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我盯着盘面、翻遍政策文件、调研了3家海南本地企业后,发现一个被“低估”的板块——海南。更关键的是,板块里藏着3匹“黑马”:海马、王府井,还有“发展”(懂行的老股民,一眼能猜到是「海南发展」)。
市场震荡时,为什么海南板块突然“冒头”?
最近后台被问得最多的是:“大盘跌跌不休,还有能安心拿的板块吗?”“手里的票套牢,有没有新方向能抄底?”
说实话,我盯着盘面、翻遍政策文件、调研了3家海南本地企业后,发现一个被“低估”的板块——海南。更关键的是,板块里藏着3匹“黑马”:海马、王府井,还有“发展”(懂行的老股民,一眼能猜到是「海南发展」)。
为什么是它们?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政策红利+业绩反转+资金暗涌”三重逻辑在推动。更重要的是,这和你的账户息息相关:海南是国家“对外开放试验田”,每一次政策落地都催生出过十倍股(比如过去的海南瑞泽、海峡股份);而这3家公司,恰好站在“新能源+免税+自贸港基建”的黄金赛道上。今天把“压箱底”的逻辑拆透,看完你就明白,这波机会离你有多近。
多数人对海南板块的印象,还停留在“自贸港政策出台时,股价暴涨暴跌”的炒作阶段。但从2024年开始,海南板块彻底“变了味”——政策从“画饼”到“落地”,公司从“讲故事”到“赚真钱”。
先看几组关键数据:
政策端: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攻坚年(2025年底前要具备封关条件)。上半年,海关总署、财政部联合发布《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税政策实施方案》,明确“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细则,相当于给企业和个人发“减税大礼包”。
经济端:海南上半年GDP增速6.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2%)。其中,旅游业收入同比增22%(国际游客数量恢复至2019年的8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3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40%(全国第一)。
资金端:北向资金近一个月净买入海南板块个股超12亿;公募基金对海南主题基金的持仓比例,从Q1的0.8%提升至Q2的2.3%,机构开始“真金白银”进场。
这意味着,海南板块不再是“短期炒作”,而是中期业绩驱动的趋势性机会——政策落地带来真实的企业盈利改善,资金才会持续流入。
很多人不知道,海马是海南本土唯一的整车制造企业,也是最早布局新能源的车企之一。它的爆发,源于“海南场景+技术突破+政策扶持”三重共振:
海南场景红利:海南是全国首个“全域新能源汽车试点省份”,2025年起,全省新增及更换的公务用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目标超50%。这相当于给海马“家门口的市场”下了“强制订单”。
技术+产能落地:海马投资50亿建设的“海口新能源智能工厂”,年产能15万辆,今年上半年已投产。工厂主打“插电混动+纯电”车型,其中海马7X-E纯电MPV,续航超600公里,是海南旅游租车市场的“新宠”(某旅游平台数据:7X-E订单量占海南新能源租车的30%)。
业绩反转信号:2025年中报预告,海马净利润同比增120%,扣非净利润首次转正。要知道,过去5年,海马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这次转正意味着“转型成功,开始赚真钱”。
潜在催化剂:海南计划推出“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旅游租车补贴”政策,若落地,海马销量或再上台阶。
王府井能成为海南黑马,核心是“免税牌照+海南布局”的稀缺性
免税牌照的含金量:全国仅有8张免税牌照,王府井是2020年新增的“独苗”。今年上半年,王府井海口免税店(位于海棠湾)销售额同比增45%,其中奢侈品(如LV、Gucci)、美妆(雅诗兰黛、兰蔻)销量增速超60%。
商业版图的协同效应:王府井不仅有免税店,还在海口、三亚布局了“百货+购物中心”。比如三亚王府井海垦广场,引入了海南首家“室内滑雪馆+高端影院”,成为本地年轻人和游客的“打卡地”,上半年商场客流量同比增38%,租金收入增25%。
政策红利加持:海南封关后,“离岛免税”额度或从10万元提升至15万元,且免税商品品类将扩大(传闻将纳入奢侈品手表、珠宝等)。王府井作为“全牌照选手”,直接受益于额度提升和品类扩容。
潜在风险:若中免(中国中免)在海南新开大型免税店,可能对王府井形成短期分流压力。
