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学校园兴起“奶头乐”,不少大学生深陷其中,家长却不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20:12 1

摘要:李明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考以全市第15名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怎么可能挂科?

妈,我这学期可能要挂科了。"

电话那头,儿子李明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颓废。

48岁的张慧芳手中的锅铲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明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考以全市第15名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怎么可能挂科?

"明明,你是不是生病了?还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张慧芳急切地问道。

"没有,就是...就是学不进去。"

李明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妈,我想退学。"

张慧芳感觉天旋地转,这个曾经让全家骄傲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直到她偷偷来到学校,看到儿子宿舍里的那一幕,才意识到有一种她从未听说过的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无数大学生的青春和未来...

01

张慧芳和丈夫李建国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夫妻俩省吃俭用二十年,就是为了供儿子上学。李明从小就懂事聪明,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榜样。

"我们家明明就是有出息的料,将来肯定能考上好大学。"张慧芳经常这样骄傲地对邻居说。

去年九月,李明如愿考入省城的重点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全家人都兴奋得不得了,张慧芳更是逢人就夸儿子有出息。

开学第一个月,李明每周都会主动给家里打电话,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他说大学的课程很有趣,室友也很友好,还加入了学生会,一切都很顺利。

"妈,大学真的很棒,我觉得我找到了人生方向。"李明在电话里兴奋地说。

"那就好,你要好好学习,争取拿奖学金。"张慧芳嘱咐道。

"放心吧妈,我会的。"

那时候的李明确实很努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错,还拿了一个小奖学金。张慧芳高兴得逢人就夸,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很成功。

然而,从第二学期开始,李明的状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他给家里打电话的频率明显减少了,从每周一次变成两周一次,再到一个月才打一次。而且每次通话时间都很短,总是匆匆说几句就挂断。

"明明最近怎么了?感觉他不太愿意和我们聊天。"张慧芳担心地对丈夫说。

"可能是学习忙吧,大学生嘛,有自己的社交圈了。"李建国安慰妻子,"再说了,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02

但张慧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以前李明会主动分享学校的趣事,会说哪门课有意思,哪个老师讲得好。现在他的话越来越少,问什么都是"还行"、"挺好的"这种敷衍的回答。

更让张慧芳担心的是,李明开始频繁要钱。以前他很节俭,生活费总是够用。现在却三天两头说钱不够,要求家里多打一些。

"明明,你的钱都花哪里了?"张慧芳疑惑地问。

"就是...生活用品啊,还有买书什么的。"李明的解释听起来很勉强。

"书费怎么这么贵?"

"妈,你别问那么多行不行?我又不是乱花钱。"李明的语气变得不耐烦。

春节回家,张慧芳终于见到了儿子。但眼前的李明让她大吃一惊:原本清瘦的孩子明显胖了,眼圈发黑,精神状态很差,整个人看起来没有朝气。

"明明,你怎么胖了这么多?"张慧芳心疼地问。

"可能是伙食太好了吧。"李明随口回答,然后就回房间睡觉了。

整个寒假,李明几乎都在房间里度过。他很少出门,也不愿意和父母多聊天,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对着手机。张慧芳偶尔进房间,发现儿子总是在看手机,但一看到她进来就会迅速切换界面。

"明明,你在看什么?"张慧芳好奇地问。

"没什么,就是看看新闻。"李明回答得很敷衍。

"那你下学期的学习计划制定了吗?"

"没有,到时候再说吧。"李明显得很不耐烦,"妈,你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

03

张慧芳心中越来越担忧,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她试图和儿子深入交流,但李明总是避而不谈,或者草草几句就结束对话。

开学后,李明的表现更让张慧芳担心。他不再主动打电话回家,总是要父母打给他,而且每次都是匆匆挂断。更严重的是,他开始缺课。

"老师说你这学期缺课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张慧芳在电话里质问。

"我...我身体不舒服。"李明支支吾吾地说。

"什么身体不舒服?严重吗?要不要去医院?"

"就是有点感冒,没事的。"

但张慧芳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李明不仅缺课,作业也经常不交,期中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李明同学的变化确实很大,"班主任在电话里说,"他刚入学时表现很好,但这学期明显心不在焉,我多次找他谈话,他都说没问题,但实际情况很令人担忧。"

"老师,他平时都在干什么?"张慧芳急切地问。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据同学反映,他经常整夜不睡,白天在宿舍补觉。至于具体在干什么,他的室友可能更清楚。"

张慧芳挂断电话后,心情沉重到了极点。她的好儿子到底怎么了?

