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句吐槽,把西贝逼到开后厨;预制菜到底谁在“偷工减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02:42 1

摘要:上周末,一条微博把西贝和罗永浩扯到了一。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又贵得离谱”,瞬间点燃话题。西贝创始人一言不就宣布要打官司,还公开诺全国门店开放后厨,让消费者现场看菜怎么做。两个人各摆一桌,让原本有点抽象的“预制菜”概念一下子变得热闹又现实。

上周末,一条微博把西贝和罗永浩扯到了一。罗永浩一句“全是预制菜,又贵得离谱”,瞬间点燃话题。西贝创始人一言不就宣布要打官司,还公开诺全国门店开放后厨,让消费者现场看菜怎么做。两个人各摆一桌,让原本有点抽象的“预制菜”概念一下子变得热闹又现实。

那到底什么算预制菜?行业里并没统一口径。有人说,只要不是从头到尾在门店现炒,就是预制菜;商家那边则把“完全中央厨房做完、门店只加热出餐”的情况才叫预制。打个比方鱼香肉丝如果在央厨煮好冷冻,到店直接回锅,那就是预制;如果只是把肉切好、过了油,然后在店里配料下锅完成,那就被称作“半成品加工”,不列入预制范畴。

西贝这回态度很鲜明——门店菜不是成品加热,凡是中间还要门店完成的步骤,他们就不认为是预制。为了证明清白,他们准备开放后厨、公布所谓“罗永浩菜单”,等你来验货。这招够直接,也够戏剧性,等于把争议搬到消费者面前,让大众做裁判。

有意思的是,西贝自己也不是没有试水过预制菜。几年前他们推出过带牌子的预制产品,想打家庭市场,但销量并不太理想。这也说明一个事实餐饮品牌和家庭预制菜是两码事,消费者对“餐厅味道”和“家里加热”的期待不一样。

监管层这两年也开始介入,明确要求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要做到明示,尤其是外卖场景。这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透明化变成了标配,隐瞒成分和工艺越来越难站住脚。

老百姓的态度很现实。有的人觉得预制菜方便、稳定,适快节奏生活;有人则念着锅气和那口子做的“现炒味道”,听到预制两个字就心里翻白眼。其实预制菜并不天然是坏事,它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问题在于商家在宣传时把“现做”和“预制”模糊处理,消费者没有被告知,这才是矛盾的根源。

这场“名人互怼+后厨直播”的戏码,短时间内会把预制菜的定义、标准和透明度推上台面。对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收获是有机会知道自己付的钱买到了什么;对餐饮商家来说,公开说明比事后反驳更省力。

你会亲自去西贝的后厨验货,还是觉得看微博就够了?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皮孩战士gy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