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了2年的西兰花喂娃?西贝供应商黑料曝光,海底捞盒马都在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12:25 1

摘要:在西贝给娃点的 "嫩烤大黄鱼",可能来自三年前就被查出禁药的工厂,嚼着的 "现烤羊肉串",其实是速冻了 24 个月的预制串。

在西贝给娃点的 "嫩烤大黄鱼",可能来自三年前就被查出禁药的工厂,嚼着的 "现烤羊肉串",其实是速冻了 24 个月的预制串。

罗永浩骂战没骗你,西贝后厨的冷冻柜里藏着整个餐饮行业的猫腻!

今天就来看看他们为啥非要把蔬菜冻成冰疙瘩?为啥海底捞、盒马都在用同款冷冻货?这些冻了两年的食材喂给孩子,到底安不安全?

9 月中旬兰州中心店的西贝后厨,穿好厨师服经过三道消毒,记者看到冷藏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真空包装,暗红色的 "封缸肉" 冻得硬邦邦,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模糊不清。

当问起这算不算预制菜,切菜的厨师手一抖,愣了两秒才含糊其辞:"咋说来啥!" 然后转身就躲,再也不多说一个字。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拍着胸脯说 "坚决不用预制菜",门店墙上挂满 "现做现卖" 的标语。

结果罗永浩在直播里甩出实锤:"说没有预制菜是 100% 撒谎!" 更狠的是那句"不反对预制菜,但反对用现做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这话戳中了 3 亿家长的心,尤其是当大家发现给两岁娃吃的速冻西兰花,保质期居然长达 24 个月!

来算笔账:西贝一份 "嫩烤 DHA 大黄鱼" 卖 58 块,用的是福建宁德某工厂生产的冷冻鱼柳,保质期 18 个月。而同款大黄鱼在电商平台上,10 条冻鱼才卖 99 块。

讽刺的是,供应这款儿童餐的宁德金盛水产公司,2020 年就被查出大黄鱼含禁药氧氟沙星,虽然企业辩称 "不知情" 免了处罚,但给孩子吃的东西,就这么随便选供应商?

后厨负责人辩解的话更耐人寻味:"全国三百多家店,不可能天天杀羊。" 这话没错,但问题是你不能一边收着 "现做" 的钱,一边端出 "冷冻" 的菜。

大家别光盯着西贝骂,起底发现给西贝供货的都是行业巨头,他们的冷冻货早就渗透到你常去的餐厅。

给西贝提供羊肉串的利思客公司,日产能 100 万串,客户名单里有锅圈食汇、喜姐炸串、麦德龙、盒马。

供应海鲈鱼的浙江浔味堂更牛,直接说自己 "覆盖所有头部餐饮",海底捞、外婆家、老乡鸡都在列,光 2022-2023 年就给老乡鸡卖了 1.5 亿的货。

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公司,给西贝供速冻西兰花的那家。他们不仅出口欧美,国内市场更厉害,"九洲丰园" 牌儿童速冻面点在京东、天猫、盒马、开市客卖得火热。

也就是说,你给娃买的冷冻包子,可能和西贝用的西兰花来自同一家工厂。这公司第三工厂生产的甜玉米粒,2024 年在西安盒马抽检合格,但谁能保证每批都合格?

这些供应商个个背景不简单,利思客有 ISO9001 和 HACCP 双认证,三都港大黄鱼号称有 "中央厨房一站式解决方案",亚细亚食品更是 1994 年就成立的老资格。

可就是这些 "正规军",一边给高端餐厅供货,一边把保质期拉到 24 个月。有家长算过:孩子从出生吃到两岁,可能一直吃着同一年生产的冷冻蔬菜,想想都后背发凉!

有人说大狗你别老找茬,冷冻技术现在多先进!这话没错,但得看怎么用。

行业内公认冷冻能锁鲜,可把蔬菜冻两年再给孩子吃,这就不是技术问题是良心问题了。

国家虽然没禁止冷冻食材,但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可西贝直到骂战后才在菜单上补注 "部分食材为预制"。

为啥头部企业非要死磕冷冻工艺?

第一就是是省钱,集中采购冷冻比天天买新鲜的成本低 30% 以上,全国 300 家店一年能省几个亿。就像西贝负责人说的 "不可能天天杀羊",冷冻羊肉一次集采能压低成本,这账谁都会算。

第二是省事,标准化冻品加热就能上桌,厨师都不用怎么培训。浙江浔味堂给老乡鸡供的货,很可能就是拆包即食的预制菜,大大降低门店运营难度。

第三是防风险,新鲜食材损耗率高达 20%,冷冻货只要不坏就能一直用。这就是为啥西贝会出现 "2024 年的肉制品",反正冻着没坏,给员工当工作餐不心疼。

但冷冻技术的水太深!业内人都知道,超低温急冻确实能保留营养,但普通冷冻会破坏细胞结构,维生素流失比新鲜食材多 40%。

关键的是解冻过程,反复解冻会滋生细菌,这也是为啥专业厨房要求 "冷链到底",可谁能保证西贝所有门店都做到?

兰州中心店曾经挂着 "排队需等 40 分钟" 的牌子,现在换成了 "会员享 8 折优惠";全国门店客流断崖式下跌,单日损失数百万,冲击千亿市值的 IPO 计划更是蒙上阴影。

但这真的是预制菜的错吗?

不是!消费者反感的从来不是冷冻技术,而是被欺骗的感觉。你花 58 块买 "现烤大黄鱼",结果是解冻加热的冻鱼,你给孩子点 "营养套餐",不知道食材已经冻了一年多。

就像网友说的:"明说预制菜我能接受,花现做的钱吃冻货就是诈骗!"

家人们别慌,不是所有冷冻货都不能吃。关键在 "知情" 和 "适度"。买东西看标签,点餐问清楚,这是咱们的权利。

但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得改改毛病:学学意大利用星号标冷冻,咱至少得在菜单上写清楚吧?不能让消费者猜谜。

对供应商的黑历史要零容忍,尤其是给儿童餐供货的企业,得定期公示检测报告。再玩 "现做" 的文字游戏,真材实料比啥都强。

现在西贝部分门店开始标注 "部分食材为预制",这是好事但远远不够。

消费者需要的是全链条透明:食材来自哪家工厂、冻了多久、检测结果如何。

最后问三个扎心问题:你给孩子吃过西贝的儿童餐吗?知道常去的餐厅哪些用预制菜吗?如果菜单必须标注冷冻食材,你会支持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记住!咱不是反对技术进步,是反对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拒绝冷冻食品,是拒绝花冤枉钱当冤大头!餐饮行业的水再深,也得让阳光照进来,毕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