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闹大了!罗永浩深夜“研究”西兰花,西贝这回恐难逃一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05:48 2

摘要:9月13日凌晨3点21分,创业界著名相声演员、行业冥灯、首席吐槽官罗永浩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如何仅使用冷冻技术,不用防腐剂的情况下,给有机西兰花的保质期做到24个月?并且还能用它做成适合给儿童食用的菜肴?”

半夜三点不睡觉,你会干什么?刷手机?看剧?或者,像罗永浩罗太君一样,研究怎么让一棵西兰花活两年?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活两年”。

9月13日凌晨3点21分,创业界著名相声演员、行业冥灯、首席吐槽官罗永浩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连串的灵魂拷问:“如何仅使用冷冻技术,不用防腐剂的情况下,给有机西兰花的保质期做到24个月?并且还能用它做成适合给儿童食用的菜肴?”

中年夜尿的起夜福利,就这么献给了一颗跨越时空的西兰花。

这一切的源头,是前几天有媒体记者探访了西贝在杭州的一家门店后厨。这一探,可探出了大新闻。记者发现,西贝旗下卖出超过1100万份、作为招牌之一的儿童餐,里面的鸡翅和西兰花都不是新鲜现做的,而是冷冻包装的预制品。鸡翅保质期9个月,而西兰花的保质期,赫然写着——24个月。

两年!一棵西兰花,从被采摘下来,经过清洗、加工、冷冻、包装、运输、储存,再到最后被加热,端到你家孩子的餐桌上,它的人生旅程可能比你孩子的年纪还长。

为了自证清白,他们搞了一场媒体直播,开放后厨。结果呢?硬生生从“自证”变“自曝”。镜头之下,观众们不仅看到了更多贴着长长保质期标签的冷冻包装食材(包括保质期18个月的鱼和袋装鸡汤),还发现他们的后厨几乎找不到传统的中餐炒灶,主要设备是电磁炉和蒸烤箱。这画面,彻底坐实了其“加热厨房”的本质,与消费者心目中“现炒现做”的中餐厨房相去甚远。

面对汹涌的舆论,西贝的回应却试图在“概念”上做文章。西贝堂而皇之地用“冷冻锁鲜”、“气调包装”等专业术语把这招装扮得高大上。听上去似乎无懈可击:漂烫→速冻→氮气充填→全程-18℃冷链,他们甚至还搬出了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称该标准将中央厨房制作的食材(3R级及以下)归为“预制餐食”而非“预制菜”,因此自家产品不算预制菜。

好家伙,这波操作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纸上谈兵”。消费者谁在乎协会标准里怎么文绉绉地定义?在老百姓的常识里,凡是提前做好、密封包装、保质期漫长、吃之前需要加热一下的东西,它就是预制菜!你把它叫做“中央厨房预制的半成品”或者“标准化食材”,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这就好比,你非说“番茄”是水果而不是蔬菜,所以在鱼香肉丝里放番茄不算违规——消费者只会觉得你是在狡辩。

家长愿意支付这个溢价,买的是什么?买的不就是“健康”、“新鲜”和“安心”吗?

当你发现,这份昂贵儿童餐里的核心蔬菜,是一颗可能比你孩子年龄还大的“化石”西兰花时,那种被欺骗感和心理不适感是巨大的。即便你搬出所有国家标准证明它“安全”,也无法弥补消费者在情感和信任上的崩塌。

罗永浩的这一问,看似调侃,实则一刀戳中了当下中国餐饮行业最大的痛点:工业化、标准化的扩张需求,与消费者对“锅气”和“新鲜”的原始期待之间,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西贝儿童餐

它面对的,不是一个较真的罗太君,而是千千万万个开始觉醒、追求真相的消费者。经此一事,国家对餐厅预制菜的规定也是加了个新的紧箍咒——预制菜必须要明示!可见这件事是真的闹大了。

老罗的夜尿,这次可能真冲垮了餐饮行业“皇帝的新衣”,现在看来,首当其冲的西贝能不能活都是个问题。

---

来源:青青子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