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干婚现象增多,扩散至全国,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9:33 1

摘要:成家立业,这四个字在老一辈人心中分量极重,婚姻如同一日三餐,是人生必经之路。那时,媒妁之言牵起姻缘,花轿高抬,两家欢喜,满堂喜庆。而今,时代流转,婚姻在许多人眼中却成了一件沉重的事,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结婚仿佛成了需要反复权衡的决定。2024年,上海登记结婚的新

成家立业,这四个字在老一辈人心中分量极重,婚姻如同一日三餐,是人生必经之路。那时,媒妁之言牵起姻缘,花轿高抬,两家欢喜,满堂喜庆。而今,时代流转,婚姻在许多人眼中却成了一件沉重的事,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结婚仿佛成了需要反复权衡的决定。2024年,上海登记结婚的新人仅有90167对,相较2023年的104210对,下降了13.5%。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婚姻态度的悄然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干婚”这一现象逐渐浮现。5月5日,东莞电视台主播金海在短视频中提及这一概念,引发了广泛共鸣。所谓“干婚”,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离婚,而是夫妻关系在情感上早已冷却,仅维持形式上的婚姻。这类夫妻多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抚养孩子,对外依旧是一对体面的伴侣,但内心早已各自独立,生活上甚至AA制,连日常开销都互不干涉,宛如合租的室友。

金海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外地姑娘在上海读书后成家立业,生活看似美满,丈夫事业有成,家庭经济无忧,外人羡慕不已。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婚姻早已失去了温度。两人虽未争吵,却也无交流,孩子成了维系这段关系的唯一纽带。他们不愿离婚,是怕伤害孩子,也是顾虑社会眼光,更担心一旦分开,房贷、事业、社交圈都会受到冲击。于是,他们选择继续“合作”,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婚姻,彼此尊重,互不打扰。

这种模式在上海并不罕见,它背后是现实压力的累积:高房价让人难以独自承担生活成本,职场竞争让人不敢轻易“出格”,传统观念又让家庭成为社会评价的重要标准。于是,许多人选择了这种折中的方式——不离婚,也不再相爱,但共同守护一个家的外壳。

然而,这并非全然是消极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它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婚姻更理性的认知:婚姻不仅是浪漫的结合,更是责任与现实的平衡。有些人虽无激情,却仍能和平共处,为孩子营造稳定环境,为彼此保留体面。这种“清醒的婚姻”或许少了些热烈,却多了一份成熟与担当。

如今,这种现象已不止于上海,正悄然蔓延至更多城市。有人不解,有人唏嘘,但也有人理解。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守住一份平静,也是一种智慧。婚姻的形式在变,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从未改变。只要心中有光,无论何种生活方式,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温暖之路。

来源:胖嘟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