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股书显示,大亚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金属表面处理业务和船舶铸件业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其中金属表面处理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金属表面处理业务使用的磨料、金属表面处理设备以及金属表面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9月12日讯,近日,北交所拟IPO企业大亚股份在北交所官网公布了公司第一轮问询的回复。
招股书显示,大亚股份是一家主要从事金属表面处理业务和船舶铸件业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其中金属表面处理业务主要包括为客户提供金属表面处理业务使用的磨料、金属表面处理设备以及金属表面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在金属表面处理业务方面,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满足高端客户对提升产品表面处理效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的综合需求;在船舶铸件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为船舶制造企业提供高精度、高品质、高可靠的船舶铸件。2024年4月,公司被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出具的证明,2020-2022年,公司生产的船舶用表面处理金属磨料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数量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列第三,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数量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第一。
公司磨料产品
目前,行业内主要从事金属磨料生产销售的国外企业主要包括日本新东 (Sintokogio, Ltd)和美国欧文(Ervin Industries, Inc),国内企业主要包括公司、山东开泰和凤形股份。 在磨料业务方面,公司系目前全球同行业中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金属磨料生产企业之一,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公司可提供全系列的金属磨料产品,按照材质分类,可分为高碳钢、低碳钢、合金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类;按照用途分类,可分为清理类、强化类、喷丸成形类等;按照产品性能分类,既有常9规的高碳钢丸、高碳钢砂,又有更高性能的 3M 低贝钢丸、低贝钢丸等。
在船舶铸件业务方面,公司拥有大型船舶铸件生产过程中的钢丸激冷、铸钢件冒口下成分偏析综合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船舶铸件业务系采用无氮呋喃树脂砂造型工艺,利用仿真软件模拟金属液充型和顺序凝固,配置电炉+LF 炉炼钢,结合氩气净化钢水,能实现对钢水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分析,对钢水含气量进行精准检测,公司船用铸件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机械性能和内部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和国际标准以及国内外各船级社标准要求。大亚机电已熟练掌握高端船舶制造需要的高性能轴系、舵系等铸件的生产技术,并持续为全国各大船厂的豪华邮轮、LPG/LNG/LEG 运输船、冰区航行船及海洋科考船、PCTC汽车船、大型集装箱、VLCC 超级油轮、VLOC 超大型矿砂船及各类船型提供多种类的材质、形状结构、性能要求的船用轴系、舵系专用大 1-1-23 型铸件。
目前,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中国船舶、中国远洋海运、青山控股、江苏新时代造船、恒力重工、招商局、三一集团等知名企业。
业绩方面,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9.68亿元、11.99亿元和6.94亿元,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1亿元和9335万元,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7.96%。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航运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导致全球船舶租金和海运运费等都大幅下滑,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均持续下降,全球船舶行业进入相对低迷的阶段,全球船舶行业自 2016 年以来逐渐回暖。
尤其是在2023年COVID-19疫情逐步结束之后,随着全球贸易与经济联系的重新开放,2023 年度,全球三大造船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全球造船完工量 842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17%;新接订单量 10,691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29.73%;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船企手持订单量 25,36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7.61%。
同时,随着欧美日韩尤其是美国头部造船公司逐步退出市场,国内造船业更是在近年来迎来了一轮高景气周期。2024 年度,我国造船完工量 4,81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13.85%;新接订单 量 11,30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8.78%;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手持订单量 20,87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49.74%。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55.7%、74.1%和 63.1%。
数据显示,2023 年,121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37 亿元,同比增长 20.0%;实现利润总额 259 亿元,同比增长131.7%。随着世界造船业景气度的逐步复苏以及中国造船企业在全世界占比的快速提高,未来大亚股份有望持续受益于这一趋势实现稳步增长。
来源:犀牛之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