“发展”指的是海南发展(股票代码:002163),它的爆发逻辑是“自贸港基建+免税产业链+国企改革”:
幕墙业务的垄断性:海南发展是国内“高端幕墙龙头”,海南自贸港的标志性建筑,几乎都由它承建:海口国际免税城(幕墙供应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T2航站楼(幕墙+采光顶)、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上半年,公司幕墙订单金额同比增58%,且毛利率高达32%(建筑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5%)。
免税产业链的延伸:公司通过参股“海南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间接投资了多家免税供应链企业(如免税商品物流、仓储公司)。随着封关临近,免税商品的物流、仓储需求暴增,这些参股公司将为海南发展带来“投资收益+业务协同”双重利好。
国企改革的预期:海南发展实控人是海南国资委,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年”。市场预期,海南发展可能通过“资产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如海南本地的港口、物流资产),实现“市值管理+业务升级”。
潜在催化剂:海南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若宣布“重大投资项目”,或国企改革方案出台,股价可能迎来脉冲式上涨。
市场上热点那么多,资金为啥独宠海南这3家公司?本质是资金在找“确定性+想象力”的平衡:
海马汽车:既有“新能源汽车”的高弹性(赛道爆发式增长),又有“海南本土+业绩反转”的安全性(基本面改善,不是纯概念炒作)。适合“博弈业绩弹性”的资金。
王府井:既有“免税消费”的长期想象力(中国消费升级+海外游客回流),又有“商业零售”的业绩稳定性(百货业务能提供现金流)。适合“长期配置+短期催化”的资金。
海南发展:既有“自贸港基建”的政策确定性(封关必须搞基建),又有“国企改革+免税延伸”的故事性。适合“博弈政策红利+重组预期”的资金。
从资金流向也能验证:
海马汽车:近5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增加8000万,杠杆资金“加仓干”;龙虎榜显示,游资和机构专用席位“互道SB”,分歧中放量上涨,说明资金认可度高。
王府井:北向资金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持仓比例从0.8%提升至1.5%;沪股通席位(如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买入主力,外资“长期看好”。
海南发展:股价在底部横盘半年后,最近3周放量突破年线,股东户数减少12%,说明“筹码在集中,主力在吸筹”。
机会再诱人,也要警惕风险: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海南封关涉及海关、税务、外汇等多部门协调,若某些政策(如免税额度提升、封关时间)推迟,板块可能回调。
应对:分批建仓,不要一次性满仓,用“时间分散风险”。
个股业绩爆雷:比如海马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王府井免税店客流下滑、海南发展订单不及预期,都可能导致股价下跌。
应对:密切跟踪中报、季报业绩,若业绩增速低于20%,考虑止盈或止损。
板块短期过热:若海南板块一周内涨幅超15%,可能触发“获利盘回吐”,导致回调。
应对:设置“止盈点”,比如盈利20%后,减仓一半锁定利润。
结语:普通人如何把握海南机会?
想博弈“短期弹性”:选海马汽车(新能源+海南场景,资金活跃度高)。
想追求“长期稳健”:选王府井(免税+商业,业绩确定性强)。
想博弈“政策+重组”:选海南发展(基建+国企改革,想象空间大)。
下周若海南板块高开低走(受大盘影响回调),是低吸机会;若放量突破前高(比如海马突破12元、王府井突破35元),说明趋势确立,可小仓位跟进。
若怕踩雷个股,可关注海南ETF,一键布局海南板块核心公司,分散风险。
互动时间:
你觉得海南板块这3匹黑马,谁能成为“十倍股”?或者你更看好海南哪个细分领域(旅游、新能源、免税、基建)?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选3个优质评论,送“海南板块深度研报大礼包”(含机构调研纪要、政策文件解读)。
另外,每天15:00,我会在直播间实时跟踪海南板块的“资金动向、龙虎榜、消息面”,记得点关注,别错过关键行情~
来源:星愈情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