04

五月份,李明突然打电话回家,说自己可能要挂科几门课。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张慧芳几乎崩溃。

"明明,你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慧芳哭着问。

"没发生什么事,就是学不进去。"李明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妈,要不我就别上大学了,回家找个工作算了。"

"你疯了吗?你知道我们为了供你上学花了多少钱吗?"张慧芳情绪失控了,"你就这样放弃?"

"我知道对不起你们,但我真的学不下去了。"李明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挂断电话后,张慧芳和丈夫商量,决定亲自去学校看看情况。她们需要弄清楚,这个曾经优秀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第二天,张慧芳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车。她心情忐忑,不知道会看到什么样的儿子。

到了学校,张慧芳先去找了班主任。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老师,对李明的情况很了解。

"李明的问题确实很严重,"班主任无奈地说,"他这学期的表现判若两人。我怀疑他可能沉迷于某些不良习惯,但具体是什么,他不愿意说。"

"什么不良习惯?"张慧芳紧张地问。

"可能是网络游戏,或者其他什么。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问题,一旦沉迷就很难自拔。"

"那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这需要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光靠外界劝说是不够的。建议您和孩子好好沟通,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

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张慧芳心情更加沉重。她决定直接去儿子的宿舍看看。

05

李明的宿舍在六楼,张慧芳爬楼梯累得气喘吁吁。到了宿舍门口,她犹豫了一下,然后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来儿子的声音。

"明明,是妈妈。"

门开了,李明看到母亲出现在宿舍门口,脸上闪过惊慌的表情。

"妈,你怎么来了?"他匆忙地挡在门口。

"我来看看你。"张慧芳推开儿子,走进宿舍。

宿舍里的场景让她震惊:地上到处是外卖盒子和零食包装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异味。李明的床上乱糟糟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杂物,没有一本教科书。

更让张慧芳吃惊的是,宿舍里的另外三个男生也在,他们都抱着手机,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甚至没有注意到有家长进来。

"明明,这就是你的学习环境?"张慧芳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李明尴尬地看了看室友们,然后小声说:"妈,我们出去说话吧。"

但这时,张慧芳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几个男生的手机屏幕上都在播放着同样类型的内容,那是一些快节奏的短视频,内容看起来很搞笑,但毫无营养。

在学校的咖啡厅里,张慧芳和儿子面对面坐下。李明看起来很不自在,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明明,你告诉妈妈,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张慧芳压抑着情绪问。

"就是...上课啊,学习啊。"李明的回答没有说服力。

"你刚才在宿舍里看的是什么?"

06

李明沉默了很久,最后小声说:"就是一些视频,很轻松的那种。"

"什么视频?学习相关的吗?"

"不是...就是一些搞笑的短视频。"李明越说声音越小。

张慧芳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虽然不太懂网络,但也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刷短视频。

"你每天看这些要花多长时间?"

"也...也不长,就是无聊的时候看看。"

"那你什么时候学习?"

李明再次沉默了。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刚开始就是偶尔看看,后来就停不下来了。现在一不看就觉得很焦虑,但看了又觉得虚度时光。"

听到儿子的话,张慧芳既心疼又愤怒。她不明白,这些看起来很幼稚的视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一个原本优秀的孩子变成这样。

"明明,这些视频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她困惑地问。

"我也说不清楚,"李明痛苦地说,"就是看了很爽,很轻松,不用动脑子。而且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那你的学习怎么办?你的前途怎么办?"

"我也想学习,但就是静不下心来。一翻开书就觉得很枯燥,很痛苦,然后就想看手机。"

07

张慧芳开始理解问题的严重性了。这不是简单的贪玩,而是某种成瘾性的行为。

"你的室友也是这样吗?"

"嗯,我们宿舍四个人,除了一个还在坚持学习,其他三个都差不多。"李明说,"其实很多同学都这样,大家都知道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

"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吗?"

"老师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劝我们自控。"

张慧芳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她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她完全不了解的现象。

当晚,张慧芳住在学校附近的宾馆里。她无法入睡,一直在思考白天看到的一切。她决定第二天再去深入了解一下情况。

第二天,张慧芳又来到儿子的宿舍。这次她有了心理准备,仔细观察了室友们的状态。

她发现,这几个19岁的大男孩看起来都很疲惫,眼神呆滞,完全没有这个年龄应有的朝气。他们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几乎一直抱着手机,不停地刷着各种内容。

"你们不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吗?"张慧芳忍不住问其中一个室友。

那个男生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苦笑着说:"阿姨,我们当然知道浪费时间,但就是停不下来。这些东西就像毒品一样,明知道有害,但很难戒掉。"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太轻松了,不用动脑子,看了就很爽。而学习太痛苦,需要大量的精神集中,相比之下,刷手机简单多了。"

另一个室友补充道:"而且这些平台设计得很聪明,总是能推送你喜欢的内容,让你一直想看下去。"

张慧芳开始意识到,这不是孩子们的意志力问题,而是某种系统性的现象。

08

张慧芳决定去图书馆看看。她想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图书馆里,她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虽然有不少学生在认真学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面上在学习,实际上在偷偷看手机。

她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在认真学习的学生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好,而那些频繁看手机的学生则显得疲惫不堪。

"请问,现在的大学生都这样吗?"张慧芳问一个正在认真学习的女学生。

"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确实很多人有这个问题。"女学生放下笔,认真地回答,"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沉迷于各种短视频和网络内容,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那你是怎么避免的?"

