将窦冲擒获,并押送至姚兴处。

历经此番举措,后秦最终得以掌控陇东地区。

皇初三年(396 年),鲜卑人越质诘归率二万户背离乞伏乾归,归降姚兴。姚兴将其安置于成纪,封其为使持节、镇西将军、平襄公。其后,姚硕德于洛城攻灭胡金豹。十二月,姚兴派遣姚硕德于上邽攻打姜乳,姜乳归降。姚兴委任素有将帅之才的羌族著名军事家姚硕德为秦州牧、领护东羌校尉,镇守上邽,为全面夺取陇西做准备,任命姜乳为尚书。强熙、权千成进攻上邽,被姚硕德击败。强熙逃奔仇池,又借道逃往东晋。姚硕德向西于略阳攻打权千成,权千成投降。

自西燕皇帝慕容永被慕容垂攻灭后,西燕河东太守柳恭一直凭借黄河天险据守。姚兴派遣姚绪攻打柳恭。柳恭等人依凭黄河抵御,姚绪无法渡河。薛强率先占据杨氏壁,协助姚绪从龙门渡河,姚绪于是攻入蒲坂。柳恭不敌,请求归降。姚兴将新平、安定六千户百姓迁往蒲坂,把河东地区划归并、冀二州,任命姚绪为并、冀二州牧,镇守蒲阪。

皇初四年(397 年)九月,后秦太后虵[shé]氏崩逝。后秦王姚兴悲痛万分,为太后举哀时,逾越了礼数的规范,几乎不再亲理朝政。大臣们奏请依照汉魏时期处理太后丧事的惯例,尽快完成安葬,以趋吉祥。

尚书郎李嵩上疏进言:“古代三王的制度各有不同,远古五帝的礼仪亦有差异。以孝道治理天下,向来是历代帝王极为重视之事。应当顺应圣上的天性,以弘扬王道的教诲。太后安葬之后,陛下应身着素服临朝听政,为天下臣民树立表率。此乃仁孝之举。”

尹纬反驳道:“帝王的丧礼制度,向来以汉魏的先例为准则。李嵩矫情伪饰,超越常规礼仪。请将其交付有关部门,以擅自发表谬论之罪论处。太后安葬之后即为吉祥之时,臣恳请依照大臣们之前的建议行事。”

姚兴说道:“李嵩乃忠臣孝子,何罪之有!尹仆射舍弃历代帝王的法典,却欲遵循汉魏时期权宜之计的制度。这如何对得起朕对朝廷贤相的期望!一切皆依李嵩的建议施行。”

同年九月鲜卑人薛勃背叛后秦,逃往岭北。上郡、贰川的胡人皆响应于他,于是,薛勃在金城围困了安远将军姚详。姚兴派遣姚崇、尹纬率领军队讨伐薛勃。薛勃从三交赶赴金城,姚崇截断其去路,然而姚崇所率军队因粮草供应匮乏,军中陷入严重饥荒。

尹纬对姚崇进言:“辅国将军弥姐高地(弥姐羌人,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建节将军杜成等,皆为各部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官居三品,负责督运粮草,却致使三军缺粮。朝廷应当明确制定刑法条文,惩处那些不执行命令之人。”于是,姚崇与尹纬诛杀了弥姐高地和杜成。各部落听闻此消息后皆惶恐不安,旋即纷纷进献粮草,多达五十多万石。姚兴亲率二万军队讨伐薛勃,薛勃惊恐万分,逃至高平公没奕于处。没奕于将薛勃擒获,并押送至姚兴面前。

彼时,尹纬的友人、陇西人牛寿率领汉中流民归附姚兴。牛寿对尹纬言道:“足下平素自认为,逢清明之世,方足以建功立业。若遇太平之时,便欲效仿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疏受,二人急流勇退、适时隐退)与朱云(汉元帝之臣,以狂直著称),抒发那般狂直之气。断不可如胡广(东汉名臣,以圆滑著称,历经六朝)之流见风使舵。如今足下已逢清明之世,正乃名垂青史之机,岂可不努力奋进?”

