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上午,三门峡市检察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对市检察院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上的交流发言
编者按:9月16日上午,三门峡市检察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对市检察院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总结,研究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现将部分学习体会摘要刊登,供学习参考。
市纪委监委驻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市检察院党组成员田世锋:一要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凝聚作风建设强大合力。党的作风只有通过每个党员的日常言行、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等具体实践展现出来,才能被人们感知和了解。党的作风建设不是哪一级党的组织或者某一个领导干部、党员单独的责任,而是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在工作中要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就要一体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同向发力机制,开展常态化会商,共同分析研判问题风险,研究工作举措,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同向发力。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推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二要完善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构建作风建设立体防线。充分发挥好案件查办这个最有力的监督作用,大抓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作风问题集中表现为“四风”问题,腐败问题则涉及更为严重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二者在性质、程度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别,究其本质都是党员和公职人员背离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动摇、无视群众利益的外化表现,是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失范行为,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只查腐败不纠歪风,腐败就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不持续加固作风堤坝,腐败治理的成果就难以维持和巩固。只有准确把握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阻断两者间的互相转化,才能构建作风建设立体防线。以“同查同治”严惩风腐交织问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三要完善党性教育机制,夯实作风建设思想根基。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后续工作,勇于直面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狠刹各种不正之风,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党员提高觉悟、增强党性的实践过程。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坚持党性原则,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作风就一定过硬;如果背离党性原则,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就容易导致公心失守、原则退让,作风漂浮、生活迷失,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必须正本清源、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这就要强化理论武装,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驰而不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滋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烧旺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党性锤炼的“大熔炉”,经常红脸出汗,及时清除思想灰尘,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常态化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等,推动廉洁文化直抵人心。
市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李扬:一是快。效率折射态度,态度体现作风。办公室作为检察“中枢”必须快字当头,对上级部署、党组决定、领导要求保持闻令而动的政治担当,第一时间台账管理、部署交办、督查问效。对牵头事项保持紧抓快办的实干精神,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精神,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对重点事项保持枕戈待旦的备战意识,增强工作前瞻性和预见性,打好提前量、掌握主动权。二是稳。办公室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内外、联系各方,在文件处理、事务办理上要把握不同部门关切,涉及多部门的要主动听取意见、通盘考虑协调,通过工作合理分配、任务精准明责推动同题共答,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面对复杂事务要多想一步、深想一层,稳妥提出拟办意见服务领导决策,做到急事缓办、缓事急办、大事静办、难事细办,确保各项工作行稳致远。三是严。发挥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在办文、办会等方面严格落实字数、频次、规模等硬性要求,全力为检察工作减负增能。协助院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政治要求和制度安排,规范印章使用、保密管理、档案借阅等服务保障性工作,以严格管理守好工作底线,切实防范风险隐患。 四是准。发挥以文辅政、参谋助手作用,在重要文稿、重要文件起草时严把政治关、政策关、内容关,确保材料契合上级精神、符合规范要求,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策、行之有效。发挥检察信息反映情况、服务决策的渠道作用,对表述、数据、事例等反复求证,做到信息采编不主观臆断、不以偏盖全、不盲目定性,为院党组决策提供“第一来源”和“最可靠来源”。五是细。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但更应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坚持将“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作为基本要求,对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做到事前全流程、全要素推演,事后全过程、各环节复盘,力争服务保障“零失误”。用心做好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联络工作,以更加细致的举措实化两个转化机制运用,提高对外联络工作的精度和成效。 六是实。做好办公室工作既要有实干的态度,更要有干成的实力。要经常性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总书记对办公厅(室)作风建设的特殊要求,引导部门干警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发挥办公室在学习上级文件“近水楼台”优势,依托“三会一课”加强创新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通过部门AB岗狠抓实战训练、业务锻炼,注重敢于担当、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养成,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凝聚力。
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主任白彦安:一是必须以案为鉴,将“敬畏”二字深植于心。警示教育的关键在于“入心入脑、引以为戒”。我们要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清醒认识到廉政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虽然我们不直接负责重大工程项目、不经手大额资金,但案件受理分流、审查研判、调查核实、提出监督意见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容忽视的现实风险。可能因人情干扰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可能在外出调查核实中出现食宿、交通标准执行不严格问题;也可能在与律师、当事人等接触、交往中因界限模糊而触碰红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检察权始终依法规范、廉洁干净运行。二是必须求真务实,把“高质效”落实到办案全过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终要体现在履职尽责和实际成效上。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将“求极致”的精神融入民事检察各环节。在监督办案上求实效。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对任何干预、过问案件行为坚决抵制、全面记录、及时报告,筑牢司法公正“防火墙”。持续优化办案流程,强化证据审查,提升文书说理水平,努力让每一起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扎实、法律适用准确,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司法为民上出实招。持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涉企、涉民生、涉弱势群体的“小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对物业纠纷、劳动报酬、抚养费等民生案件,推行“上门听证”“调解优先”,减少群众跑腿次数,确保“小案”办出“大温暖”。持续聚焦“民事执行全程监督”等重点任务,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在提升效能上用实功。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优化办案流程、精简不必要的环节和文书,努力缩短办案周期,切实提高办案效率,避免“拖延办案”“程序空转”。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推动监督重心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系统治理”延伸,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三是必须坚持严的基调,将“铁规矩”牢牢扛在肩上。作为部门负责人,我深知责任重大。我将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遵守党纪检规,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坚持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坚决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通过以上率下,严管厚爱,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民事检察铁军。
主办: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
审核:王 飞
编辑:李艺璇
邮箱:smxjcbjb@163.com
来源:正义三门峡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