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先来算笔实在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平均到每月才3267元。假设你比平均强点,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税后月薪拿到8000(这已经超过全国至少70%的打工人了),每月硬存5000,一年6万,存够100万需要整整17年
我先说结论吧:对绝大多数普通打工者来说,存100万难度极大,可能需要15-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不仅是个数字游戏,更是一场与生活成本的漫长博弈。
咱们先来算笔实在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平均到每月才3267元。假设你比平均强点,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税后月薪拿到8000(这已经超过全国至少70%的打工人了),每月硬存5000,一年6万,存够100万需要整整17年,这还不算房租上涨、生病失业等意外开支。若是夫妻两人共同奋斗,时间可能缩短至10-15年,但前提是期间不能失业、没有重大支出。
现实中的三座大山让存钱之路更加艰难
房价压身:北上广深房租占工资20-40%是常态,二三线房贷月供也要3000以上。买个偏远点的房子,通勤时间直接奔2小时去,时间成本也是钱。
教育医疗:孩子上学、老人生病,随便一项就能掏空半年积蓄。现在幼儿园每月1000-2000元已是常态,更别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消费陷阱:网红餐厅、直播间抢货、旅行打卡...社交媒体时刻刺激你花钱。同事间的攀比、朋友圈的光鲜,都在不动声色地掏空你的钱包
真正能相对轻松存钱的,只有两类人:体制内精英(尤其是金融、能源等国企中层)和互联网大厂高管和销售精英。前者年薪30-50万且稳定,后者可能靠股票期权一次性兑现百万。但这类人占就业人口不到5%。
普通人想缩短周期,只有三条险路
玩命卷职场:赌晋升涨薪,但35岁危机悬在头顶且随时被裁员,对身体健康还有危害。
投机搞副业:炒股、炒币、开店,九死一生,A股散户每天都在用真实经历告诉你这几乎很难,实体店倒闭浪潮一波接一波。
极致低欲望:住城中村、吃挂面汤,但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如此,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拼。
所以别被人人年薪百万的短视频骗了。根据央行数据,全国存款超过50万的人口仅占0.37%,能存到100万的更是凤毛麟角。现实中,存下第一个100万,对普通家庭往往需要两代人接力,夫妻省吃俭用20年,再加上父母积蓄帮衬。
这不是贩卖焦虑,而是清醒认知。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设定阶段性存款目标+稳健理财+提升技能,比死磕100万更实际。毕竟,疫情后的世界,现金在手才是王道。记住一点,积累财富是场马拉松,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跑得久、跑得稳。
来源:墨岚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