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傅,这些废旧物品不能运进镇里,咱们得守好环境和安全的关口。”日前,在秀洲区新塍镇与邻镇交界的废品运输检查点,工作人员正耐心劝导一名试图运输废旧物品的货车司机。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蒋彧淼 通讯员 于冬洋
本报讯 “师傅,这些废旧物品不能运进镇里,咱们得守好环境和安全的关口。”日前,在秀洲区新塍镇与邻镇交界的废品运输检查点,工作人员正耐心劝导一名试图运输废旧物品的货车司机。
自废品回收场所专项整治百日攻坚启动以来,新塍镇以“规范秩序、消除隐患、提升品质”为核心目标,整合多部门力量,通过全链条举措,让镇域环境悄然焕新,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增强。
当天上午9点,镇专班工作例会上,各部门负责人正围绕前一日整治进度展开复盘。“钱码头村还有2家违规废品回收场所未完成搬离,我们要联合村网格员再次上门,帮经营户解决搬迁难题。”新塍镇应消办主任曹永学话音刚落,一旁的新塍执法中队中队长王沈云便接话:“我们中队已经安排好了人员和车辆,随时配合违建拆除和搬运工作。”这样高效协同的画面,是新塍镇构建“上下联动”攻坚格局的缩影。
自7月初镇级动员部署会召开后,镇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高频次赴钱码头村、西文桥村、桃园村等重点区域督导检查,各部门、各村(社区)迅速行动,专班每日复盘优化分工,为整治按下“加速键”。
在西文桥村,搭载小喇叭的巡逻车正缓缓驶过村道,“请大家积极配合废品回收场所整治,共同守护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清脆的播报声在街头巷尾回荡。“以前村里经常能看到废品堆,现在不一样了,路上干净了。”村民陈阿姨笑着说,她还主动在村民群里转发整治政策,带动邻里一起支持攻坚工作。
为让整治理念深入人心,新塍镇打出“线上+线下”宣传组合拳,线下在人员密集区张贴公告、悬挂横幅,消防宣传车每日在重点区域广播,网格员开展“入户宣教”600余次;线上通过“郝老师课堂”科普隐患知识,累计覆盖8000余人次,如今整治知晓率已达100%,群众主动参与的氛围愈发浓厚。
走进桃园村,曾经杂乱的废品回收点已不见踪影,几名工人正忙着拆除违规搭建的棚屋。“之前担心搬迁麻烦,没想到镇里不仅帮我们联系了新的存放点,还组织工班全程帮忙搬运。”经营户赵师傅说。
为推动经营主体有序搬离,联村干部组建专班,逐户上门发放《限期搬离通知书》,针对搬迁难题,全程提供协助。截至目前,全镇501个违规废品回收场所中,已有492个完成搬离,整改率达98.24%,累计拆除违建8341平方米。
在镇域主要交通路口的检查点,监控设备实时运转,值班人员仔细核查每一辆过往货车。“我们24小时值守,累计拦截劝返违规废品运输车辆408辆次,现在废旧物品流入量比以前降低了至少80%。”检查点负责人介绍道。
为防止问题反弹,新塍镇建立每日复核机制,对已整治的424个场所开展“回头看”,还构建起“镇专班月核、村社周查、网格员日巡”的三级联动排查机制,同时推行“双随机+群众监督”监管模式,鼓励群众举报违规复工场所。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紧盯后进区域,推动整改提速,同时让先进区域进一步优化提升,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新塍镇党委委员李锋在督导时表示,新塍镇正以百日攻坚为契机,绘就环境与安全双优的新图景,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与活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