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引发的血案”,罗永浩大战西贝三百回合,真相曝光引质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7:36 2

摘要:2025年9月12日晚上,罗永浩那场关于西贝预制菜的直播刚进行到一小时,相关话题就闯进了微博热搜前十。

2025年9月12日晚上,罗永浩那场关于西贝预制菜的直播刚进行到一小时,相关话题就闯进了微博热搜前十。

屏幕里,他把一叠西贝后厨的照片逐张展开,有印着“保质期18个月”的去刺黄花鱼鱼柳包装,有标注“24个月”保存期的羊排,还有袋口写着“堂食袋装”的小牛焖饭牛肉包。

全程他没说一句“预制菜不对”,只反复对着镜头强调:“咱们去餐厅吃饭,总得知道自己吃的到底是现做的,还是提前备好的吧?”

他没像过去砸西门子冰箱、跟王自如辩论时那样“硬刚”,反而先绕开了“预制菜是否健康”这个容易引争议的话题,直接抓住了消费者最在意的“知情权”。

本来想他可能会拿“添加剂”说事儿,但后来发现他根本不碰这个雷区,只盯着“西贝宣称现做、实际用预制”这一个点。

这就像把自己站在了千万消费者这边,西贝后续不管是反驳还是整改,都像在跟大家的基本期待对着干。

之前有个饮品品牌被质疑添加剂问题,人家没辩解,直接把配料表全晒出来,反而扭转了口碑,罗永浩这次其实是同一个思路,只不过用直播把关注度拉到了最大,连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说的“舆论战要争认同”,都被他落到了实处。

西贝这边的应对,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直播结束没几个小时,西贝就推出了所谓的“罗永浩套餐”,还说要公开制作过程,但这些动作看着热闹,其实都没跳出罗永浩设的圈子,大家关心的是“你之前为啥不说”,不是“现在要做什么”。

更让人费解的是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的话,他说“生意可以不做,是非必须说清”,还提到自己陷入了“自证清白的循环”。

老实讲,现在的消费者早不吃“委屈牌”了,以前没互联网的时候,老板说句委屈可能有人同情,现在大家更想看到“你打算怎么改”,不是听你辩对错。

最让西贝失分的,还是一线厨师的回应,有媒体去后厨采访,问鸡汤是不是现熬的,厨师先说“是”,等追问“熬完的鸡肉去哪了”,又改口说“用水兑料包”。

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比罗永浩的直播还伤信任,本来大家就半信半疑,这么一闹,那点仅存的信任直接没了。

其实这次舆论发酵这么厉害,预制菜只是个导火索,西贝真正的问题,在于“贵”得让消费者觉得不值。

21块钱一个的馒头、108块钱5根的羊排、59块钱一份的番茄莜面,之前还因为“3只蒸饺29块”被说“天价”,我身边有朋友就吐槽“月薪两万都不敢常去西贝”。

对比一下其他中式连锁餐厅,老乡鸡人均二十多就能吃饱,乡村鸡也差不多这个价,就算是定位稍高的小菜园,人均也才七十。

西贝人均九十的价格,本来就需要让消费者觉得“花得值”,可这次预制菜的事一出来,大家自然会琢磨:“花这么多钱,吃的还是冻了一年多的半成品?”

更关键的是,西贝的定位和实际做法有点拧巴。

这些年它一直想做“家庭欢聚餐厅”,跟华与华合作喊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还搞了儿童识字菜单,服务员也会帮着带娃,超九成门店都开在商场里,明摆着是想做中产家庭的生意。

可中产家长带孩子出去吃饭,最在意的就是食材新鲜和健康,这次预制菜的事,正好戳中了他们的敏感点。

如此看来,西贝没搞懂,家长愿意为儿童餐多花钱,是相信你能提供“新鲜、透明”的食材,不是因为有带娃服务。

一旦这个核心信任没了,再花哨的服务也留不住人。

那西贝就真的没翻盘点了吗?倒也不是。

老实讲,餐饮行业认错一点都不丢人,之前海底捞出了食材储存问题,写了七页长信把问题和整改措施说清楚,后来不也慢慢赢回了好感?巴奴老板杜中兵之前遇到争议,深夜开直播道歉,还承诺“假一赔十”,大家也买账。

西贝要是别纠结跟罗永浩打官司,早点跟消费者说“之前没做好知情权,现在我们把预制菜和现做菜分开标清楚”,效果可能比硬扛好得多。

打官司这事儿,耗时耗力不说,还会一直把品牌架在火上烤,罗永浩已经立住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人设,不管官司输赢,西贝的口碑都得受影响,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价格调整

现在餐饮行业不好做,海底捞、呷哺呷哺上半年营收都在降,该打折的打折,该发券的发券。

刚上市的小菜园也说,下半年要把客单价降到五六十。

西贝人均九十的价格,在现在这个竞争环境里,太扎眼了。

要是能推出些“家庭平价套餐”,比如“两大一小八十多块”的组合,让价格更贴近“家庭餐厅”的定位,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也能少点。

另外,西贝的儿童餐其实是张好牌。

很多家长去西贝,就是冲儿童餐去的。

要是能把儿童餐的食材来源、营养成分写得明明白白,比如“这道儿童羊排来自内蒙古草原,每份含多少蛋白质、维生素”,再把检测报告摆出来,家长看着放心,可能就不会太在意预制菜的事了。

毕竟对家长来说,孩子吃得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西贝要是把这张牌打好,说不定还能拉回不少好感。

说到底,这次罗永浩和西贝的争执,不是谁口才好谁就能赢的事,核心还是餐饮品牌得懂消费者。

现在大家越来越清醒,你得把实话说在前面,把钱花在大家能看到的地方。

西贝要是能改改之前“辩对错”的硬脾气,多听听消费者的想法,就算这次受了挫,以后未必不能翻盘。

毕竟餐饮做的是长久生意,信任没了,才是真的输了。

来源:点尘看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