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徵明,作为明代书画大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他的行书风格独特,早年取法苏轼、黄庭坚,中期转向赵孟頫、智永,晚年上溯晋唐,最终形成了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的“文氏行书”风格。
在书法的长河中,文徵明的行书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行书《山水诗册页》,感受那份蕴含在笔墨间的诗意与韵味。
文徵明,作为明代书画大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他的行书风格独特,早年取法苏轼、黄庭坚,中期转向赵孟頫、智永,晚年上溯晋唐,最终形成了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的“文氏行书”风格。
这套《山水诗册页》,各纵27.4、横14.9厘米,虽尺幅不大,却浓缩了文徵明高超的书法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用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线条骨肉匀停 ,刚柔并济。起笔时,或藏锋含蓄,或露锋灵动,如“岁”字起笔沉稳,为整个字奠定基调;行笔过程中,笔势流畅自然,笔画之间呼应连贯,“暮”字的笔画衔接巧妙,一气呵成;收笔时干净利落,又不乏韵味,如“天”字最后一笔,潇洒而不失稳重。
从结体上看,字的大小、疏密安排恰到好处。有的字结构紧凑,如“雪”字,笔画紧密却不觉局促;有的字则较为舒展,像“风”字,撇捺伸展,极具张力 ,二者相互映衬,使整幅作品富有节奏感。同时,文徵明还巧妙地运用了揖让避就的原则,如“欲”字,左边“谷”部与右边“欠”部相互避让,和谐统一。
在墨法上,他注重墨色的浓淡变化,时而浓墨重彩,凸显笔画的厚重有力;时而淡墨轻扫,营造出空灵的意境,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诗韵与墨香相互交融,展现出独特的文人雅意。
《山水诗册页》不仅仅是书法的展示,更是诗与书的完美结合。诗的意境通过书法的笔触得以升华,书法又因诗的内涵而更具韵味,让我们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