尹纬回应道:“我或许正如你所言。但我未能得遇如夷吾般的贤能宰辅以委政事,亦未于军旅中觅得如韩信般的军事奇才,故而为此愧疚不已。至于建功立业,我自认为并未辜负己言。”姚兴听闻此事后,对尹纬说:“使君与牛寿所言,实乃荒诞!使君自认为,与古人相较,于建功立业之事上如何?”

尹纬答道:“臣实无愧于古人。缘何如此说?臣适逢时运,得以辅佐太祖(姚苌),开创八百里之基业。陛下初即位时,臣又出兵剿灭苻登,荡平秦雍二州。臣在世时位极人臣,去世后亦将以功臣之位入太庙。古代君子,亦不过如此罢了。”姚兴认为他所言极是,甚感欣喜。待尹纬辞世,姚兴对其极为悼念,追赠他为司徒,谥号为忠成侯,此乃后话。

隆安三年(399 年),后秦君主姚兴审时度势,开始有计划地蚕食东晋领土。

彼时,东晋国君为晋安帝司马德宗。此君于历史上以智力低下著称,自幼便显露出严重的智力缺陷,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对寒暑冷热、饥饱冷暖亦难以分辨。朝廷大权实际上操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之手。司马道子身为晋孝武帝司马曜之胞弟,凭借皇室宗亲的身份以及孝武帝的信任,在朝中权势煊赫。然而,他为人昏庸荒唐,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司马元显作为司马道子之子,不仅未纠正其父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他野心勃勃,妄图进一步扩张自身权势。为满足一己私欲,大肆征兵,引发社会极大不满。

当朝廷内部腐败不堪之际,东晋地方上的几个强大方镇亦对中央权力虎视眈眈。这些方镇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他们不满司马道子父子的专权统治,多次举兵内向,试图争夺中央政权。例如,王恭曾两次起兵讨伐司马道子。首次起兵时,他以讨伐司马道子的宠臣王国宝为名,联合殷仲堪、桓玄等地方势力向朝廷施压。司马道子为平息王恭的怒火,不得不诛杀王国宝。然而,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久后,王恭再次起兵,虽最终兵败被杀,但他的起兵行动给东晋朝廷带来了巨大冲击。此外,桓玄在长江中游地区不断扩充势力。他凭借家族的威望和自身的军事才能,逐渐掌控了荆州、江州等地。其对中央政权的野心日益膨胀,多次与朝廷发生冲突,致使东晋局势愈发动荡不安。

姚兴趁东晋衰乱之契机,屡次发兵东进。起初,迫使东晋的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北)太守、华山(今陕西华县)太守归降称臣,进而占据上洛(今陕西商县)。在清除部分阻碍之后,姚兴下令其弟姚崇与镇东将军杨佛嵩攻取中原古都洛阳。

后秦军队于金墉城下遭遇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顽强抵抗,未能取得战事成果。金墉城位于洛阳的西北角,城池虽小但极为坚固,是攻战戍守、保卫洛阳的战略要地。姚崇久攻不下,遂转而向东,扫平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并将周边一带的百姓二万余户全部迁往关中。姚兴下诏书,命令士卒战亡所在的地方官吏将他们的尸体妥善掩埋,并派人寻找他们的近亲作为他们的后代得到朝廷的抚恤。

此后,后秦大军再次围困洛阳,攻城指挥将领依旧是姚崇和杨佛嵩。此时,东晋河南太守已更换人选,新任太守辛恭靖一方面环城坚守,一方面派人向雍州刺史杨佺期求救。杨佺期请求刚刚进入中原、兵力正盛的北魏政府出兵解围。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下,辛恭靖坚守城池达百余天。然而,北魏的救兵始终未到。两个月后,洛阳城被后秦攻破。洛阳城的沦陷影响深远,淮河、汉水以北的诸多地方势力皆归附于姚兴。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