"我把手机设置了时间限制,而且尽量不下载那些容易让人上瘾的应用。"女学生说,"我觉得这些东西就是精神鸦片,看似无害,实际上在慢慢摧毁人的意志力和思考能力。"

这个比喻让张慧芳印象深刻。精神鸦片,这个词汇很准确地描述了她看到的现象。

下午,张慧芳去拜访了一位教育专家。这位专家是李明班主任推荐的,专门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

"您说的这种现象我们很熟悉,"专家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把它称为'数字化成瘾',是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张慧芳问。

"原因很复杂。首先,这些平台的算法设计得很精巧,能够不断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人产生依赖性。其次,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很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这些轻松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现实的途径。"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个人层面要建立自控能力,学校层面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社会层面要关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专家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理解这种现象的本质。这不是简单的贪玩,而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应对。"

09

张慧芳听后感到既恐惧又庆幸。恐惧的是问题比她想象的更严重,庆幸的是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当晚,张慧芳和李明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谈话。

"明明,妈妈今天了解了很多情况,"张慧芳温和地说,"我现在明白你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不爱学习,而是遇到了一种新的困难。"

李明看到母亲理解的目光,眼中涌出了泪水:"妈,我真的不想变成这样。我也想好好学习,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妈妈现在明白了,这不完全是你的错。"张慧芳抱住儿子,"但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我试过很多次戒掉,但都失败了。"

"专家说这需要专业的方法和坚持的努力。妈妈会陪着你一起面对这个问题。"

母子俩聊了很久,张慧芳了解到,李明最初接触这些内容是因为同学推荐,说可以帮助放松心情。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观看的时间,学习效率急剧下降,陷入了恶性循环。

"妈,我有时候一天能看十几个小时,吃饭都顾不上。"李明痛苦地说,"我知道这样不对,但那些内容太容易让人沉迷了。"

张慧芳开始理解儿子的痛苦,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天,张慧芳约见了李明的几个室友和他们的家长。她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的状态感到困惑和担忧,但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真正的原因。

10

"我还以为我儿子是个例,没想到这么多孩子都有类似问题。"一位家长感慨地说。

"关键是我们这些家长对这些新事物一点都不了解,"另一位家长说,"孩子说在看学习视频,我们就信了。"

张慧芳分享了自己这几天的调查发现,大家都感到震惊。

原来他们的孩子正在被一种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东西所控制。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家长问。

"首先要正视这个问题,"张慧芳说,"这不是简单的教育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应对。"

大家决定组成一个家长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和应对这个问题。

回到家后,张慧芳开始深入研究这个现象。她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加入了相关的家长群,发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远超她的想象。

更让她震惊的是,她发现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概念。在一个专业的研究论文中,她看到了这样的描述:"这类内容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奶头乐',其本质是通过提供低质量、高刺激的娱乐内容,让人们在虚假的满足感中消磨时间和精力,从而失去思考和进步的能力。"

张慧芳心跳加速,她继续往下看:"'奶头乐'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社会学理论,指的是那些能让人产生短暂快感但毫无营养价值的活动。在数字化时代,这种现象通过算法推荐和大数据分析得到了极大的放大,正在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因素。"

看到这里,张慧芳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简单的娱乐问题,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社会现象。她想起了儿子那些室友呆滞的眼神,想起了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行为,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恐惧。

就在这时,李明的电话打来了:"妈,我想退学,我真的学不下去了..."

11

听到儿子绝望的声音,张慧芳心如刀绞。但这次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情绪失控,而是冷静地说:"明明,你等等,妈妈马上过来。"

挂断电话后,张慧芳立即收拾行李,再次踏上了去省城的火车。这次,她带着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明确的解决方案。

到达学校后,张慧芳直接找到了那位教育专家。"专家,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什么是'奶头乐'?"

专家听到这个词,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您已经了解到这个概念了?看来您确实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

"是的,我发现我儿子和他的同学们遇到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被'奶头乐'所控制。"张慧芳说,"但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故意设计这种东西?"

然而,接下来专家所说的话,让我的身体瞬间就像如坠冰窖般的颤抖不已……

来源: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