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什么是要素?为什么要选这10个区域开展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改革又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如同庄稼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播种施肥一样,企业要生存发展乃至长成“参天大树”,也需要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营养元素”的浇灌,不可或缺。所有这些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统称为要素。
要素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之外,技术、数据、资源等新型要素近年来不断涌现。这些新型要素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来说,却至关重要。就拿数据来说,价值堪比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可见其作用非同小可。
当前,我国97.5%的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却仍相对滞后、发育不充分。如何打破僵局,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要素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减少资源错配和闲置浪费,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一切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正是此次改革的深层动因。
要素改革涉及领域广,不同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加上各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也不尽相同,很难做到“齐步走”。因此,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更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为今后向全国复制推广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之所以选择这10个地区,正是因为它们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2024年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他们先“打好样”,能为改革开个好头。
这项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数据、人工智能、空天、深海、频谱、新能源……任何一种资源要素的背后,都意味着一个甚至是十几个庞大的新产业、新赛道,它们一旦能实现高效的市场化配置,将有力促进新产业新赛道的发展。比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从自动驾驶到包揽家务,诞生了无数细分赛道,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让无数人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对老百姓来说,这次改革试点也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户籍便捷迁移、居住证互通、电子凭证互认、流动人口信息共享……试点方案中的这些措施,有助于让更多人获得市民待遇,在就业、入学等方面平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更多人才找到合适的岗位,尽情发挥聪明才干。
当要素能自由流向高效率领域,当创新者能获得应有回报,当生态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就有了坚实支撑。以这次改革为起点,我们要让市场活力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