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触碰历史!贵州经贸职院学子将“三下乡”成果变身线上红色地图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2:39 1

摘要:长征永远在路上,红色基因的传承亦需与时俱进。近日,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发现,该院智慧马院一体化管理平台上新了“红色文化地图”栏目,成为将线下实践成果转化为线上教育资源的一次生动尝试。

长征永远在路上,红色基因的传承亦需与时俱进。近日,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发现,该院智慧马院一体化管理平台上新了“红色文化地图”栏目,成为将线下实践成果转化为线上教育资源的一次生动尝试。

红色文化地图

点开“红色文化地图”,一幅“遵义红色文化地图”跃然眼前。“遵义会址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等地标以星标形式清晰呈现。点击任意星标,不仅可查看文字简介,还能进入虚拟展厅,360度沉浸式漫游红色景点,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传播。

在遵义会议会址学习

这一创新功能的背后,是该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薪火黔行·智绘红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据该部思政课教师肖道会介绍,今年暑假,团队以“青春长征”为主题,深入乡村、小学开展23场宣讲,直接覆盖群众与学生超过8000人。更为重要的是,团队结合实地调研,开发出一套红色故事数字地图,真正实现了红色基因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

在苟坝会议会址聆听红色故事

实践中,团队将“大思政课”搬进遵义革命旧址,完成了一场“知—情—意—行”的闭环学习:在遵义会议、苟坝会议会址追溯“伟大转折”的历史逻辑;在花茂村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民生温度;在娄山关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斗争精神;在社区服务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在花茂村感受民生温度

“同学们带回的不仅是手机中的山河影像,更是心中烙下的红色年轮。”肖道会表示,实践团通过系统调研,挖掘并补充了一批小众红色故事,并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交互式地图,极大便利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学习。接下来,团队计划通过微视频、微党课、微话剧等形式,将遵义红色故事带回校园、融入课堂、传至云端,推动广大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的深层次融合。

贵州教育报记者 任伟

通讯员 袁菲菲 成柳青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王宁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