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品蓉企,加速扬帆“出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21:21 1

摘要:“作为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我们在‘出海’过程中,特别需要出口许可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务支持。”伊娃云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勋话音未落,一转身,他就发现旁边正好站着盈科律所东盟代表、菲律宾执行主任王慧。

川观新闻记者 尹梦奇

“作为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我们在‘出海’过程中,特别需要出口许可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务支持。”伊娃云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勋话音未落,一转身,他就发现旁边正好站着盈科律所东盟代表、菲律宾执行主任王慧。

意向出海企业与服务商的成功会面——这是发生在成都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暨蓉品蓉企出海资源对接活动现场的一幕。

9月10日,活动现场既出现了“出海”10余年的老外贸,也有初出茅庐的新面孔,还有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合规、财务税务等专业服务的服务商——大家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成立,以及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授牌。

蓉品蓉企“出海”,既是趋势,也是需求。作为中西部外贸强市,成都拥有超390万经营主体,蓉品“出海”需求强烈,蓉企也正处在对外投资逐步扩大的重要阶段——蓉品蓉企,正在加速扬帆“出海”。

活动现场。

“抱团出海”

“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代表润芯月给记者细数了过去10余年间公司的海外市场布局。“最近5年时间里,公司的年出口额从几百万扩张到了几千万,实现了倍增。”

新绿色药业的业务升温,是成都正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缩影。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7月,成都进出口4985.3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7%,拉动同期四川外贸增长5.5个百分点。

如今,还有一批“新面孔”积极入列。最近,伊娃云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就忙着推动“出海”第一单的落地。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多个国家对公司的驻空照明机器人产品存在刚需,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尼泊尔等国家的预制订单,这让我们对拓展海外市场充满信心。”邓勋表示,“我们十分希望能与行业知名的专业服务商建立联系,帮助我们加速‘出海’,降低‘走出去’的试错成本。”

四川航电微能源有限公司最近也与来自印度、沙特的客户搭上了线。“不过‘出海’过程中,在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我们面临着资源匹配难、推进效率低等挑战。”公司副总经理脱佳鑫说,“企业自身力量有限,我们一直期待有关部门能推动成立联盟,通过‘抱团出海’,实现资源共享,加速项目落地。”

活动现场。

“以东盟市场为例,过去‘出海’的蓉企、川企主要集中在建筑、新能源等领域,且多为上市公司或央国企。如今,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王慧进一步表示,在这一轮以产品、技术、服务、经验为核心的“全要素出海”进程中,实现品牌、管理、资本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尤为关键。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抱团出海”变得至关重要。

“活动现场成立的成都企业‘走出去’专业服务联盟,正是旨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尽职调查、制定路径、搭建架构、防范风险等专业解决方案。”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提供涵盖市场调研、国别指引、法律合规、财务税务、人力资源、物流供应链、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海外权益保护等全链条专业服务。

作为服务商代表,U&I Group(汇智集团)副总裁王丰表示,“希望联盟能够成为跨境服务的‘智库’和‘集群’,通过资源共享和专业互补,形成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我们也期待与政府部门、园区平台和金融机构形成更紧密的联动,打通‘政产学研服’链条。”

“走出去”与“引进来”

“过去几年,我们公司的年均出口额在2亿元左右。”厚普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韩梅介绍,公司今年正计划增设海外办事处、海外子公司。“我们相信,随着业务的持续扩张,公司的出口额未来会实现新的增长。”

不仅是“出海”规模持续扩张。韩梅告诉记者,自2009年开展出口业务以来,公司逐步从最初出口加气机等单一产品,发展到出口成套设备,再到如今,作为清洁能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亮相世界舞台。

作为一名在国际市场上打拼了10多年的“老外贸”,厚普股份的经历,也正是众多蓉企“出海”历程的生动写照——从产品出口,到装备出口,再到整体解决方案的输出。

厚普股份“走出去”的底气,也与成都区位优势有关。展开世界地图,成都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具有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这座城市已从“内陆腹地”,跃升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成都的区位优势,也让更多企业看到新的机遇。“中国工业制造业体系完备,缅甸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农产品资源,中缅两国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而地处西部的特殊区位,则让成都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国际开放门户枢纽。”作为首批“开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之一,米仓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剑巍表示,公司正计划把成都作为关键的“中转站”,将来自缅甸的翡翠、红木、大米、水果等商品,经由成都分销至全国各地。“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帮助川企、蓉企开拓缅甸市场、直接对接当地企业资源,实现双向经贸合作。”

活动现场。

与孙剑巍有类似感受的,还有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边龙燮。在他看来,“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是高效的韩中合作桥梁。

“成都与韩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KOTRA成都代表处期待依托该平台,能够进一步深化与成都、四川在医药健康、医美、文创等多领域的合作。”边龙燮认为,要持续强化双向企业服务,服务好韩国、成都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韩国潮牌wiggle wiggle西部首店的快速落地就是最好的说明。面向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韩企和成都、四川的务实合作。”

“在川在蓉企业出海劈波斩浪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一样在寻求‘成都机遇’。”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吸引和集聚全球供应链企业总部、贸易结算型总部、出海企业总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及国际化专业咨询机构落地成都,着力推动“蓉品蓉企出川出海”。

来源:川观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